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8|回复: 0

【申论】申论概括题备考-不一样的烟火!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6-24 15: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90762748[/td]
        [td][/td]
        [/tr]
[/table]
   

2015121904545650538.png

2015121904545650538.png

    2016年江苏省考的日子就要来临,相信很多小伙伴正在积极地赶往备考的途中。在这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亲们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和瓶颈。为此,及早的澄清备考中的种种疑问,也是为后期冲刺和蜕变打下坚实的根基。今天,就带着小伙伴们一起探秘江苏省考申论。
   

2015121904552656138.png

2015121904552656138.png

    对于当前的国考和地方省考的申论考试,其材料组合,常见的是一个材料一个主题,作答相关题目时逐一提炼即可。但对于江苏省考来说,有其不同的考情,主要体现在一个材料往往包含多个主题,相同的主题又会在其他材料中出现,作答相关题目时,必须先按“同类归并”的原则,把材料按不同主题重新分类组合,再提炼出相关内容要点。这样,才能保证答题不遗漏要点,同时,分条分点更加清晰合理,更方便阅卷人看到采分要点。
    我们以2012年江苏省考申论作为剖析的例子,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在网上看一下完整的材料。由于涉及字数太多,这里我们直接将材料的主题概括、提炼出来。在主题提炼之前,还是先来看看问题和要求:
    一、问题:请你概括“给定资料1—5”中所反映的主要问题。(15分)
    要求:全面、准确、简明,不超过200字。
   

2015121904560143238.png

2015121904560143238.png

    二、主题提炼:
    材料1
    主题一:农村空巢化——人少,多老人,养老问题突出;
    主题二:公益事业难开展——劳力少;
    主题三:城镇化问题突出——社会“陌生化”,人际关系不融洽,传统邻里守望、互帮互助的纯朴乡风正逐渐消逝,
    主题四:公共意识淡漠——各忙各事,不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没有贡献意识,不配合。
    材料2
    主题一:村民自私自利,不关心集体利益,干部难做;
    主题二:村民自主意识强,与干部关系疏远;
    主题三:村干部权威下降,村民自我权益意识强。
    材料3
    主题一:土地被低价征用,
    主题二:就业、养老等社会保障标准低,农民生计艰难;
    主题三:农村生态和生产、生活环境遭到破坏,
    主题四:农村企业发展,政府、企业获益多,村民获益少,补偿不足,不满。
    材料4
    主题一:垃圾围路围河、污水随意排放问题在农村许多地区依然普遍存在,农村垃圾治理难题亟待破解。
    主题二:农业生产、生活中产生的面源污染以及工业企业带来的各种点源污染,对农村水源等环境破坏大,村民不满。
    材料5
    主题一:基层选举制度不健全——贿选、宗族操纵,素质低;
    主题二:村干部腐败——公款私存,贪污受贿
    主题三:村务管理混乱——财物管理不规范;干部任用缺乏考察、考核;权力大,制约乏力;
    主题四:土地征用缺乏有力规范,涉土职务犯罪突出。
    我相信,有的小伙伴已经成功被出题人整晕了,这么多的信息点该如何着手书写。如果直接抄的话,显然得分会大打折扣。那么,我们一起看看这些信息点应该按照怎样的思路整理。以“同类归并”的原则,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五个方面重新组合材料主题,
    得出下列图表,当然这里只是方便大家对比,不能在考试试卷上划表格:
   
材料主题12345
基层治理体制不完善一、二、三一、二、三
农村企业发展,受益不平衡
土地征用制度,社保不完善,民生艰难一、二
农村社会陌生化,人际关系不融洽
农村生态恶化,生产、生活环境恶化一、二

    通过图表信息的对比整理,我们的答案可以很清晰的分为五个方面:
    参考答案: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农村空巢化,公益事业难开展。
    二、社会“陌生化”,人际关系不融洽。
    三、土地征用制度不完善:低价征地,村民就业、养老等社会保障不到位。
    四、村民公共意识淡漠,不配合、难管理;村干部权威下降,干群关系疏远。
    五、村委选举制度不健全,财物管理不规范,干部缺乏考核,素质低、权力大、制约不足,腐败严重。六、农村生态遭到破坏:垃圾治理难,生产、生活导致的电源、水源污染严重。
    高分分享:理清材料主题本身的组合关系,往往是“有条理”地回答相关题目的保证。考生作答题目时一定要把原始材料,按不同主题重新组合,再提炼出其核心要点,分条分点作答。答题不要把不同的主题要点杂糅,这样会遗漏很多采分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5-6 22:12 , Processed in 0.060411 second(s), 11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