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6-28 04: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解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第一次是在中共三大时制定的革命统一战线。
2.【答案】A。解析:现已从考古学上明确,中国最迟在春秋晚期已掌握了冶铁技术,并且是生铁铸件和块炼铁锻件同时出现,并且战国时期钢铁生产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出现以块炼铁为原料的渗碳钢制品。
3.【答案】D。解析:《金匮要略》是我国古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的著作。
4.【答案】C。解析:罗斯福新政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邓小平领导中国进行改革开放,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
5.【答案】C。解析:根据2011年5月1日开始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撤销了13个经济性非暴力犯罪死刑罪名,包括走私文物罪,走私贵重金属罪,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罪,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票据诈骗罪,金融凭证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盗窃罪,传授犯罪方法罪,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盗掘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罪。死缓不是一个刑种,而是一个运用死刑的刑罚制度,是死刑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走私文物罪的最高刑不能判处死缓。C项错误。
6.【答案】C。解析:根据《宪法》第4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7.【答案】A。解析: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管理活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作出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具有三个要素:(1)主体要素,行政行为应当是行政主体所作出的行为;(2)职权要素,行政行为应当是运用行政职权所为的行为;(3)法律要素,行政行为应当是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即对他人的权利义务产生影响。A项中某国家机关为建住宅楼与某建筑公司签订建筑工程承包合同的行为并非运用行政职权所为,故不属于行政行为。
8.【答案】A。解析:甲修房,在乙院内堆放建材并非必需,因此不能作为相邻关系对待,只能由双方通过合同设定地役权解决。因此A项应选。而甲修房时搬运建材必须通过乙家门前,此时的法律关系当属于相邻关系,因此乙无权阻止。选项C、D按照合同关系自然可以解决。
9.【答案】C。解析:盗窃罪既遂的通说认为,财物离开占有人的实际控制即构成盗窃罪既遂,本案中,王某已经将价值2万元的货物窃得,并扔出墙外,此时,该财产已经离开了占有人的实际控制范围,因此,王某构成盗窃罪的既遂,所以可以排除A项和D项。
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行为。刘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不属于自己的货物据为己有,构成侵占罪。本题正确答案是C。
10.【答案】D。解析:大兴安岭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界线,它是我国第二、三级阶梯的界线,又是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的界线。我国中温带、暖温带的分界线是长城--天山一线。排除①、③,故选D。
11.【答案】B。解析:2003年3月4日,胡锦涛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少数民族界委员联组讨论会上明确提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故选B。
