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40|回复: 0

两会“十个之最”

[复制链接]

18万

主题

18万

帖子

5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62579
发表于 2016-6-23 01:5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总理记者招待会:外媒记者提问最多
每年两会后的总理记者招待会,媒体采访进入白热化状态,争先恐后举手,精心打扮靓丽着装,记者们想尽一切办法争夺提问的机会。然而,据统计,从2003年至2012年的10次两会总理记者招待会,外媒记者获得的提问机会最多。
10年来,总理记者招待会提问机会共计130个,平均每年约13个。而参加总理记者招待会的中外媒体记者,每年约达600多个。
10年来,美联社、路透社、华尔街日报等外国媒体获得了66次提问机会;港澳台媒体获得了23个提问机会;内地媒体提问机会则为41个。
境外媒体中,美国媒体获得提问机会最多,达20次;其次是中国香港媒体,获得了13次提问机会。紧随其后的是中国台湾和英国媒体,各10次。而法国媒体是7次,日本媒体是6次,其他国家和地区媒体共计23次。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分析说,国务院总理代表着最权威的声音,对内是了解政府决策的最优渠道,对外是解读中国的最佳媒介,总理记者招待会拉近了中国跟世界的距离,成为中国进步的名片。
2.最激荡人心的7个字:尊重和保障人权
首次把“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刑事诉讼法总则。这是在1996年作出第一次修正后,刑事诉讼法历经16载的社会变迁和司法实践基础上,再一次作出重要修改。也是继“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第33条中后,又一次极为重要的“人权入法”。
不仅在总则里写入“尊重和保障人权”,在具体的条文修改中,处处体现了这一理念。修改后的刑诉法从原来的225条增加到290条,增加的“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的规定,明确了非法证据排除的具体标准等等,是很大的进步。
著名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陈光中认为,从制度上防止和遏制刑讯逼供及其他非法收集证据的行为,为维护司法公正和刑事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提供了保障。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周光权认为,此次刑诉法修改,对未来的司法实务会产生深远影响,将给未来中国刑事诉讼格局带来深刻变化。
3.最受关注的热词:城乡同比例选举
在2012年全国两会上,“城乡同比例选举”成了会内会外关注度最高的热词。据盘古、百度搜索结果显示,“城乡同比例选举”的词条近800万个。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将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约每67万人分配1名代表名额。“城乡同比例选举”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关注度之高自然列为榜首。从8:1到4:1到1:1,城乡“同票同权”在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的选举中逐步得以实现。
农民工康厚明等全国人大代表感慨地说:我国人大代表选举制度始终朝着“人人平等、地区平等、民族平等”的方向努力,“城乡同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是社会主义民主进程的重大进步。
4.资格最老的代表:申纪兰
申纪兰,年过八旬,精神矍铄。论代表资历,申纪兰是全国唯一一位从第一届连任到第十一届的全国人大代表,被誉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见证人、“活化石”,称其为资格最老的代表,名副其实。此次是她第46次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我带来的议案和建议有关于农村发展的,还有怎么加强农村教育的……
——管理好土地也是经济建设,该占的要占,不能让高速公路在天上飞啊;但耕地能不能不占,农业是保证经济建设的啊!
——村干部选举一年选、二年看、三年又要换,村级干部能不能改成五年一任?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申纪兰念叨着:“我代表人民的利益,参加这次会议就是要把人民的事情反映到中央。”“充分发扬民主,办好农民实事。”“教育问题要抓牢……农村要发展,要脱贫……”
办好农民的事,代表职责已融入这位资格最老的人大代表的生活、工作和血液中。
5.点击率最高的代表:刘锡荣
“共和国建立60多年了,至今还没有编制法,乱设机构和乱定级别,领导干部的职数超编和公务员超编现象严重。记得4年前公布的数字,全国有公务员600万人,现在公布的数字是1000万人,每年增加100万公务员,老百姓怎么养得起啊。老百姓再勤劳也养不起这么多的官。‘两乱’、‘两超’为买官卖官留下无限空子,给亿万人民加上额外负担,给反腐倡廉带来巨大压力。”
3月10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纪委原副书记刘锡荣在浙江代表团全体会议上的这番发言语惊四座,也正是这番话让他成了点击率最高的代表。
刘锡荣说,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贪官拿公家的钱,就像把左口袋的钱放到右口袋……所以我呼吁尽快制定编制法、预算法,这样,全国人大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就可以在党委的指导下为人民管好官,为人民管好钱。
