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7|回复: 0

2014陕西招警考试申论备考指导:对策的三个来源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6-28 02:54: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出申论对策题基本是每年招警申论考试中的必考题型,考查的范围比较广,对考生的要求也相对比较高。要求考生思维要开阔,要有创新意识以及应变能力。但是,提出对策不是凭空去创造,要根据给定材料提出的问题以及范围,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方案。下面,知满天招警考试网针对对策来源问题进行详细解析。
    如何从长篇材料中梳理出明晰的逻辑,找到与题干相关的对策,在此,知满天教育辅导专家介绍三种方法,这三种方法之间也具备顺承逻辑,依据三种不同的情况进行分别运用。
    一、直接对策法
    在材料里面出现明显的提示性对策词汇,如将、应该、采取、利用、凭借等表示措施类词汇,则可直接将材料原话进行提炼,转化为相应答案。如下段落:
    “中宣部提出,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创新是繁荣文化、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内在要求。要积极推进文化内容形式创新,发掘历史文化的丰厚资源,立足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打造文化艺术精品,培育新的文化业态,不断推出文化创新成果,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要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培育文化创新主体,不断激发文化发展活力。”
    上面这段材料则是直接的对策表述,提炼其中的关键语句,即可形成最终的答案。
    二、间接对策法
    材料中呈现问题的具体形式以及原因,均可由此推出相应对策。问题前加转变、提升、改善、完善等词汇即可将其转换为相应对策。例如:
    “她说,前几年广州市各中学要求学生必须到南越王墓、黄埔军校、农讲所等文物保护单位参观,接受乡土教育,但是由于许多东西与考试无关,也渐渐流于形式,学生参观时的态度根本不认真,属于典型的“到此一游”,因为学校关心的只是学生是否到过这些人文景点,而孩子们也只是拿着表格到这些景点盖个章就了事了。”
    问题是教育流于形式,对策直接在前增加不要即可。
    三、自创对策
    材料中的内容有时较为缺乏,在依据缺乏的情况下,可从思想、教育、管理、利益等层面进行自我扩充,即为自创对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7 10:01 , Processed in 0.050505 second(s), 15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