12.【答案】D。解析:酥油茶是藏族的传统食品,萨其马是满族的传统食品,A项错误。冬不拉是一种哈萨克族民间流行的弹拨乐器,葫芦丝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芦笙为西南地区苗、瑶、侗等民族的簧管乐器,B项错误。泼水节是傣族的节日,C项错误。只有D项对应正确。
13.【答案】B。解析:《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
14.【答案】C。解析:当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血液以后,首先侵入血液中的淋巴细胞,破坏人体免疫系统。
15.【答案】D。
16.【答案】B。解析:冬季气候干燥,干燥天气加速了人体的水份流失,人们经常会感到鼻腔干燥,引起鼻出血,在室内放清水和湿毛巾,可增加室内空气湿度。
17.【答案】B。解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出自杜甫的《春望》。A、C、D三项分别出自李商隐的《无题》、李白的《将进酒》和韦应物的《滁州西涧》。
18.【答案】A。
19.【答案】B。解析:A项,西北地区是中国最干旱的地区,没有大量的降水,不可能有洪涝。C项华南地区没有春旱,华北地区有春旱。D项华北地区没有伏旱,只有华南地区才有伏旱。故本题选B,因为东北靠海,东南暖湿气流和冷空气碰撞容易形成大的降雨。
20.【答案】B。解析:唐代白居易的诗歌《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形象地反映了气温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递减,在山区物候的垂直差异。通常海拔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庐山大林寺海拔高度在1100~1200米间,它比“人间”(九江市的平地,平均海拔32米)气温要低6℃左右,因此,桃花开放的时间要落后20~30天,所以山上的物候比山下的物候推迟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答案为B。
21.【答案】B。解析:实行,指实现,对象多为抽象事物,如理论、纲领、方针、主张、计划、规则等。施行,指执行,使规章法令等发生效力,也指按照某方式或办法去做。本题中针对的是法律,故选“施行”更合适。“纸上谈兵”的主语一般是人,而本题第二空的主语为“法律”,故第二空选“一纸空文”更合适。因此,本题答案选B。
22.【答案】A。解析:由题干中“只有在尘封的古籍中 其风貌”可知,里坊制度格局随着历史的沧桑巨变在现实中已经不存在了。“昙花一现”比喻突然显赫起来的人或流行一时的事物很快消失,侧重强调事物生命力短暂,与句意不符,排除C。“回味”意为在回忆中细细体会、玩味。现代人对里坊制度的了解仅来源于历史古籍,并不存在切身的感受,故用“回味”不妥,排除D。“还原”意为恢复原状,显然,人们在“尘封的古籍中”并不能还原里坊制度格局的风貌。故正确答案为A。
23.【答案】D。解析:本题的突破口在第二空。由句中的“透支未来”可知,这里侧重讲的是人性的“贪婪”,即D项。
24.【答案】A。解析:先从最后两空入手,这句话承接上文表让步假设关系,只有“即使……也……”合适,排除B、D。“而”和“相反”都能用来表转折,“相反”一般指同一事物的两个对立方面,第二空另起话题,应该用“而”。正确答案是A。
25.【答案】B。解析:“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修饰对象一般为物或人,不修饰“眼神”,由此排除A、C。“到访”是来访的意思;“造访”意为到别人家去拜访。句意为牦牛熟悉了陌生人的来访,而非去陌生人家拜访,排除D。本题答案为B。
26.【答案】C。解析:“急剧”与“迅速”二者都有速度快的意思,区别在于“急剧”不仅表示速度快,还有强度大的意思,即快而剧烈。由下文的“中国钢铁、焦化、纺织服装等行业一批企业目前正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可看出金融危机对市场的影响不仅是速度快,更重要的是强度大,即剧烈,因此这里用“急剧”更合适,排除A、D。“形象”、“生动”这两个词语常放在一起并列使用,它们之间的界限比较模糊,可以通过对比它们的反义词进行辨别。“形象”的反义词是“抽象”,“生动”的反义词是“呆板”,则“形象”意为不抽象,“生动”意为不呆板,通过语境分析,“闷炉现象”用“生动”形容不合适,故应用“形象”。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27.【答案】B。解析:先看第一空。“谈判”是一个协商的过程,不能与“严正”搭配,排除C。“申诉”是指公民或者单位,认为对某一问题的处理结果不正确,而向国家的有关机关申述理由,请求重新处理的行为。