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5|回复: 0

2013辽宁省考面试热点:处罚软弱导致航班频遭“诈”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6-28 03:3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生活中,一句恐吓也许只是让人感到内心不安。但在航空领域,一条虚假威胁信息,则会逼停航班,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5月15日,中国5个航班收到虚假炸弹威胁。其中深航两个收到威胁信息航班已起飞,一航班备降,一航班返航。不管是玩笑还是恶意,都已经造成恶劣影响和后果。
    现实中也不乏这样的事例,乘客在飞机上突然说出有炸弹,导致飞机紧急迫降,结果他说只是开玩笑。因此,也许有人心里会有疑惑,认为航空公司是小题大做、过度反应,难道不能去甄别信息真假,以最大可能挽回损失吗?
    这当然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原因很简单,面对一则威胁信息,在极短的时间内不可能辨别真假。而一旦信息为真,就将会因甄别而失去宝贵时间,造成重大损失。也正因此,面对这种威胁信息,航空公司都是以其为真而做出反应,然后再确认信息真假。这种反应的背后,乃是生命至上的理念作用,也是普遍被奉行的一种行为。
    去年6月29日,由新疆和田飞往乌鲁木齐的一个航班于12:25起飞,12:35飞机上有6名歹徒暴力劫持飞机,随后被机组人员和乘客制服。假如当初人们还要去判断真假,恐怕后果不堪设想。
    事实上,在飞机上,所有不利于飞行的信息都可能会被视为不安全信息,使航空公司做出相应的反应。就在前几天,美国一女子在航班上一直高唱惠特妮·休斯顿的名曲《我将永远爱你》,但水平太一般又一直唱个不停,其他乘客不堪其扰,很是抓狂,结果航班不得不临时改变航线,在途经堪萨斯城国际机场时降落,将这名女乘客赶下飞机。
    人在飞机上,就等同于处在一个相对无能的位置,受空中的环境制约非常大。只有用最严格的安全标准来要求它,才可能保证飞行的最高安全。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飞机上的安全要求相对要高于其他交通工具,其应急反应程度同样要强。这绝不是什么过度反应,需要反思的,是那些制造虚假威胁信息的人。不要把对飞机说一句威胁的话,当成随口一说的玩笑话。
    我们应当建树这样的刚性红线,也应当要求民众树立这样的安全意识。
    从法律角度来说,对那些恶意编造传播虚假恐怖信息行为,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将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按《刑法》有关规定,会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以5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认定“造成严重后果”,处以有期徒刑的上限最高可达15年。在信息传播加速、信息真实的自律意识较弱的今天,这样的刚性约束,还有必要加快转化为民众的自觉意识。在实践中,若能从严处罚,飞机被“诈”停的次数也会大幅减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11-18 08:27 , Processed in 0.069330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