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86|回复: 1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全卷练习(4.26)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629
发表于 2017-6-25 23:4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部分 言语理解
    1.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和社会的进一步转型,在躁动一时的新潮美术沉寂之后,美术乒逐多放弃了参照西方现代艺术样式的文化反叛,进入了贴近中国文化艺术传统和现实三弓津
    验的自主探索阶段。美术创作开始了相对稳定的调整与回归,各类画种从不同角主乏罢面研究传统,寻找“中国语言”。此时的传统已不仅仅局限于旧时的中国书画传统.而是囊括
    了壁画、雕刻、年画、剪纸等民间文化艺术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
    对本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
    A.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已经替代了新潮美术
    B.对中国文化艺术传统的传承成就了美术的稳健发展
    C.中国美术已经进入民族艺术的自觉构建阶段
    D.美术创作已经贴近了更宽泛的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    第二部分 数量关系
    2.在11名工人中,有5人只能当钳工,4人只能当车工,另外2人能当钳工也能当车工。现从11人中选出4人当钳工,4人当车工,问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
    A.35 B.49 C.115 D.185    第三部分 判断推理
    3.消费热点:是指市场经济条件下,某种(或某类)商品(包括产品和服务),在一定时期里为消费大众普遍认同,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消费客体的经济现象。消费热点的形成以宏观市场上某类商品的有效消费需求的急剧放大和持续增长为标志。
    下列各项中,属于消费热点的一项是( )。
    A.“十一”长假期间,各大商场的销售额都大幅度攀升
    B.近期随着医疗改革的开展,各大医药网点的销售额迅速增加
    C.我国人民的支出中有很大部分用于食品的购买
    D.随着建党90周年的到来,“红色旅游”成为人们参观游览的热点    第四部分 资料分析
    “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增长持续快于全国就业人员增长,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总量的比重从2005年的36.0%上升到2009年的39.9%。
    “十一五”期间,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由2005年的33970万人,减少到2009年的29708万人,年均减少1066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从2005年的l8084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21684万人,年均增加900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从2005年的23771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26603万人,年均增加708万人。我国三次产业就业人员的比重由2005年的44.8:23.8:31.4转变为2009年的38.1:27.8:34.1.如下图所示。
   

260ST02G323.jpg

260ST02G323.jpg

    2009年末,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及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等其他经济组织就业人员5088万人,比2005年增加1394万人,年平均增加349万人。
    2009年非公有制经济中城镇私营个体经济组织就业人员为9789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3553万人,年平均增加888万人。
    “十一五”时期的前四年,城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共吸纳就业4947万人,年平均增加超过1200万人。
    4.2009年我国就业人员总量约为( )。
    A.75825万人 B.77995万人 C.79789万人 D.75088万人
    5.2009年农村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总量比重比2005年下降( )。
    A.3.9个百分点 B.4.5个百分点 C.5.3个百分点 D.6.2个百分点
    6.“十一五”期间,我国就业人员三次产业结构变动趋势是( )。
    A.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下降
    B.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下降
    C.第一、三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上升
    D.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
    7.资料表明十一五期问,我国( )。
    A.公司类经济组织就业人员超过城镇私营个体经济组织就业人员
    B.城镇就业人员高于农村就业人员
    C.2001年城镇私营个体经济组织就业人员大约为3553万人
    D.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就业人员大幅增加
    8.根据资料可推出,“十一五”期间我国( )。
    A.就业人员总量不断下降,就业结构比重趋于恶化
    B.就业人员总量稳定增加,就业结构比重得到改善
    C.就业人员总量不断下降,就业结构比重得到改善
    D.就业人员总量不断增加,就业结构比重趋于恶化    第五部分 常识判断
    9.长期以来,中国流行一句“湖广熟,天下足”的俗语,表明中部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所以也成为今天解决“三农”问题最为集中的区域。这一说法从哲学上体现了( )。
    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 B.实践决定认识
    C.善于抓主要矛盾 D.一切要从实际出发
    知满天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zhimantian.com/) 友情提醒您,先做题目再对答案,答案请见下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456
发表于 2017-6-26 00:49:32 | 显示全部楼层

    1.D [解析]文段分为3句话,先说美术界进入了贴近中国文艺术传统的自主探索阶段,接着谈到美术创作也开始寻找“中国语言”,最后引出这个传统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中国书画传统,还包括了许多的民间文化艺术。显然,所要表达的意思就是美术创作已经贴近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而且这些传统艺术“囊括了壁画、雕刻、年画、剪纸等民间文化艺术”,即更为宽泛的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A项过于绝对,B项的因果关系文中并没有提到,C项是文中的意思,但该段文字的重点在转折词“而是”后边,强调此时的传统更为宽泛。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2.D [解析]以两个全能的工人为分类的对象,以他们当中有几个去当钳工为分类依据,有三种分类:
    第一类:这两个人都去当钳工,有l0(种);
    第二类:这两人有一个去当钳工,有l00(种);
    第三类:这两人都不去当钳工.有75(种)。
    因而共有l0+100+75=185(种)。
    3.D [解析]消费热点的客体是“某种(或某类)商品(包括产品和服务)”,而A项是在一定时期内社会消费普遍升温的现象,并没有针对某类特别的商品或服务。消费热点必须是受到“大众普遍认同”,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消费客体”,B项医药商品不具有消费的普遍性,不可能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消费品。消费热点的时间条件必须是限定在“一定时期内”,C项是一种长期的社会消费结构,且不符合定义中“有效消费需求的急剧放大和持续增长”这一标志。
    综上,A、B、C三项均不符合定义内容。D项中,在建党90周年到来的一段时期内,“红色旅游”成为大众普遍热衷的消费品,旅游消费的有效需求增加,形成了新的消费热点。故本题答案为D。
    4.B [解析]2009年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为29708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为21684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为26603万人,故2009年的就业人员总量约为29708+21684+26603=77995(万人)。故正确答案为B。
    5.A [解析]从材料中可知,2009年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总量比重比2005年上升了39.9%-36%=3.9%,因此,农村就业人员所占比重相应下降了3.9%,即下降3.9个百分点,故正确答案为A。
    6.D [解析]直接观察图形可知,“十一五”期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持续上升,故正确答案为D。
    7.D[解析]公司类就业人员5088万人,城镇私营个体经济组织就业人员9789万人, A项错误;B项由第一段材料中的城镇就业人员比重不足50%可知不正确,C项2001年情况不明,错误。故选D。
    8.B [解析]综合分析文字和图表资料可以首先排除A、C选项,明显与事实不符;其次应该排除D选项,因为城镇就业人员和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增加,因此我国的就业结构比重得到了改善。故正确答案为B。
    9.C[解析]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发展?讨写τ谥涞匚弧⒍允挛锓⒄蛊鹁龆ㄗ饔玫拿堋K康鞯氖窃诟丛邮挛锓⒄构讨校矶嗝艿牡匚缓妥饔貌黄胶猓渲斜赜幸恢置苁侵饕摹V胁康厍墙饩?“三农”问题的中心区域,在这里将“三农”问题把握好、将“三农”政策贯彻好是决定全国农民增收、农村建设、农业发展的关键。在全国“三农”问题中,中部地区就是主要矛盾之所在,要解决好问题,就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因此本题答案为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5-19 08:22 , Processed in 0.067316 second(s), 11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