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6-28 06: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5题。
2007年,我国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三大市场保持稳定增长。全年共接待人境游客13187.33万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19. 19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5%和23.5%;国内旅游人数16. 10亿人次,收入7770.62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15.5%和24.7%;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4095.4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6%;旅游业总收入10957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2.6%。
入境旅游业实绩:入境旅游人数达13187.3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5%。其中:外国人2610.9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6%;香港居民7794. 8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5%;澳门居民2318.68万人次,比上年下降5.0%;台湾同胞462. 7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9%。
国内旅游业实绩:全国国内旅游人数达16. 10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5.5%。其中:城镇居民6.12亿人次,农村居民9.98亿人次;全国国内旅游收入7770.62亿元人民币,其中:城镇居民旅游消费5550.39亿元,农村居民旅游消费2220.23亿元,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482.65元,比上年增长8.O%。其中:城镇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906. 93元,农村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222.47元。在春节、“五一”、“十一”三个“黄金周”中,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4.17亿人次,实现旅游收人1816亿元。
2007年,我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4095. 4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6%。其中:因公出境603.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3%;因私出境3492.4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3%。出境第一站按人数排序列前十位的国家和地区依次是:香港、澳门、日本、韩国、越南、俄罗斯、泰国、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
1.2006年,国内旅游总收入约为( )亿元。
A.7770.62 B.6727.8 C.6231 D.1919
2. 2007年香港居民占入境旅游总人数的比例为( )。
A.59.1% B.l9.8% C.17.6% D.3.5%
3.2007年,下列地区中接收我国出境公民人数最多的是( )。
A.东南亚 B.欧洲 C.北美洲 D.东亚
4.根据上述材料所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2007年,我国的国内旅游收入大于国际旅游外汇收入
B.2007年,我国国内旅游强劲增长,出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均达到两位数的增长。
C.2007年,三个“黄金周”中,实现的旅游收入占当年国内旅游总收入的约23.4%
D.2007年,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继续稳步发展,所有统计指标同比均有所增长
5.根据以上材料,可以推出( )。
[1]2007年美元对人民币平均汇率约为1美元等于7.6元。
[2]2006年人境旅游业,外国人人数大于澳门居民的人数。
[3]2007年我国的农村居民相对城镇居民人均国内旅游的次数更多。
[4]上半年因有两个“黄金周”,故2007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收入大于下半年国内旅游收入。
A.[1][2] B.[1] C.[2][4] D.[1][2][3]
提供参考答案及解析:
1.C【解析】由“2007年的国内旅游收入为7770.6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4.7%”可得:2006年的国内旅游总收入为7770.62÷(1+24.7%)≈6231.45亿元,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2.A【解析】香港同胞占入境旅游总人数的比例为:7794.89÷13187.33×100%≈59.1%,故选A。
