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47|回复: 0

2005年浙江省党政机关录用国家公务员《行测》参考答案及解析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6-25 21:5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5年浙江省[url=]公务员[/url]录用考试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
    真题精解
    1.【答案】A。解析:间隔组合数列。
    奇数项59、48、37与偶数项40、(29)、18分别构成公差为-11的等差数列。
    2.【答案】A。解析:
   

dca0070e014404fe3980c2abbf31047f54.jpg

dca0070e014404fe3980c2abbf31047f54.jpg

    分子、分母分别构成等差数列。
    3.【答案】B。解析:16×1+1=17、17×2+2=36、36×3+3=111、111×4+4=448、448×5+5=(2245)。
    4.【答案】C。解析:分母通分都变成12,则分子依次为5、4、9、13、(22)、35构成两项和数列。
    5.【答案】D。解析:平方数列变式。
   

39ff397d9063f6fcf1cf8a35e1c925b654.jpg

39ff397d9063f6fcf1cf8a35e1c925b654.jpg

    其中2、3、5、8、12、17构成二级等差数列。
    6.【答案】B。解析:
   

14de92e0445ca22d8690bd49c9e6adfe54.jpg

14de92e0445ca22d8690bd49c9e6adfe54.jpg

    7.【答案】D。解析:方法一:前两项和的
   

c83c62b30524008fe1744eb8d79289bd54.jpg

c83c62b30524008fe1744eb8d79289bd54.jpg

    等于第三项,以此类推,(40+48)×
   

    =(44)。
    方法二:二级等差数列变式。作差得到公比为-
   

    的等比数列。
    8.【答案】A。解析:间隔组合数列。
    奇数项(10)、9、8、7、6与偶数项11、9、7、5分别构成等差数列。
    9.【答案】C。解析:三级等差数列。
   

fe6e2295c9692c6db3fab42518e1ef3154.jpg

fe6e2295c9692c6db3fab42518e1ef3154.jpg

    10.【答案】D。解析:所有分式约分成最简式均为
   

55d32b585f7510c156bcca3e2292e68c54.jpg

55d32b585f7510c156bcca3e2292e68c54.jpg

    。
    11.【答案】A。解析:方法一:四个选项数字的尾数各不相同,采用尾数法。
    方法二:原式=(7644×2819-2819)-7644×2818=7644-2819=4825。
    12.【答案】B。解析:原式=31.21×(16+12+62)=31.21×90=312.1×9,结合选项可确定答案为B。  【技巧点拨】这两道算式计算题都直接或间接地应用了尾数法。
    13.【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P+1能整除10、9、8,满足条件的最小数是8、9、10的最小公倍数即360,则这样的P+1在100到1000中只有360和720,所以P=359和719。
    14.【答案】D。解析:设A、B、C、D经过变换后,所得结果均为E。可得:A=E-2,B=E+2,C=
   

7ba8bce784c35a8b9aa5b0fbff65ad4b54.jpg

7ba8bce784c35a8b9aa5b0fbff65ad4b54.jpg

    ,D=2E;代入A+B+C+D=90,得到E=20,所以B=E+2=22。
    15.【答案】C。解析:分类来数。小三角形:16个;由两个小三角形组成的三角形:4×4=16个;由四个小三角形组成的三角形:4+4=8个;由8个小三角形组成的三角形:4个;共16+16+8+4=44个。
    16.【答案】D。解析:第九名和第十名的成绩和为87×10-90×8,第九名比第十名多2分,所以第九名的成绩是
   

646657620ef413387ad46a597f4cc93a54.jpg

646657620ef413387ad46a597f4cc93a54.jpg

    分。
    17.【答案】B。解析:两个圆相交最多有两个交点,第三个圆与这两个圆分别相交最多增加4个交点,所以最多有6个交点。
    18.【答案】A。解析:小王休息了4天,意味着小王干了12天,完成工作量为
   

73da89ef6a5f636e403798f163fbeeb954.jpg

73da89ef6a5f636e403798f163fbeeb954.jpg

    ,则剩下的
   

a019e37f320d7b4f4c29c5acaf287beb54.jpg

a019e37f320d7b4f4c29c5acaf287beb54.jpg

    由小张做,需要
   

2e3812c1114a7879726d43a256deb50854.jpg

2e3812c1114a7879726d43a256deb50854.jpg

    ,一共干了16天,说明小张也休息了4天。
    19.【答案】C。解析:应用十字交叉法解决浓度问题。设乙容器中的盐水浓度为x%。
    甲 4%   (x%-8%) 250g
   

