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1|回复: 0

陕西公务员热点解析:“贷款补习”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629
发表于 2017-6-28 03: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陕西省公务员考试笔试分为行测和申论两科,其中申论考试是考生根据指定的材料进行分析,提出见解,并加以论证。申论主要考查应考人员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考人员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
    婷婷是吉林长春市一所高中的艺术生。日前,她参加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艺考,回到学校顿时慌了阵脚,除了语文和政治,试卷上的题目,基本一道都答不上来。为了能让女儿短时间内补上文化课,妈妈张女士一咬牙,把家里的住房抵押了,贷款8万元,给她报了每月2.4万元的“豪华”补习班,让她最后一搏。
    “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个传统观念有两种含义,一个是情感上的,另一个是道德上的。作为“中国式母亲”的样本,在张女士的身上,也许隐含着一个群体乃至一个阶层生存状态的复杂信息和集成符号。透过她决绝的背影,我们在体味到因教致贫、因教返贫的悲情之后,也可以从中观察到一条环环相扣的功利链条。
    著名社会学家韦伯将财富、声望和权力结合为“三位一体”的社会分层体系,具有很强的分析力和解释力。社会阶层生存状态的鲜明反差,让人人热衷“争上游”,渴望成功地进行自下而上的社会流动。然而,通往“上游”的渠道狭小而逼仄,高考在某种程度上说依然是许多人不得不走的“独木桥”。
    不论是对名校资源的惨烈争夺,还是对课外补习的趋之若鹜,抑或是“幼儿园小学化”,在功利心态和炽盛竞争意识的裹挟下,教育早已成为了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越贵越补,越禁越补,这种非理性的集体行为的背后,通常隐伏着个体深谋远虑的是非判断与利害权衡。
    为了女儿的大学梦,单亲妈妈不惜抵押贷款,看似疯狂的举动,却有着自己的理由,哪怕是自欺欺人的理由。抱着“宁可信其有”的狐疑心态,陷入“人补我不补”的囚徒困境……作为“教育经济”的一支,天价补习班有家长们的纠结与期待。
    “贷款补习”说到底是家长焦虑的另类投影,当高考成为孩子改变命运的重要乃至唯一途径,家长们便不吝重金乃至倾家荡产来提高孩子的分数。实际上,教育只是社会流动的一条路径,而并非全部。一方面,家长要消减焦虑心理,以理性、平和的心态来看待孩子高考;另一方面,全社会也要畅通社会流动渠道,让成才个性化,让成功多样化。只有双管齐下,才能避免类似的悲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16 14:07 , Processed in 0.081780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