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意图推断。文段第一句引出城墙的防御功能。第二、三句描述蒙古人的攻城历史,通过攻城战术和火器的运用使得许多固若金汤的城池被摧毁,从而城墙的作用渐渐消失。文段中心在”从此以后“的表述,即文段是在谈论城墙是如何退出历史舞台的,B正确。A项蒙古兵团征服欧洲并不是文段的重点,文段强调的是城墙作用的消失。故选B。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意图推翻。文段前三句话介绍了全球变暖的大背景,引出了为排放买单的话题。关联词“但”表转折意,说明文段后半部分更为重要。后半段将买单问题转变为分配问题,最后将各国对减排做出的承诺与价格标签挂钩,适当延伸可以推知,关于减排谈判各国相持不下的原因就是价格问题,归根结底是利益问题。D项的表述最为准确,故正确答案为D。A项延伸过度,文段中关于减排的问题并未得出结论;B项减排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文段中并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C项表述正确,但并非文段重点。故答案为D。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意图推断。文段第一句通过杂志和电视节目对比,引出阅读杂志和看电视两种不同状态。第二、三句分析这两种不同状态,即阅读文本时仍可津津有味地读它,而看电视遇到不同观点则直接换台,不会进行反思,来说明书面记录更容易辨别差别。概括就是通过描述文本阅读和观看电视两种行为,比较分析后想表明文本比电视节目更易引人思考。A选项阅读文本比看电视更助于思考即为此含义。C选项只是对电视方面的描述,不是文段核心重点。B、D选项无法从文段中得知,属于无中生有的干扰项。故本题答案为A。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意图推断。文章首句提出食物匮乏是是类面临的首要威胁,接着分析正是这种状况使得优质基因得以存活和保留。后面说明这种存活和保留对身体的危害即可能导致肥胖。因此,文章的意图应当是解释肥胖与人类繁衍优势基因的关系,选择D。ABC三项表述正确,但均不是文段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故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意图推断。文段第一句引出论述话题,第二句说明商标应该具有内涵美,第三句说明一枚商标中容纳所有特征的不可取,第四句通过对策关联词“需要”提出要将商品的内涵和形象融合。第四句即为文段的主旨句。由主旨句可知,B项是文段的主旨概括,A项企业的独特属性并非文段的重点,文段强调的是商标的内涵与形象融合统一,C项所述亦非文段重点,D项“最基本的要求”在原文没有提及。故本题最优答案为B。
49a97b31e143d480337a4c190e61200b41.jpg
公务员历年真题 行测备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