35bfaea532cc86d1e8e00a45011947e054.jpg

35bfaea532cc86d1e8e00a45011947e054.jpg

    20.【答案】B。解析:考虑最差的情况,当每种花色各取3张时,再任意取出1张牌即可满足条件,最少需抽出3×4+1=13张。
    21.【答案】D。解析:三角形的面积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
   

6adc1fba34b6dd3c448c1ed3b457340a54.jpg

6adc1fba34b6dd3c448c1ed3b457340a54.jpg

    。
    22.【答案】D。解析:设A、B两地间的距离为“1”,逆流而行,船速-水速=
   

7c68baebe642bdb9ccb93495c5e4a5c054.jpg

7c68baebe642bdb9ccb93495c5e4a5c054.jpg

    ;顺流而行,船速+水速=
   

f1c90e9a25f4341df2de8d8faeb5ab5954.jpg

f1c90e9a25f4341df2de8d8faeb5ab5954.jpg

    ,水速为
   

5355685c5c89d4565ec4a88f3886960654.jpg

5355685c5c89d4565ec4a88f3886960654.jpg

    ,漂浮物从B地漂流到A地需要24天。
    23.【答案】A。解析:△AOD为等腰三角形,AD边上的高就是OO′与截面ABCD的距离,可得AD的长度为
   

2e71c0907e70dd1d1f8fd7cd414770a354.jpg

2e71c0907e70dd1d1f8fd7cd414770a354.jpg

    ,根据截面ABCD的面积可求出AB的长度为48÷24=2cm。
    24.【答案】C。解析:每次取出7个黄球、3个白球,这样操作M次后,黄球拿完了,白球还剩24个,这说明球的总个数的尾数为4,只有C符合要求。
    25.【答案】C。解析:小孙与小张的速度和为20÷2=10公里/小时;小孙从相遇地返回甲地,还是2小时,在这2个小时中比小张多走了2公里,所以小孙的速度比小张快1公里/小时,则小孙的速度为(10+1)÷2=5.5公里/小时。
    26.【答案】C。解析:“一朝一夕”指非常短的时间。“操之过急”指处理事情过于急躁。“一蹴而就”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多用于否定句中说明事情需要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完成并不容易。“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根据词义,“一蹴而就”最符合句意。
    27.【答案】C。解析:“如果……但”关联词语搭配不恰当,首先排除A项。由第二空后的“能”与第三空后的“不能”可知,句子前后意思有转折,故这里不可能是条件关系,排除D。第一空中,“了解”与“调控”不能搭配,排除B项。本题答案为C。
    28.【答案】B。解析:“姗姗而返”的“姗姗”表示的是走路缓慢从容的姿态,“小姚”放弃了喜欢的东西不可能从容地返回,A项与句意不符,排除。C项“打道回府”是旧时达官显贵们取道回程的文雅说法,现常用来表示取道回家或原路返回,没有体现出“小姚”对放弃大衣的不舍之情。D项“忍痛割爱”不是出自本意忍痛地放弃心爱的东西,多指把自己喜欢的东西送给别人。由后文的“念叨不已”,还想着要去“了却这桩心事”可知,“小姚”并没有完全放弃大衣,故排除。B项“怅然离去”中“怅然”指不如意、不痛快的样子,失意地离去的意思,和下文的“回来后念叨不已”呼应,当选。
    29.【答案】D。解析:“震惊”表示大吃一惊;“疑惑”表示心里不明白,不相信;“惊诧”表示惊讶诧异;“惊异”指感到不同寻常。比较可知“惊异”最适合语境。
    30.【答案】A。解析:①句中,“污蔑”与“诬蔑”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诬”和“污”之间意义的区别。“诬”指无中生有,捏造事实冤枉人;“污”指弄脏、玷污。所以“诬蔑”是指捏造事实来毁坏别人的名誉;而“污蔑”是指用各种卑劣手段去侮辱玷污别人。“污蔑”的涵义更宽泛。①句中意为对“公仆”称号的玷污,应选“污蔑”,排除B、D。②句中,“搁浅”比喻原本正常进行的事情遭到意外阻碍而中途停顿。“搁置”意为放下,停止进行。二者的区别在于“搁浅”是被动地停止,而“搁置”是主动地停止。②句中应选“搁浅”。本题答案为A。
    31.【答案】C。解析:A中的“带”可以理解为“骑车带人”或者“带领”;B可以理解为“别人不认识他”或者“他不认识别人”;D可以理解为“小孙到处联系/不好”,表示对这个行为的评价;或者“小孙/到处联系不好”,表示该行为的结果。所以选择C。
    32.【答案】D。解析:A项虚词位置不当,“既然”应放在“先辈”前面。B项虚词使用不当,应改为表示让步假设关系的“即使”。C项虚词位置不当,“即使”应放到“知识”前面,在“只要”前加“但”。D项虚词使用无误,当选。
