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4|回复: 0

辽宁公务员面试:化解捐款质疑社会需要理性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6-28 03:3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了社会理性的注入,经济学家夫妇“捐资助教”的事情,即便不能成为佳话,起码也不会成为笑话。
    “学识落寂,金钱生辉,其实有些悲催。”面对舆论对自己与夫人联名捐赠1100万元给母校东南大学的关注,经济学家华生在微博上发出了感慨。联系到前两天华生夫妇婉拒校方命名教学楼的意愿,现在又是对巨额捐款来源的质疑,多少有点树欲静而风不止的味道。
    诚如华生所言,捐资助教为中华传统,回馈母校乃世界文明潮流,一人一瓦,学以践行,万事可成。作为一个成功的经济学家,在母校110周年生日之际,与同为校友的夫人捐资共襄盛举,且不务虚名,这本应成为一段佳话,为何又陷入了不少怀疑的目光之中?
    如果是万科的王石捐出这1100万,人们自然没有这样强烈的反应,问题是一个钻研学问爬格子的经济学家一个“心血来潮”,就能捐出1100万元,可见其家底的雄厚。在理性的经济学家大多不能成为富豪的常态下,华生到底创造了怎样的财富神话?这笔巨额款项的来源,超出了人们平常的认知范围。
    当然,质疑也得有根据、有事实、有逻辑,不能捕风捉影、主观臆测,更不能带有偏见地搞“有罪推定”。否则,群情汹汹之下,伤害的不只是华生夫妇,许多有经济实力且热心公益的人,见状也难免寒心束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惹不起只好躲得起,这显然不利于形成积极、正向的社会公益氛围。
    面对质疑,华生没有回避,向媒体做了一些说明和澄清,这种态度是可取的。但从目前看,巨额财产究竟怎么来的,依然没有一个明白清楚的说法。不管他有没有难言之隐,必须看到,“巨额捐款”一旦引起舆论关注,就不再是个人私事,而是具有公共性的社会话题,对公众作出真实而详尽的交代,提供具有说服力的答案,既是对个人负责,也是对其母校负责,也只有这样才能平息舆论风波。
    尽管带着问号,人们还是期待能够把好事办好,让这一事件有个圆满的结果。化解捐款质疑,需要公众和媒体的科学求证,也需要当事人的认真回应,有了社会理性的注入,经济学家夫妇“捐资助教”的事情,即便不能成为佳话,起码也不会成为笑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11-18 17:23 , Processed in 0.071702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