句中是国与国之间的行为,不能用“申诉”,排除D。“徒劳无功”意为白白付出劳动而没有功效。“杯水车薪”比喻力量太小,对解决困难作用不大。句中“5000万元的财政拨款”显然不能说是白白付出没有成效的,只是这些钱相对于“百万件的流失文物和动辄天价的文物”来说力量太微薄了,应选“杯水车薪”。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28.【答案】A。解析:句中说的是作为外因的“苦难”对于不同素质的人会起到完全相反的影响。与后面的“扼杀”相对,第一空应填一个促使生机产生的词,符合的只有“激发”和“创造”,据此可排除C、D。再看第三空,“贬抑”意为贬低并压抑,与这里的“抑”相对,空缺处应填一个表示“扬”的词语,“高扬”比“提升”更能体现这层含义,当选。
29.【答案】D。解析:先看第三空,“门可罗雀”形容门庭十分冷落,宾客稀少,与句意不符,排除B项;“川流不息”形容人、车等往来很多,一般不直接修饰城市,排除C项。第一空是与“行为猥琐”相承接的,且“傲慢”一般不用来修饰“谈吐”,排除A项。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30.【答案】D。解析:“走投无路”、“山穷水尽”不能用“难以计数”来形容,首先排除B、C两项。“横亘”与“不绝”搭配不妥,且“绵延不绝”为习惯用法,排除A项。本题答案为D。
31.【答案】C。解析:填入横线处的句子,应该和横线后的“不喜欢一般化,而喜欢特殊化”的句式相对应,所以,首先可以排除A、B。从文意来看,“中国人对小说的欣赏习惯,讲究的是无巧不成书”,“巧”字体现了事件的偶然性、巧合性,“已经清楚知道了的事情”正好与此相反,不符合中国人的欣赏习惯,它比“陈旧的事情”更符合语境。故答案为C。
32.【答案】B。解析: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教师这种职业具有的半个演员的特性,其教学效果受表演意识和表演能力的影响。A项是说教师应把自己当成演员,而文段中说的是“半个演员”,排除。C项表述过于绝对,教学效果受很多因素影响,如知识、见识、表演意识、表演能力,仅表演能力强,并不一定有好的教学效果,排除。D项把知识、见识、表演并列起来,没有重点,而文段主要强调的是表演意识和表演能力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排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33.【答案】B。解析:关键词“实际上”之后的是关键句,其后都在具体阐述说明“‘官’与‘吏’乃是两山对峙二水中分的两回事”。故本题答案为B。
34.【答案】C。解析:本题可结合文段采用排除法解答。A项“仍然局限于”表述错误,文段说的是以植物纤维为主要原料,排除。B项属无中生有,从文中推不出废纸中植物纤维含量较少的判断。D项也没有依据,虽然在造纸的植物纤维原料构成上,我国比国外经济比较发达国家更少地采用木材,但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可能是多层面的,并不一定是缘于D项所谓的“更重视保护木材资源”,排除。文段支持的观点只能是C项。
35.【答案】B。解析:这段文字由中国的酒文化引出“酒驾”问题,指出不健康的酒文化才是“酒驾”问题的根源,意在告诉人们要彻底根治“酒驾”,必须从改变酒文化上下手。A项强调要坚持“严查”,没有涉及酒文化的内容,排除。C项分析了“酒驾”行为屡禁不止的原因,但如何应对没有说明,排除。D项侧重在对酒驾者的规劝教育上,对文化层面没有涉及,排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36.【答案】B。解析:文段的写作目的是说明因为自私是基因的手段,是基因赖以生存的保障,所以基因不可避免带有自私性,而这是人有自私这种动物性的来源。换句话说就是,人有自私这种动物性来源于基因的自私性。B与此表述一致,当选。
3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细节的把握。B项论述错误,对应原文第一句话可知,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组成的晶片仅是发光二极管的核心部分,而不是发光二极管。
38.【答案】B。解析:这段文字主要阐述了评论应该讲究时效性,需要在文艺作品发表或上演后马上开始,而目前专业的文艺评论未能及时跟进,导致其日渐被媒体评论取代。因此,作者意在说明的是专业的文艺评论应在新的文学艺术作品出现在人们视野后的第一时间发出声音,做出审美评价。由此可知,B项为正确答案。
39.【答案】B。解析:由冒号之前的“狭义和广义之分”可知,下文应先说狭义,再说广义,而且这也与一般的表述习惯相符,故①、④句的顺序为①④,据此可排除C、D。③句的“这些手段”对应的是⑤句,故③句应紧跟在⑤句之后。本题答案为B。