    33.【答案】D。解析:巧夺天工: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西湖的水色山光属大自然的杰作,排除A。舞文弄墨:形容玩弄文字技巧,含贬义。与句子感情色彩不相符,排除B。阳春白雪: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不能用来形容“梨花”,排除C。畏葸不前:畏惧害怕,不敢前进。用在句中恰合句意,当选。
    34.【答案】B。解析:A项前后矛盾,表示全部的“凡”和表示部分的“不少”不能同时出现,可去掉“凡”。C项缺少主语,可改为“他怒气才逐渐平息”。D项搭配不当,应为“从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从理论上作了深刻的说明”,把“理论上”和“政策上”位置互换。B项句意明确,当选。
    35.【答案】D。解析:D项成分残缺,可在“有许多亟待改进和完善”后加“的地方”。
    36.【答案】D。解析:文段结构比较简单,先说我国与许多发达国家签有双边贸易协定,然后以“但是”作转折,指出我国的出口依然受到这些国家的诸多歧视性贸易措施的影响。A、B、C项都是我国针对外国的歧视性贸易措施应该采取的对策,在文段中均没有体现,属过度推测,排除。
    37.【答案】A。解析:文段先通过我国科技馆的数量与人口数量的对比,指出科技馆数量的不足。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国约有60%的科技馆却把场地用来办展销、开酒吧、歌舞厅等与科技馆原有功能完全不相关的活动。这一现象导致的后果便是群众文化设施更加匮乏。由此可见,文段主要是围绕科技馆原有功能未能得到有效发挥展开的,A项当选。
    38.【答案】A。解析:划线句子后的内容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句说的是从前写文章的人认为的“义理”——“古圣先贤”说过的道理;第二三句以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为例,说明在我们眼里的“义理”——从具体材料引出的正确结论。显然,文段是在对这两种观点进行对比,划线部分应填入对文段起总结作用的句子。A项最恰当,当选。
    39.【答案】A。解析:本题可采用排除法。B项“每个人都愿意与别人交谈”文段未体现,排除。C项“交往的目的”文段中没有提到,而且领会别人真实意思困难也并非都是因为交往目的和要求不同,排除。D项对比了表达自己意思和领会他人意思的难易程度,这一点文段中没有提及,排除。A项由首句即可推出,当选。
    40.【答案】C。解析:文段只是对“从众心理”作出简要介绍,并没有涉及其产生的“消极效应”,排除A项。B项“更为强调人的个性”属过度推测,也排除。D项“个体对群体越信任”的内容文段中也没有涉及。C项“被迫服从”对应文中的“违背自己的意见”,“自愿接受”对应文中的“放弃自己的意见”,符合文意,当选。
    41.【答案】B。解析:从“英雄”、“勇敢”、“胜利”这些字眼,可以判断文段对于纳尔逊上校的做法是褒扬的,据此排除A项。“纳尔逊取得哥本哈根海战的胜利是个奇迹”与“上级发出撤退的信号”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所以排除C。“将望远镜举到一只失明的眼睛跟前说:‘我没有看见那个信号。’”是为了表现上校继续战斗的决心,而不是介绍其“不执行上级命令的理由”,排除D。
    42.【答案】C。解析:文段只是说我们今天的劳动可以分为两部分,并没有对比哪一部分是主要的,故A项的表述没有依据,排除。B项偷换了概念,把文段中的“我们今天的劳动”具体为“任何人从事的劳动”,而两者是有区别的,虽然整个劳动可以分为两部分,但是具体到每个人,可能从事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故排除。D项错误,劳动层次的提高须以社会发展、进步为前提,无法靠人为选择来实现,排除。本题答案为C。
    43.【答案】B。解析:本题是复述题,最基本的要求便是全面、准确。文段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关于语言教学的——在外语或第二语言教学中,社会文化因素被导入;第二部分是关于语言测试的——应该包含对相关文化内容的测试。A项只涉及语言测试,C、D项只涉及语言教学,只有B项涵盖两方面内容,最为全面,当选。
    44.【答案】C。解析:文段首句指出世界对受灾国提供了很多资金、物质的帮助,接着以病人类比受灾国,病人需要输血、输氧,但最重要的还是靠其自身的生命力和机能转换,因此受灾国在接受世界各国的物质帮助后,更重要还是要依靠自己的发展。与此相符的答案为C。
    45.【答案】C。解析:文段主要说的是企业规模的扩大对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关系的影响。由文中的“造成”、“直接联系越来越少”、“很大程度上通过报表来与自己的下级打交道”可知,这里侧重于介绍消极影响,即他们之间的关系是越来越疏远了,与此相符的为C项。
    46.【答案】D。解析:文段主要说的是作者学习古文、诗以及外国文学的经验,而三者是大致相同的。古文方面,我初学“桐城派”时不喜欢“六朝文”,后来研习了“六朝文”后才发现“桐城派”亦有不如“六朝文”之处;诗方面,我从唐诗入手,不喜欢宋诗,后来研读了宋诗后,才知唐诗也有不及宋诗之处。由古文与诗的经验推及外国文学,便应是先喜欢甲派而不了解乙派,待了解了乙派,才发现甲派也有不如乙派之处。与此意思相符的为D项。
