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8|回复: 0

2015年江苏公务员考试文章阅读题考点命题预测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6-24 15: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很多考生已经进入了2015年江苏公务员考试的备考复习中。在江苏公务员考试的行测试卷中,有一类文章阅读题,给出一篇短文,要求根据这篇短文回答五个问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文字的阅读理解能力。这类试题阅读量比较大,考查的多为文字细节,比较容易做错。中政公务员根据江苏公务员考试的最新考点趋势,命制了以下试题,帮助考生了解这类试题的考查方式,规避命题陷阱。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本题共有五个小题,每道小题提供四个选项,要求你从中选出最恰当的一项,你的选择必须与题干要求相符合。
    宇宙尘埃对于恒星和行星的诞生是至关重要的,它们对于恒星和岩石行星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可以提供形成生命的基本成分。但是早期的宇宙中为何有那么多的尘埃,这仍然是个谜。许多天体物理学家们认为,尘埃是短命的大型恒星作为超新星爆炸死亡期间形成的。然而,对银河系附近的超新星所进行的一些观测表明,这样所产生的尘埃不多,无法解释早期宇宙中出现的大量尘埃。不久前,研究人员在《自然》杂志上记录了一颗超新星在爆炸后几周至爆炸后2.5年期间尘埃的形成过程,揭开了尘埃形成的神秘面纱。研究揭示了超大尘埃颗粒的形成过程,说明这些颗粒能够承受恒星爆炸带来的冲击;研究还表明,尘埃的产生开始时缓慢,但后来就加速了。
    丹麦奥尔胡斯大学天体物理学家克里斯塔·高尔和他的同事们监视了超新星SN2010j1,这是最初于2010年在附近星系中发现的一颗超新星。研究小组利用智利帕拉那山极大望远镜上的光谱仪,测量了尘埃颗粒所吸收的可见光量以及那些颗粒本身释放的红外辐射量。
    研究小组得出结论:在爆炸之后40天至240天之间出现的尘埃 是由恒星变为超新星之前被驱逐出去的材料构成的,因为唯一的另外一种可能性就是超新星本身抛射到星际空间的残骸。高尔指出,在爆炸之后那么短的时间内,残骸温度太高,无法凝结成尘埃颗粒。爆炸后这一阶段中,随着来自超新星不断扩张的冲击波一扫而过,先前喷射出去的物质被压缩成低温浓密的外壳,这是尘埃结合积聚的极佳环境。
    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的天文学家鲁比娜·科塔克说,研究小组的数据是特别具有说服力的,因为他们提供的系列波长数据同步覆盖了爆炸之后几周至几年的情况,所提供的信息同时包含了尘埃颗粒的大小和成分情况。科塔克说:“除了最近最明亮的超新星事件之外,在所有其他事件中都很难获得这么全面的覆盖信息。”
    让天文学家们感到吃惊的是,他们发现:相对于银河系的标准来说,这些尘埃颗粒是巨大的,直径在1至4.2微米,至少4倍于在银河系恒星系统之间所发现的典型的尘埃颗粒宽度。高尔指出,大型尘埃颗粒更加难以形成,但是当超新星释放的冲击波向星际物质冲击的时候,大型颗粒不至于被其摧毁,这一点很可能解释了为什么大型颗粒存在的时间更长。而在此之前,在太阳系发现过大型的星际尘埃颗粒。
    在早期观察中,超新星SN2010j1周围的尘埃量相对较少,相当于不到太阳质量的万分之一。但是,在爆炸后500天至868天期间,尘埃形成加速,尘埃质量增加了10倍多。高尔称,这一增速标志着超新星的尘埃产出过度到另一个阶段。一旦超新星暴发期间产生的富碳物质和其他残骸得到充分的冷却,就开始结合在一起形成尘埃,加速了尘埃的产出。在第868天,当高尔的研究小组最后一次观察这棵超新星的时候,尘埃量已经增加到太阳质量的0.04倍,或者说相当于地球质量的830倍了。
    如果尘埃产出不断增加的态势继续下去的话,20年之后超新星SN2010j1所产出的尘埃量就会相当于半个太阳的质量,类似于在得到广泛观察的超新星SN1987A周围所观测到的尘埃量。高尔说,如果早期宇宙中的大型超新星以同样的速度产出尘埃,那么的确可以解释在早期宇宙中所观测到的尘埃量。
    1.文章主要在试图回答什么问题( )
    A.早期的宇宙中有大量尘埃的原因
    B.宇宙尘埃发挥决定性作用的领域
    C.为何大型颗粒存在的时间更长
    D.尘埃产生先缓慢后加速的原因
    2.文章第三段的划横线处应填入( )
    A.大概 B.或许 C.一定 D.并非
    3.文章第六段中共有几个错别字( )
    A.2 B.3 C.4 D.5
    4.以下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SN2010j1是一颗于2010年发现的银河系超新星
    B.“大型颗粒存在的时间更长”已有了确切的解释
    C.在超新星SN1987A周围所观测到的尘埃量超过半个太阳的质量
    D.天文学家对超新星SN2010j1的观测揭开了尘埃形成的神秘面纱
    5.最适合作为这篇文章标题的是( )
    A.探秘尘埃的形成过程
    B.超新星的重大发现
    C.宇宙尘埃的起源
    D.揭开尘埃形成的神秘面纱
    【参考答案】
    1.【中政解析】A。文章第一段提到“但是早期的宇宙中为何有那么多的尘埃,这仍然是个谜”,随后文章详细介绍了天文学家对超新星SN2010j1的观测研究,并在最后一段指出“如果……那么的确可以解释在早期宇宙中所观测到的尘埃量”,与第一段相呼应,可见文章通过对科学研究的介绍试图回答“早期的宇宙中为何有那么多的尘埃”。本题选A。
    2.【解析】C。该段后文讲到,“高尔指出,在爆炸之后那么短的时间内,残骸温度太高,无法凝结成尘埃颗粒”,这就排除了“超新星本身抛射到星际空间的残骸”这个唯一的另外一种可能性,因此只有“由恒星变为超新星之前被驱逐出去的材料构成的”这一种原因,填入“一定”最准确。本题选C。
    3.【解析】B。“过度”应为“过渡”;“暴发”应为“爆发”;“这棵”应为“这颗”。本题选B。
    4.【解析】D。A项错误,根据第二段中的“超新星SN2010j1,这是最初于2010年在附近星系中发现的一颗超新星”可知,SN2010j1是在附近星系中,而不是在地球所处的银河系。B项错误,根据第五段中的“这一点很可能解释了为什么大型颗粒存在的时间更长”可知,这一解释仅为“可能”,并不是确切的。C项错误,根据最后一段中的“相当于半个太阳的质量,类似于在得到广泛观察的超新星SN1987A周围所观测到的尘埃量”可知,原文中讲的仅是“类似于”“相当于”,C项的“超过”没有依据。D项正确,文章第一段中提到“一颗超新星在爆炸后几周至爆炸后2.5年期间尘埃的形成过程,揭开了尘埃形成的神秘面纱”,根据后文可知此处提到的超新星就是SN2010j1。本题选D。
    5.【解析】C。由第一道题可知,这篇文章试图回答“早期的宇宙中有大量尘埃的原因”这一问题,也就是“早期宇宙中的大量尘埃是因何产生的”,用“宇宙尘埃的起源”来概括最为恰当。文章讲述的是“宇宙尘埃”而非“尘埃”,A、D两项不准确。“超新星”并非这篇文章的主题,B项不适合作为标题。本题选C。
    行测更多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可参看中政教育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4 18:45 , Processed in 0.075704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