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2009年山东公务员行测真题及解析

[复制链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910
发表于 2017-6-28 20:44:34 | 显示全部楼层
2008年城乡家庭消费支出细项中,列前三位的消费类型是食品、教育和医疗,分别占总支出的34.0%、11.5%和10.6%。
    调查还显示,城乡居民消费的总体结构及家庭生存型消费(包括食品与衣着类)与发展型消费(包括居住、交通、通讯、教育、娱乐用品、医疗保健、旅游等)所占比重,都发生了重要变化。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情况看,城乡居民消费层次有所提高。大众耐用消费品普及率提高较快,但家庭消费率总体仍偏低。
    图1:城乡家庭居民的消费结构
   

6e51965e7914aebfa85596811b15564e26.jpg

6e51965e7914aebfa85596811b15564e26.jpg

p >121.城乡家庭居民的消费结构最主要的特点是()A.居民消费水平持续提高,总体结构进一步改善
    B.城乡居民消费商品化程度较高,但消费层次存在明显差异
    C.家庭消费率总体偏低,消费率随收入提高而边际递减
    D.大众耐用消费品普及率较高,农村消费发展潜力巨大
    【解析】A。城乡居民消费商品化程度较高在文中没有提及到,并且没有对城乡消费层次做对比,B项错误;消费率随收入提高而边际递减在文中没有提及到,C项错误;农村消费发展潜力巨大在文中没有提及到,D项错误。
    122.“图1:城乡家庭居民的消费结构”说明:在城乡家庭消费支出中,生存型消费的比重约占到消费总支出的近()
    A.31%B.41%C.51%D.61%
    【解析】B。家庭生存型消费包括食品与衣着类,食品消费比重为34.0%,衣着消费比重为6.9%,约占到消费总支出的41%。
    123.由“图1:城乡家庭居民的消费结构”可见:在城乡家庭消费支出中,发展型消费的比重占到消费总支出的()
    A.40%以上B.50%以上C.60%以上D.70%以上
    【解析】B。由上题可知,生存型消费约为41%,所以发展型消费为59%,所以B项正确。
    124.城乡家庭居民的消费结构图说明:中国的消费结构已经在总体上完成了从生存型向发展型的过渡,进入了()
    A.大众消费阶段B.适度消费阶段
    C.中等消费阶段D.较高消费阶段
    【解析】A。发展型消费的比重占到消费总支出的50%以上,已经大大超过了生存型消费支出的比例,中国消费结构已经完成从生存型向发展型的过渡,进入了大众消费阶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456
发表于 2017-6-28 21: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125.教育和医疗支出占城乡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比较高,分别占11.5%和10.6%,教育和医疗的家庭消费支出比例较高,主要显示了()
    A.家庭消费结构升级的发展趋势
    B.教育、健康方面的支出是一种刚性消费
    C.教育、医疗的费用和支出,存在比重过高的问题
    D.教育、医疗的费用和支出增长过快,影响到居民一般生活质量的改善
    【解析】A。主要显示了家庭消费结构升级的发展趋势,也就是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以后,为了今后的发展,人们更加重视教育、健康等方面的人力资本投入,而不仅仅是单纯地为了生活的享受。
    二、请根据表1和文字资料回答126~130题。
    表1:2004~2007年城乡居民消费状况表

            年份/项目
            

            城镇居民人均生活
            消费支出(元)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
            消费支出(元)
            

            城镇居民
            恩格尔系数
            

            农村居民
            恩格尔系数
            

            2004年
            

            7182
            

            2185
            

            37.7%
            

            /
            

            2006年
            

            8697
            

            2829
            

            35.8%
            

            43.0%
            

            2007年
            

            9997
            

            3223
            

            36.3%
            

            43.1%
            

另据统计,2004年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为1032元。
    126.与2006年相比较,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长()
    A.近12%B.近13%C.近14%D.近15%
   

e0a81dee6174556657df035bdae5e61e26.jpg

e0a81dee6174556657df035bdae5e61e26.jpg

三、请根据表2和文字资料回答131~135题。
    表2:城乡家庭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比较
[table]
   
        [tr]
            [td]
            