    47.【答案】B。解析:由“要根据各种使用价值需要的相应比例分配社会总劳动”可看出,文段主要想说明的内容是分配社会总劳动的依据,与此相关的选项只有B项。“市场的价值规律”也即文段中的“使用价值需要”。本题答案为B。
    48.【答案】D。解析:文段首先指出了“大豆行动计划”的对象和目的,接着分析了选取大豆而不是别的食物来达到这一目的的原因,最后介绍了实行这一计划的背景。显然,文段都是围绕“大豆行动计划”展开的,据此可排除B、C项。A项只涉及这一计划的对象,不如D项全面。
    49.【答案】C。解析:文段第一句以朱熹听不懂孔子与弟子的谈话为例,说明语言会随时代的变化而出现差异;第二句通过介绍方言的形成,说明语言会随地区的不同而出现差异。故综合来看,文段主要说的是语言会随历史时期和地区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的特征。与此相符的为C项。
    50.【答案】A。解析:文段对比了人类文化发展经历的不同时代距现在的时间:由新石器时代以前的动辄数十万年到千百万年,到新石器时代的一万年,再到金属时代的几千年,电能利用的一百多年,原子能利用的几十年。据此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类文化发展速度的一个规律,即人类文化的发展是一种加速运动,愈到后来,前进的速度愈是成倍地提高。本题的答案为A。
    51.【答案】D。解析:奇数项的图形和偶数项的图形形状分别相同,都是在平面上旋转某个角度得到的,所以答案是D。
    52.【答案】C。解析:奇数项的图形都由方块组成,数量依次为4、2、(1);偶数项的图形都由椭圆组成,数量依次为1、2,应选择C。
    53.【答案】A。解析:图形下面的线条数依次是4、3、2、3、(4),上面小图形黑白交替出现且黑色图形与横线只有一个接触点,答案为A。
    54.【答案】D。解析:第一个图形中的阴影逆时针移动3格得到第二个图形,再顺时针移动1格得到第三个图形,之后循环变化,依此规律,答案是D。
    55.【答案】B。解析:每组前两个图形叠加,并且第二个图形覆盖第一个图形得到第三个图形。
    56.【答案】C。解析:每组前两个图形叠加,相异的部分变黑色,相同的部分变成白色,得到第三个图形。
    57.【答案】A。解析:两组图在小图形的位置变化和数量变化上具有相似性,对比可得。
    58.【答案】D。解析:第一组图形均由3个图形元素组成,第二组图形均由2个图形元素组成。
    59.【答案】B。解析:B中带有一条水平线的面与斜线阴影面相对而非相邻,错误;A、C、D项均可由左边图形折成。
    60.【答案】A。解析:观察元素的位置关系,应用排除法。A中“6”、“2”不应该是垂直的关系,“1”应该指向“6”;B、C、D选项均可由左边图形折叠成。
    61.【答案】B。解析:经济法人的属性是“社会组织”,C、D两项都是个人,A项是行政机构,不符合定义。故答案选B。
    62.【答案】C。解析:佣金的定义要点是:①中间人;②因介绍买卖而取得;③合法收入。A项2元差额是经销商经营取得的收入,不符合②;B项不符合①和②;C项符合定义;D项不符合③。
    63.【答案】D。解析:选言推理的前提必须有选言判断。A项没有选言判断;B项前提是两个直言命题;C项前提是假言命题;只有D项第一句为选言判断,属于选言推理。
    64.【答案】C。解析:无差异市场营销强调“不考虑各子市场的特性,只推出单一的产品,运用单一的市场营销组合”。A、B两项都根据市场生产新产品,D项根据市场改变营销策略,不符合定义。只有C项符合定义。
    65.【答案】D。解析:缓刑的定义要点是:①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②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改表现,认为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③暂不收监执行刑罚。A项张某畏罪潜逃,不符合②③;B项王某被判处死刑,不符合①;C项赵某是由于其严重的肝脏疾病,不符合②。
    66.【答案】D。解析:只有先存在发射事实并出现问题,才会提出索赔,②在⑤之前;提出索赔之后展开调查,并得出原因,⑤在③之前,③在①之前,排除A、B、C三项;④是整个事情的逻辑结果,所以应排在最后。故答案选D。
    67.【答案】C。解析:本题描述的是旅客住旅馆物品失窃的经过。住进旅馆是整个事件的逻辑起点,③应在最前,排除D项;张某离开房间后房间进来人,⑤在①之前,排除A项;后来张某发现东西丢失向旅馆进行说明,接着旅馆再向公安局报案,②在④之前,排除B项。故答案选C。  68.【答案】C。解析:本题是关于“音乐疗法”的内容。只有治疗效果好,才会被推广,因此②在⑤之前,排除A、D两项;而只有参与治疗才能知道其治疗效果,④在②之前,排除B项。
    69.【答案】D。解析:本题描述的是从事中医研究的过程。首先介绍人物背景,④在首位。先创办研究所才能进行实验,并配制出中医神药,③在①之前,①在⑤之前,排除A、B两项。因为药品的成功,他才可能走向世界,②是事件的结局。故答案选D。
    70.【答案】D。解析:群众反映图书质量差之后才会有主管部门追查责任,结果是出版社受到处罚,③在④之前,④在⑤之前,排除A、B、C三项。整个事件是由于出版社面临亏损而出卖书号引起的,①和②在前面。故答案选D。