3.D【解析】根据出境旅游按人数的排列,香港、澳门、日本、韩国这些东亚地区在前四位,显然本题应该选D。
4.D【解析】2007年我国国内旅游收入7770.62亿元,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为419.19亿美元,根据常识知,A正确;从第一段的各项指标可知B项正确;三个“黄金周”中,实现的旅游收入占当年国内旅游总收入的比例为:1816÷7770.62×100%≈23.4%,故C正确;2007年我国入境旅游市场中,澳门同胞人数比上年下降了,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5.B【解析】2007年的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为:10957-7770.62=3186.38亿元,相当于419.19亿美元,故平均汇率为:3186.38÷419.19≈7.6,[1]对;2006年入境旅游业,外国人的人数分别为:2610.97÷(1+17.6%)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5题
部分国家国际旅游人数统计表
(单位:万人)
国外游客到达人数出国旅游人数
2000年2004年2005年2000年2004年2005年
中国312341764681104728853103
日本476614673178216831740
韩国5325826025518831008
加拿大196319101877191819552110
美国512446084921613361816350
巴西531479536323374470
法国771975127600198921132227
德国189820142150744072307740
俄罗斯联邦211722062220183724512842
英国252127762997568464196649
澳大利亚493522550350437475
1.2000-2005年,以下四国中出国旅游人数平均增长速度最快的是( )。
A.韩国 B.巴西
C.俄罗斯联邦 D.澳大利亚
2.表中2005年国外游客到达人数高于出国旅游人数的国家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3.2000-2005年,哪个国家出国旅游人数的发展速度超过了国外游客到达人数的发展速度?( )。
A.英国 B.德国 C.日本 D.中国
4.从资料中不能推出的结论是( )。
A.法国是表中所列国家中最受欢迎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B.2005年美国国外游客到达人数的同比增长率小于巴西
C.2000年国外游客到达人数与出国旅游人数最接近的国家是加拿大
D.按国外游客到达人数排序,2000年、2004年、2005年中国在11国中位次不变
5.表中国家按所属大洲分类,2004年出国旅游人数均值最高的是( )。
A.亚洲国家 B.美洲国家 C.欧洲国家 D.大洋洲国家
提供参考答案及解析:
1.A。解析:2000-2005年韩国出国旅游人数增加1008÷551-1=83%,巴西增加470÷323-1=46%,俄罗斯增加2842÷1837-1=55%,澳大利亚增加475÷350-1=36%,增速最大的是韩国,应选择A。
2.C。解析:比较表中第4、7列,可知2005年中国、巴西、法国、澳大利亚四国的国外游客到达人数高于出国旅游人数,应选择C。
3.D。解析:2000-2005年,英国出国旅游人数增加6649÷5684-1=16.98%,国外游客到达人数增加2997÷2521-1=18.88%,排除A;德国出国旅游人数增加7740÷7440-1=4.03%,国外游客到达人数增加2150÷1898-1=13.28%,排除B;日本出国旅游人数下降了,国外游客到达人数增加了,排除C;中国出国旅游人数增加3103÷1047-1=196.37%,国外游客到达人数增加4681÷3123-1=49.89%,应选择D。
4.C。解析:由国外游客到达人数可知,法国人数最多,A正确;2005年美国国外游客到达人数同比增长了(4921-4608)÷4608=313÷460810%,B正确;2000年加拿大的国外游客到达人数与出国旅游人数相差1963-1918=45万人,韩国仅相差551-532=19万人,C错误;按国外游客到达人数排序,2000年、2004年、2005年中国在11国中都排第三位,D正确。应选择C。
5.C。解析:表中属于亚洲的有中国、日本、韩国三国,属于美洲的有加拿大、美国、巴西三国,属于欧洲的有法国、德国、俄罗斯、英国四国,属于大洋洲的只有澳大利亚一个国家。2004年亚洲出国旅游人数均值为(2885+1683+883)÷3=1817万人,美洲为(1955+6181+374)÷3=2837万人,欧洲为(2113+7230+2451+6419)÷4=4553万人,大洋洲为437万人,所以均值最高的是欧洲,应选择C。 根据下面的统计表回答第1~5题:
使用寿命(小时)灯管数(支)
300-39914
400-49946
500-59958
600-69976
700-79968
800-89962
900-99948
1000-109922
1100-11996
1.使用寿命在400-499小时的灯管有多少支?
A. 14 B. 46 C. 76 D. 62
2.使用寿命在700-799小时的灯管比800-899小时的灯管多多少支?
A. 68 B. 62 C. 6 D. 10
3.使用寿命在1000小时以上的灯管有多少支?
A. 22 B. 6 C. 28 D. 48
4.使用寿命在1000小时以下的灯管有多少支?
A. 220 B. 280 C. 372 D. 370
5.使用寿命在300小时以下的灯管有多少支?