            消费类型
            [/td]
            [td]
            城市家庭
            [/td]
            [td]
            农村家庭
            [/td]
        [/tr]
        [tr]
            [td]
            金额(元)
            [/td]
            [td]
            比例(%)
            [/td]
            [td]
            金额(元)
            [/td]
            [td]
            比例(%)
            [/td]
        [/tr]
        [tr]
            [td]
            住房
            [/td]
            [td]
            1865.9
            [/td]
            [td]
            6.6
            [/td]
            [td]
            484.7
            [/td]
            [td]
            2.8
            [/td]
        [/tr]
        [tr]
            [td]
            食品
            [/td]
            [td]
            9790.2
            [/td]
            [td]
            34.5
            [/td]
            [td]
            5751.0
            [/td]
            [td]
            33.3
            [/td]
        [/tr]
        [tr]
            [td]
            衣着
            [/td]
            [td]
            1957.6
            [/td]
            [td]
            6.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932
发表于 2017-6-28 22: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td]
            [td]
            1171.7
            [/td]
            [td]
            6.8
            [/td]
        [/tr]
        [tr]
            [td]
            医疗
            [/td]
            [td]
            2670.9
            [/td]
            [td]
            9.4
            [/td]
            [td]
            2141.6
            [/td]
            [td]
            12.4
            [/td]
        [/tr]
        [tr]
            [td]
            交通
            [/td]
            [td]
            1425.0
            [/td]
            [td]
            5.0
            [/td]
            [td]
            1107.0
            [/td]
            [td]
            6.4
            [/td]
        [/tr]
        [tr]
            [td]
            通讯
            [/td]
            [td]
            1482.9
            [/td]
            [td]
            5.2
            [/td]
            [td]
            965.8
            [/td]
            [td]
            5.6
            [/td]
        [/tr]
        [tr]
            [td]
            教育
            [/td]
            [td]
            3170.5
            [/td]
            [td]
            11.2
            [/td]
            [td]
            2069.2
            [/td]
            [td]
            12.0
            [/td]
        [/tr]
        [tr]
            [td]
            文化、娱乐、游泳
            [/td]
            [td]
            717.8
            [/td]
            [td]
            2.5
            [/td]
            [td]
            180.3
            [/td]
            [td]
            1.0
            [/td]
        [/tr]
        [tr]
            [td]
            电费、水费等日常开销
            [/td]
            [td]
            1935.3
            [/td]
            [td]
            6.8
            [/td]
            [td]
            926.9
            [/td]
            [td]
            5.4
            [/td]
        [/tr]
        [tr]
            [td]
            家用电器、家具
            [/td]
            [td]
            1010.7
            [/td]
            [td]
            3.6
            [/td]
            [td]
            567.3
            [/td]
            [td]
            3.3
            [/td]
        [/tr]
        [tr]
            [td]
            日用品
            [/td]
            [td]
            467.7
            [/td]
            [td]
            1.7
            [/td]
            [td]
            313.7
            [/td]
            [td]
            1.8
            [/td]
        [/tr]
        [tr]
            [td]
            人情往来
            [/td]
            [td]
            1849.1
            [/td]
            [td]
            6.5
            [/td]
            [td]
            1605.7
            [/td]
            [td]
            9.3
            [/td]
        [/tr]
        [tr]
            [td]
            合计
            [/td]
            [td]
            28343.7
            [/td]
            [td]
            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418
发表于 2017-6-28 23:51:54 | 显示全部楼层

            [/td]
            [td]
            17285.0
            [/td]
            [td]
            100
            [/td]
        [/tr]
   
[/table]
一般来说,恩格尔系数可以衡量家庭生活水平状况,但在调查中发现了低收入家庭恩格尔系数比中低和中等收入家庭恩格尔系数较低的特殊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家庭消费率明显偏低。
    131.由“表2:城乡家庭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比较”分析得出:城乡居民家庭消费差异和问题主要是()
    A.城乡家庭消费水平差异较大,消费结构差异明显
    B.教育、医疗等发展型消费呈刚性特点
    C.低收入家庭生活质量受到影响
    D.家庭消费率总体偏低,消费率随收入提高而边际递减
    【解析】A。观察表二可知,城乡家庭消费在各个细项支出上存在较大差距,城市明显高于农村;在消费结构上,衣食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分别为41.4%和40.1%,两者比较接近,但城乡家庭在发展型支出结构上存在明显差异,特别是在住房和医疗两个方面,所以A项正确。
    132.上述文字资料主要显示()
    A.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消费支出的比例越高,家庭生活水平就越低
    B.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消费支出的比例越低,家庭生活水平就越高
    C.低收入家庭的食品支出数额较低,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也较低
    D.城市低收入家庭食品支出数额高于中等收入家庭食品支出数额
    【解析】A。文字资料主要说明的在调查中发现了是低收入家庭恩格尔系数比中低和中等收入家庭恩格尔系数较低的特殊情况,所以C项正确。
   