    71.【答案】C。解析:分析推理类题目。根据“乙排在丁、戊两人之前”,可知乙不能排在星期四和星期五。如果乙排在星期一或星期二,则显然丁和戊的顺序都有多种选择。
    当乙排在星期三时,丁和戊只有排在星期四或星期五,又“丙不排在星期二”,则丙排在星期一,甲排在星期二;又由“甲和丁之间恰好隔开一天”可知,丁排在星期四,戊排在星期五,五人的值班顺序是唯一的。故答案选C。
    72.【答案】B。解析:结论型题目。题干说商品经济中存在竞争,并不能由此推出非商品经济不存在竞争,A项错误;由题干可知商品经济中存在优胜劣汰,故B项正确;题干中并没有对商品经济和竞争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排除C、D两项。故答案选B。
    73.【答案】D。解析:前提型题目。题干的逻辑主线是:需要缴纳更多的税金→烟草公司只好提高自己的产品价格。要使推理成立,必须保证没有别的因素影响这个推论。
    D项是题干的论证所必须假设的。否则,如果烟草公司可以通过降低其他方面的成本来抵消因为不扣除广告费用而多缴的税金,那么,烟草公司就不会因此被迫提高价格而减少烟草购买,削弱了结论。故答案选D。
    74.【答案】B。解析:结论型题目。根据题干第一句可以推出B项正确;题干只是说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创造出文明的方式不是以实验为依据的,并没有说不算是一种真正光辉灿烂的文明,也没有将两种方法进行比较,或者与其他民族的文明进行比较,A、C、D三项都错误。
    75.【答案】B。解析:分析推理类题目,可用排除法。根据“小王请了小丽跳舞”可知小王和小丽不是一对,排除D项;根据“小李的舞伴是小张的妻子”可知,小丽也不是小张的妻子,排除A项,则小丽是小李的妻子;由“小英的丈夫和小兰跳舞”可知小英的丈夫不是小王,排除C项,则小英是小张的妻子。则剩下的一对夫妇为小王和小兰。故答案选B。
    76.【答案】D。解析:分析推理类题目。根据题干中“没有人可以连续两圈不玩”,A、B和D玩第一圈,可以推出第二圈一定有E,根据题干可知第三圈也有E,由“没有人可以连续玩三圈”,可以推出E不可能玩第四圈。故答案选D。
    77.【答案】A。解析:结论型题目。由题干可知,我国应用计算机进行管理的层次很低,即A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我国计算机的普及程度,B项不能推出;题干没有说我国计算机化管理不普及的原因,C、D两项都不能推出。故答案选A。
    78.【答案】C。解析:结论型题目。根据题干可知“由于1990年的春节和元旦均在元月,而春节是一年中的消费高峰”,所以可能是由于春节使销售总额增长,C项正确;题干中并没有提到有关控制物价上涨、市场疲软、通货膨胀的问题,A、B、D三项都错误。
    79.【答案】C。解析:削弱型题目。题干的观点是:牙科医生应用塑料制成的填充物代替含汞50%的填充物。论据是汞有剧毒。
    A项与牙科医生用汞做填充物无关;B项说的是医生选择汞做填充物的理由,与结论无关;C项说明用汞做填充物不会危害身体健康,是可取的,削弱了题干观点;D项患者的态度与汞作为填充物是否有危害无关。故答案选C。
    80.【答案】B。解析:题干通过男女性别之比比十年前迅速上升得出结论:本市计生部门最近10年的工作肯定出现了不小的问题。
    B项说明男女性别之比迅速上升的原因是“另有他因”,是由于外地男性民工的涌入,从而削弱了结论。A、D两项都不足以说明计生部门的工作没有问题;C项说明计生部门的工作确实没做好,加强了结论。故答案选B。
    81.【答案】B。解析:2001年的GDP约是1978年的95933÷3624≈960÷36≈26.5倍。
    82.【答案】A。解析:“九五”时期(1996-2000年)平均GDP是78433亿元,1996-1999年四年的GDP总量为78433×5-89404(亿元),算式的尾数为1,所以答案是A。
    【技巧点拨】当算式的答案确定并且选项数字的尾数各不相同时,应用尾数法快速确定答案。
    83.【答案】C。解析:根据表格可知,1989年第一产业的产值占比为25%,应选C。
    84.【答案】B。解析:1978年GDP为3624亿元,人均GDP为379元/人,1978年底我国的人数约为3624亿÷379≈3600÷380≈9.5亿,选择B。
    85.【答案】C。解析:A项,与1978年相比,2001年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上升了33.6-23.7=9.9个百分点,正确;
    B项,从“六五”时期到“九五”时期,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依次为31.4%、26.2%、20.9%、18.2%,呈下降趋势,正确;
    C项,2001年占GDP的比重最大的依然是第二产业,错误;
    D项,“七五”时期共完成GDP总量约为14510×5=72550亿元,正确。
    综上,只有C的说法错误。
    86.【答案】A。解析:由第一段“截止2001年底,我国民营企业已达202.85万户,比上年同期增加26.68万户”,增长了26.68÷(201.85-26.68)≈26÷175,略大于
   