A. 14 B. 0 C. 12 D.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
1. B 2. C 3. C 4. C 5. B
根据下面文字所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城乡家庭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比较
一般来说,恩格尔系数可以衡量家庭生活水平状况,但在调查中发现了低收入家庭恩格尔系数比中低和中等收入家庭恩格尔系数较低的特殊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家庭消费率明显偏低。
2011092303024962203.jpg
1、由“图表-城乡家庭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比较”分析得出:城乡居民家庭消费差异和问题主要是:
A、城乡家庭消费水平差异较大,消费结构差异明显
B、教育、医疗等发展型消费呈刚性特点
C、低收入家庭生活质量受到影响
D、家庭消费率总体偏低,消费率随收入提高而边际递减
2、上述文字资料主要显示:
A、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消费支出的比例越高,家庭生活水平就越低
B、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消费支出的比例越低,家庭生活水平就越高
C、低收入家庭的食品支出数额较低,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也较低
D、城市低收入家庭食品支出数额高于中等收入家庭食品支出数额
3、调查发现,城市低收入家庭平均食品支出数额为4898.8元,占消费总支出14321元的比例为:
A、24.2%
B、28.2%
C、34.2%
D、38.2%
4、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低收入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较低的特殊情况,主要是因为:
A、为了保证教育和医疗等发展型消费而省吃俭用
B、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消费支出数额较高
C、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保险等消费数目较大
D、城乡低收入家庭食品消费支出一直不高
5、我国家庭的消费率长期低于发达国家和其他同等水平的发展中国家,其原因主要是:
A、与长期形成的勤俭持家传统有关
B、与中国家庭文化和消费观念有关
C、为了应对住房、医疗、教育等大宗消费支出的不确定性
D、消费品零售价格偏高
参考答案及解析:
1、从城市家庭和农村家庭的消费类型对比看,不管是住房、食品还是其他,城市家庭都要比农村家庭高,这说明城乡家庭消费水平差异较大,消费结构差异很明显。故答案为A。
2、根据材料文字:在调查中发现了低收入家庭恩格尔系数比中低和中等收入家庭恩格尔系数较低的特殊情况,这是为什么呢?是说明低收入家庭比中等收入家庭还过得幸福?很显然不是,实际实际上所反映的问题是低收入家庭的食品支出数额较低,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也较低,这样才会导致低收入家庭恩格尔系数比中低和中等收入家庭恩格尔系数较低的特殊情况。故答案为C。
3、城市低收入家庭平均食品支出数额为4898.8元占消费总支出14321元的比例为:4898.8/14321=34.2%。故答案为C。
4、低收入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较低的特殊情况,主要是因为城乡低收入家庭为了保证教育和医疗等发展型消费而省吃俭用。即就是说,教育和医疗等发展型消费,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消费,他们没有随收入水平的改变而表现出较大的消费弹性,而是具有消费刚性的特点。比如,城市低收入家庭的教育消费数额与中等收入家庭相当,消费比例远高于其他家庭;农村低收入家庭的医疗消费数额与中等收入家庭相当,消费比例远高于其他家庭。此外,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消费支出数额也较高。这些都说明,由于发展型消费数额和比例的增加,消耗了低收入家庭相当部分的支付能力,使其被迫减少生存型消费支出的数额和比例,导致生活质量的降低。故答案为A。
5、家庭消费率是指家庭消费支出与家庭可支配收入之比,也称为家庭消费倾向。消费率是用以表示家庭消费行为的指标,消费率高意味着人们舍得消费,消费率低意味着人们更倾向于把收入结余用于储蓄而不是提高消费。中国家庭的消费率长期低于发达国家和其他同等水平的发展中国家,即期消费率不高,其原因一方面是与中国家庭文化和消费观念有关,长期形成的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使得大多数中国家庭有积蓄的习惯,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应对住房、医疗、教育等大宗消费支出的不确定性,家庭长期筹集这方面的开支,压制即期消费。我国家庭的消费率长期低于发达国家和其他同等水平的发展中国家,其主要原因是为了应对住房、医疗、教育等大宗消费支出的不确定性,家庭长期筹集这方面的开支,压制即期消费。故答案为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