40.【答案】D。解析:文段以“中国结”开头,后面若接第③句,又是以“中国结”起头,难免有重复之嫌,语义衔接上也不够紧密,故排除A、B。文段结尾说的是绳结与中国古典服饰的关系,故其前面的内容应该与此相关。比较C、D项可知,第⑥句是说绳结具有记载历史的功用,第⑤句说的正是绳结与衣服配饰的关系,显然最后一空填第⑤句文段的衔接会更加紧密,故排除C。本题答案选D。
41.【答案】C。解析:材料第一句话中“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是文段主旨,其他内容都是围绕其所作的论述,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42.【答案】D。解析:文段第一句话就开门见山点明了主旨:判断力是好的领导者一项很重要的能力,后文均围绕这个主旨进行阐述。A项没有突出“判断力”这个重点,且文段第二句讲的是用人和对想法的判断选择,而不是“好的想法”。B项,原文说的是好的领导应具有好的判断力,能够在没有充分的数据情况下,及时作出决定,而不是说“没有充分数据的情况下更能体现领导的能力”。C项与原文不符,原文说的是管理公司重要的是怎么用人,怎么在众多想法中作出判断和选择。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43.【答案】A。解析:阅读短文可发现,划线部分的“他们”与前面的两个“他们”为同指,即所指相同。而由文段第一句可知,“他们”是旅游地习俗、宗教、文化的载体和承担者,指的是人,具体地说是指旅游地构成接待群体的居民,即旅游地居民。因此本题选A。
44.【答案】A。解析:“冰淇淋哲学”表达的道理是:冰淇淋生意只要能熬过生意萧条的冬季,那么就不需担心夏季的竞争。对于冰淇淋生意来说,冬季就是逆境,其意在强调逆境对于企业竞争力的培养作用,即A项。
45.【答案】B。解析: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金融危机背景下化妆品、电影业、快餐业出现的逆市繁荣景象,这正是经济学中的“口红效应”发挥作用的具体体现。A项没有涉及文段的关键信息“口红效应”,排除。C项只提到了“口红效应”现象,忽略了金融危机的背景,排除。D项虽把“口红经济”表述为危机下的商机,但这里的危机只是泛泛而谈,依然没有表明金融危机的背景,故不如B项贴切。本题答案为B。
46.【答案】A。解析:筛选文中的信息。B项,文中说“抽象是科学和艺术的共同特点”;C项,“创造”也是科学的特点;D项,文中说,20世纪以来,“科学的重点从线性因果关系转向非线性的、不确定、模糊、不稳定等关系的研究”,该项与原文不符。故本题答案为A。
47.【答案】D。解析: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A项并非阐述科学与艺术的相通性;B项中的“都经历了”错误;C项,艺术抽象的目的并非为了揭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规律。故本题答案为D。
48.【答案】D。解析:科学与艺术有极其相似的精神因素,它们都体现出一种超越和创造的革命精神,而非“一样的精神因素”。故本题答案为D。
49.【答案】D。解析:原文指出“当然,过于抽象,完全脱离了现实,就很容易混入不少‘皇帝的新衣’,可见D项正确。
50.【答案】B。解析:分析概括文章内容。A项把科学当作艺术的基础和起源,不正确;C项,当代科学趋向于“具象”的说法错误;D项,当代艺术具有抽象的特点,但未必不美。故本题答案为B。
51.【答案】A
52.【答案】D
53.【答案】C
54.【答案】B
55.【答案】D
56.【答案】D
58.【答案】D。解析:2001=3×23×29。如果人数不少于3×23,则每人分得的球不大于29个,如果有一人不参加分球,则多余的球不足每人一个,不合题意;若人数不多于23人,则每人分得的球不少于3×29=87个,如果一人不参加分球,则其他人至少可以多分3个球,不合题意;如果人数为29人,则每人分得3×23=69个球,那么一个人不参加分球,其余的69个球正好每人可以多分2个还有剩余,每人多分3个不足,满足条件。
59.【答案】B.解析:父亲年龄应该是2和21的倍数,因此父亲的年龄为42的倍数,然而父子五人年龄之和为79王丽;③张华+刘强>蒋明+王丽;④刘强>周梅;⑤两人分数小于120分,三人分数在120分以上。
由①④⑤得,刘强>周梅,且分数都小于120分,而蒋明、张华、王丽分数都在120分以上,排除A、C;又由③得,张华分数最高,再由②得,张华>蒋明>王丽>刘强>周梅,即B项。故答案选B。
79.【答案】B。解析:考查复言命题推理。题干中三人的意见可分别表示如下:
(1)“发展纳米技术”且“发展生物医药技术”;
(2)发展智能技术←发展生物医药技术,也即发展生物医药技术→发展智能技术;
(3)发展纳米技术和生物医药技术→发展智能技术。