e77a80eeeafcf9be2f68afe953a4bf6e26.jpg

e77a80eeeafcf9be2f68afe953a4bf6e26.jpg

    134.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低收入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较低的特殊情况,主要是因为()
    A.为了保证教育和医疗等发展型消费而省吃俭用
    B.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消费支出数额较高
    C.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保险等消费数目较大
    D.城乡低收入家庭食品消费支出一直不高
    【解析】A。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低收入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较低的特殊情况,主要是因为城乡低收入家庭为了保证教育和医疗等发展型消费而省吃俭用。换句话说,教育和医疗等发展型消费,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消费,他们没有随收入水平的改变而表现出较大的消费弹性,而是具有消费刚性的特点。
    135.我国家庭的消费率长期低于发达国家和其他同等水平的发展中国家,其原因主要是()
    A.与长期形成的勤俭持家传统有关
    B.与中国家庭文化和消费观念有关
    C.为了应对住房、医疗、教育等大宗消费支出的不确定性
    D.消费品零售价格偏高
    【解析】D。家庭消费率是指家庭消费支出与家庭可支配收入之比,也称为家庭消费倾向。消费率是用以表示家庭消费行为的指标,消费率高意味着人们舍得消费,消费率低意味着人们更倾向于把收入结余用于储蓄而不是提高消费。中国家庭的消费率长期低于发达国家和其他同等水平的发展中国家,即期消费率不高,其原因一方面是与中国家庭文化和消费观念有关,长期形成的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使得大多数中国家庭有积蓄的习惯;另一方面,也是主要原因,是为了应对住房、医疗、教育等大宗消费支出的不确定性,家庭长期筹集这方面的开支,压制即期消费。
    四、请根据图2和文字资料回答136~140题。
    根据调查结果测算,家庭平均消费率在76%左右,城市家庭消费率为77.6%,高于农村家庭的74.1%,说明城市家庭的即期消费倾向要略高于农村。调查结果表明,不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庭消费率随着收入增加而递减。低收入家庭消费率高达90%以上。高收入家庭消费率比较低,城市和农村高收入家庭的消费率分别为57.9%和53.9%。高收入家庭的消费水平与其他几类家庭的差距较为悬殊,高收入家庭的消费绝对数额约等于中等收入加上中高收入家庭的消费数额。以城市为例,中等收入家庭年平均消费支出24790.5元,中高收入家庭年平均消费支出31508.7元,两者相加仅比高收入家庭年平均消费支出55772.6元高526.6元。
    图2:分城乡按收入水平划分的家庭支出收入比
   

a3be23851450a0e07eb339bb306b98bd26.jpg

a3be23851450a0e07eb339bb306b98bd26.jpg

    136.“图2:分城乡按收入水平划分的家庭支出收入比”显示:不同收入层次的家庭,其消费率的变化呈现出规则的曲线,以家庭消费率代表家庭即期消费的倾向,比率越高,即期消费倾向()
    A.越强烈B.越微弱C.越显著D.越明显
    【解析】A。由上述文字资料可以知道:家庭平均消费率在76%左右,城市家庭消费率为77.6%,高于农村家庭的74.1%,说明城市家庭的即期消费倾向要略高于农村,而城市家庭的收入也比农村高,所以比率越高即期消费倾向越强烈。
    137.则“图2:分城乡按收入水平划分的家庭支出收入比”说明:从增加收入以刺激消费的角度来看,高收入家庭收入的增加()
    A.不会在短时间内带动商品消费的增长
    B.会在长时间内带动商品消费的增长
    C.会在短时间内带动服务消费的增长
    D.将不会产生更多的家庭积累和储蓄
    【解析】A。观察图2可知:低收入家庭消费率高达90%以上,这意味着低收入家庭每年收入几乎全部用于消费。而高收入家庭消费率比较低,城市和农村高收入家庭的消费率分别为57.9%和53.9%,意味着高收入家庭每年收入的40%以上用于储蓄和积累。所以高收入家庭收入的增加,只会产生更多的家庭积累和储蓄,不会在短时间内带动商品和服务消费的增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064
发表于 2017-6-29 01:03:58 | 显示全部楼层

    138.调查结果表明:“不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庭消费率随着收入增加而递减。低收入家庭消费率高达90%以上”。根据这一结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低收入家庭每年收入几乎全部用于消费
    B.低收入家庭收入水平提高,能够更快、更多地提高消费支出水平
    C.增加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比增加高收入家庭的收入,对刺激消费更加有效
    D.低收入家庭每年收入的10%以上用于储蓄和积累
    【解析】D。观察图2可知:低收入家庭消费率高达90%以上,所以低收入家庭每年收入的10%以上用于储蓄和积累明显错误。
    139.高收入家庭消费率比较低,意味着城市和农村高收入家庭每年收入的()
    A.20%以上用于储蓄和积累
    B.30%以上用于储蓄和积累
    C.40%以上用于储蓄和积累
    D.50%以上用于储蓄和积累
    【解析】C。观察图2可知:高收入家庭消费率比较低,城市和农村高收入家庭的消费率都维持在50%~60%之间,即意味着高收入家庭每年收入的40%以上用于储蓄和积累。
    140.拉动内需,促进城乡居民消费是重要对策,为此投资的重点应该是加大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投资力度,最关键的措施是()
    A.认清当前我国家庭消费所处发展阶段,促消费保增长保就业
    B.改革和完善住房、医疗和教育制度体系,解决家庭正常消费的后顾之忧
    C.完善城乡均等的公共服务体系,减少农村家庭公共服务消费支出比例
    D.理顺收入分配关系,重点帮扶农村和低收入家庭提高收入水平
    【解析】D。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角度来看,要尽快发挥家庭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主导作用,提高消费倾向较为强烈的中低收入家庭的消费水平,是一个有效途径。但是,提高中低收入家庭消费水平的关键还是分配问题,低收入家庭的消费能力低,尤其是农村低收入家庭的消费水平更低,必须通过多次分配的机制,缩小城乡间家庭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差距,提高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水平,从而才能真正意义上的扩大内需,增强经济发展的稳定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5-26 13:11 , Processed in 0.079056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