9a132cae9662154e41d1e9777b8f20fe54.jpg

9a132cae9662154e41d1e9777b8f20fe54.jpg

    ,选择A。
    87.【答案】A。解析:由第二段2001年,新开业民营企业“雇工人数503.91万人,增长13.57%”,所求为
   

16810e65a233275de8470fddd6bc801754.jpg

16810e65a233275de8470fddd6bc801754.jpg

    万人,选择A。
    88.【答案】B。解析:由第三段,只有江苏省、广东省和浙江省的民营企业户数超过20万户。
    89.【答案】B。解析:由第一段“2001年,注册资本18212.24亿元”,我国民营企业已达202.85万户,2001年底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注册资本与1989年平均注册资本9万元之比为
   

a5cbee1c6c038f72337af765791abe2b54.jpg

a5cbee1c6c038f72337af765791abe2b54.jpg

    。
    90.【答案】C。解析:A项,由第一段“2001年,其中投资者人数460.83万人,增加65.49万人”,可知2000年底该人数为460.83-65.49=395.34万人,正确;
    B项,由第三段的数据可知,广东、浙江两省的民营企业户数占全国民营企业总数的
   

    ,正确;
    C项,由第一段“截止2001年底,我国民营企业已达202.85万户,比上年同期增加26.68万户”可知2000年民营企业有202.85-26.68万户,由第三段“东部地区民营企业户数占民营企业总户数的68.42%,比上年减少0.04个百分点”,则2000年占比为68.42%+0.04%,则2000年东部民营企业有(202.85-26.68)×(68.42%+0.0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27 16:39 , Processed in 0.075790 second(s), 11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