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1|回复: 1

2016河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片段阅读习题38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6-28 00: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6河南省[url=]公务员[/url]考试行测备考:片段阅读习题38
    1.下面几个句子按顺序排列,语意最连贯的一项是( )。
    ①奖牌背面镶嵌玉璧
    ②即站立的胜利女神和希腊潘纳辛纳科竞技场全景
    ③奖牌正面使用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
    ④奖牌的挂钩由中国传统玉双龙蒲纹璜演变而成
    ⑤玉璧正中的金属图形上镌刻着北京奥运会的会徽
    A.③②①⑤④
    B.④③②①⑤
    C.③②④①⑤
    D.①⑤③②④
    2.①它发轫于明清之际,贯穿清朝一代,其发展历程颇具启示意义
    ②因而,盛京文化兼有清文化源头及清留都文化的双重内容
    ③最初它仅指沈阳城一地,随历史演进,而成盛京(奉天)地区、陪都地方,范围所及已囊括东北全境
    ④“盛京文化”,指清代盛京地区以满族为主体的各族共创文化,是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⑤所以盛京文化就狭义言可指清朝奉天地区的辽宁文化,就广义言当指盛京五部侍郎及盛京将军曾统辖的整个东北地区的文化
    ⑥清入关前的后金天聪八年(1634),当满族共同体形成之际,沈阳被尊称“天眷盛京”,遂有“盛京”之名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
    A.⑥④②①③⑤
    B.⑥③⑤②①④
    C.④①⑥③⑤②
    D.④①②③⑥⑤
    3.①立春的霜花团团簇簇的,很有点花园的气象
    ②一旦太阳从山峦中升起来,印着霜花的玻璃窗,就像魔镜一样,散发出奇诡的光辉了
    ③早晨,迎接我的是一夜寒流和冷月、凝结在玻璃窗上的霜花
    ④这天的霜花不似往日的,总是树的形态
    ⑤想必霜花也知道节气变化了吧
    ⑥你能从中看出喇叭形的百合花来,也能看出重瓣的玫瑰和单瓣的矢车菊来
    将以上六句重新排列,语句正确的一项是:
    A.⑤③④⑥②①
    B.③⑤④①⑥②
    C.⑤④③⑥①②
    D.⑤④③⑥①②
    4.①诗人朗诵能演绎诗歌中情绪的起伏,让听众读者更好更准确地掌握其中的情绪
    ②在国外,诗歌朗诵非常普遍,一般都是诗人自己朗诵、解释自己的诗
    ③随着时代变迁和人们趣味的转移,激情澎湃的马雅可夫斯基渐渐离我们远去
    ④朗诵本身也是一种音律之歌,以人体为乐器,传诵出来,充满个性
    ⑤但他所热爱的诗歌,是人类普遍钟爱的文学样式
    ⑥而诗歌的“朗诵基因”,几乎可说是与生俱来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
    A.②①③⑤④⑥
    B.②①④⑥⑤③
    C.③⑤⑥②①④
    D.③⑥①②⑤④
    5.①那偶然闪烁着的光芒,就是梦的眼睛了
    ②秦淮河的水是碧阴阴的;看起来厚而不腻,或者是六朝金粉所凝么?
    ③我们初上船的时候,天色还未断黑,那漾漾的柔波是这样恬静,委婉,使我们一面有水阔天空之想,一面又憧憬着纸醉金迷之境了
    ④于是飘飘然如御风而行的我们,看着那些自在的湾泊着的船,船里走马灯般的人物,便像是下界一般,迢迢的远丁,又像在雾里看花,尽朦朦胧胧的
    ⑤等到灯火明时,阴阴的变为沉沉了:黯淡的水光,像梦一般
    ⑥我们坐在舱前,因了那隆起的顶棚,仿佛总是昂着首向前走着似的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②⑤①④⑥③
    B.②③⑤①⑥④
    C.③⑥④②⑤①
    D.③⑤⑥②①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456
发表于 2017-6-28 01: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考答案
    1.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句子排序。
    文段介绍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依据事物的逻辑顺序,应依次介绍奖牌的正面、背面以及挂钩。故正确答案为A。
    2.答案: C
    解析: 分析可知,6个句子都是围绕“盛京文化”展开,④句是对“盛京文化”的总体介绍,按一般写作思路,先总体介绍再详细说明,故④句应放在段首,由此排除A、B。由③句句意可知,指代词“它”指的是“盛京”而非“盛京文化”,故其前句应是关于“盛京”的介绍,与此相符的为⑥句,由此排除D。故本题答案为C。
    3.答案: B
    解析: 句③、⑤比较中,前者先引出了“霜花”这个话题,而句⑤不符合首句特征,“也”、“了”都属补充类论述,也即前文讲到了某个状态或现象,才会得出该句的结论。排除A、C项。而B、D项中,⑤④的顺序不好确定,可从句④后一句入手,既然该句提及该日霜花不同往日,根据话题推进原则,那后文定当提及该日霜花具体的景象,句⑤提及节气变化,并未承接霜花形态展开,而句①刚刚就是提到了“花园气象”,正好承接了前文所指“不是树的形态”这一话题。B项符合。
    4.答案: C
    解析:
    句③中提到了马雅可夫斯基,句⑤中的代词“他”显然指代的是这个人,故句③⑤相连,排除B、D项。句⑥中有转折词“而”,提到了诗歌的朗诵,很显然下句是要介绍诗歌的“朗诵基因”如何与生俱来,故句⑥不适合做尾句。排除A项。验证C项,符合逻辑,故本题选C项。
    5.答案: B
    解析:
    文段围绕“秦淮河的水”展开描写,只有②句出现这一主体,故②句应排在段首,排除C、D。由③句中的“天色还未断黑”、⑤句中的“灯火明时”可知,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③应排在⑤之前,由此排除A。故答案为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3 22:58 , Processed in 0.051923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