由于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在“前件假或后件真”时即为真,因此,只要发展智能技术,则(2)和(3)都为真,不符合题干,故不发展智能技术。排除A、C、D三项,故答案选B。
80.【答案】A。解析:削弱型题目。题干由酒后驾驶造成的交通事故只占总的交通事故的10%得出结论:“酒后驾驶,等于送死”只是危言耸听的夸张宣传而已。
如果A项为真,就说明酒后驾驶的时数在总的驾驶时数中所占的比例更低,相对于酒后驾驶的总时数所占的比例,酒后驾驶造成的交通事故比例其实是非常高的,有力地驳斥了题干推论;B项并未说是否也扣留了若干非酒后驾驶的车辆而减少了事故的发生,且没有说明扣留的具体数量,也可能扣留数量其实很少,因此B项对题干推论的削弱程度不强;题干中并没有提及私家车和其他车的区别,C项是无关项;D项则加强了题干的结论。故答案选A。
81.【答案】C。解析:从民事诉讼的程序看,应当是提起诉讼→法庭判决。所以只能选C。
82.【答案】D。解析:首先刻苦钻研才能研制成功。排除A、B。钻研的前提要确定目标和申请经费。所以应选D。
83.【答案】A。解析:从日常行为看,信用卡挂失的原因必定是丢失。而丢失钱包的起因只能是逛街。所以选A。
84.【答案】D。解析:“洪水泛滥”才能造成“灾民成群”。而“大坝倒塌”的原因也只能是“植被破坏”,所以应选D。
85.【答案】C。解析:本题描述的是房屋购买程序。只有“签订买卖协议”后才能“按协议交纳房款”,故(5)发生在(3)之前,排除A、B。如购买经济适用房,要先“提出购房申请”,在通过购房资格审查之后,才可以签订买卖协议。比较C、D两项,C项更符合事件逻辑顺序。
86.【答案】B。解析:2008年我国全年水资源总量为25567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8.9%,则2007年水资源总量为25567÷(1-8.9%)≈25567÷0.91=28XXX亿立方米,最接近的就是B。
87.【答案】C.解析:2008年末全国465座大型水库蓄水总量为2109亿立方米,比年初减少128亿立方米,则2008年初蓄水总量为2109+128=2237亿立方米,每个大型水库的平均蓄水量为2237÷465≈224÷47≈4.8亿立方米=480000000立方米,最接近的就是C。
88.【答案】A
89.【答案】B
90.【答案】D
91.【答案】B
92.【答案】B
93.【答案】C
94.【答案】C.解析:各市区女性人口乘以2与总人口比较,若小于总人口的数量,则市区男性数量大于女性.快速比较可知有南京、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镇江、泰州、宿迁8个城市男性人口数量大于女性.
【考点点拨】 本题考查对数字的快速估算能力,技巧在于用女性人口乘以2,因为人类思维计算乘法往往比除法快.
95.【答案】D.解析:(1),由表格第五列知,南京当年出生人口4.31万人,为表中最多,正确;
(2),2008年末,泰州市区人口80.65万人,连云港为80.88万人,二者相差80.88-80.65=0.23万人=2300人,正确;
(3),只有南京和淮安当年出生人口超过2.27万人,南京人口增加4.31-2.96=1.35万人,淮安增加4.05-1.78=2.27万人,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有3项,选D。
96.【答案】C.解析:根据图形中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长速度进行计算,2004年全年北京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2827.2÷(1+11.8%)≈2800÷1.12=2500亿元,最接近的就是C.
97.【答案】A
98.【答案】C
99.【答案】D
100.【答案】B。 解析:A项,2005年与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和为2827.2+4858.4440÷1.1=400亿元,则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大于400÷3848.5>400÷4000=10%,超过一成,B正确;
C项,2009年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率最大,但投资额相对第三产业过小,故同比增长额不是最大的,C错误;
D项,2009年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率27.8%大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率26.2%,故所占比重比2008年高,D错误.
综上,符合题意的就是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