刘锡荣的直言引起好评,许多代表和400多万网民赞扬刘锡荣敢为老百姓说真话,是“真话代表”、“良心代表”。
刘锡荣表示,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我觉得我有责任与大家共同探讨下一步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路该怎么走,如何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富强、人民更加幸福。
6.最执著的代表委员:朱清时、叶青
“我当代表委员近20年,目标终于实现了!”当看到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安排”时,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笑了。
1993年,中国提出教育经费要占到GDP4%,朱清时时为全国人大代表,10年后他开始担任政协委员至今。他说,19年间,他和关心教育的代表委员们,年年都在讲什么时候落实4%。
“19年不慢,拖到现在实现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朱清时说,中央财政是4%,希望地方也同样安排,尤其是财政紧张的中西部省份,应优先把钱用在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事业。
在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为一份议案、提案坚持数年的不在少数。全国人大代表叶青,连续第十年提出议案呼吁公车改革。江苏省徐州市公安局副局长刘丽涛代表也是第十次建议刑法增设“袭警罪”。她说:“我这么坚持,是因为我代表了200万中国警察,为了这些战友,我便一直提下去。”
此间有媒体评论称,这么多年来坚持不懈的代表委员显得难能可贵。他们提出的极具责任感和预见性的议案和提案,是这个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
7.发言时间长短:代表委员最较真
对代表委员来说,两会发言时间十分宝贵,发言时间必须得严格控制。
3月9日上午9时,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代表参加山东代表团小组第五小组讨论时,会议召集人、烟台市委书记张江汀代表说道:“王岐山副总理来听取小组讨论,与我们共商国是,我们感到非常高兴,非常温暖,备受鼓舞,深感振奋,我提议以热烈的掌声……”他的话还没说完,刚落座的王岐山就幽默地打断了他的发言,说“这些话全是浪费时间的”,大家都乐了。
王岐山说,把你在代表团里、小组里已说过的话,不要因为我在这儿就再跟我说一遍。报告时,形式是必要,但首先是内容。作为人大代表,参与审议工作的讨论,就是有机会接地气。
此后,代表们将发言时间控制在5至10分钟左右。
无独有偶。社科界32组政府委员们在讨论“两高”工作报告时,侯欣一委员的发言超时15分钟,引起大家“抗议”。侯欣一委员连忙打住,站了起来,给全体委员鞠躬,“我占的时间太多了,我给大家道歉!”
“谁还想说?时间不多了啊。”主持人张穹环视四周,见没人接茬。自己说了起来。“3分38秒。”张穹把时间准确在了“秒”上。
不说空话、套话,直奔主题。代表委员发言之认真,备受好评。
8.最具诚意的道歉:张平、周生贤
在2012年全国两会上,两位部长的诚恳道歉,让人们感受到了两会清风。
3月5日,在北京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的记者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就物价涨幅未能完成预定目标公开道歉,他说:“在稳定物价方面我们做了大量工作,这是客观的事实,但是有一些工作还没有完全做到位,或者说没有做好。去年物价涨幅是5.4%,没有实现年初确定的控制在4%左右这样一个目标。作为价格主管部门的负责人,我今天也借这个机会要做自我批评。”
3月7日,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列席北京代表团全体会议时表示,2011年节能减排指标没有完成,氮氧化物控制没有完成任务,作为环保部部长,对这个问题进行检讨。
周生贤透露,北京、天津、河北等六省市区将实施空气质量联防联控机制。
部长公开道歉的举动引来各方嘉许。公众认为,道歉之声体现了相关部门负责人的坦诚态度和对责任的担当,以及解决问题的勇气。如果“顾左右而言他”或是遮遮掩掩,不但掩盖不了问题的存在,只会耽误问题的解决。
9.会内会外,民意互动最给力
短信、微博、视频,走访、调查、回应……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不仅是代表委员议政参政的平台,也给民众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重要机会。
手机尾号7486:国家和政府要加强“科研经费”使用制度的“顶层设计”;加强支付与使用过程中的审核。
“在对课题经费的审计方面,应加大重大项目抽查审计和效益型审计力度,构建上下联动、内外结合的经费追踪督察体系。”全国政协委员俞金尧、黄建中的建议正应了群众的呼声。
……
李和平委员的博文:城管不能给人“见小摊就收秤”的印象,应该是将管理体现在服务之中。
网友“城管小六”跟帖:对弱势群体表达的关怀应该是制度性的,不能把制度的缺失归咎于一个城市的管理执法部门。
……
在各大网上,民意直通两会。不只网上互动,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利用会议间隙走入北京市民中间,调研走访。在北京市朝阳区朝阳东路的一家桂林米粉店,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县委书记潘雪红代表询问店主——广西来京务工人员梅建康:“平常有什么困难?”“主要困难就是招工难,还有就是一些员工的子女在北京读书难。”梅建康说。随行的共青团广西区委书记李泽告诉梅建康,政府会考虑他遇到的实际困难,在广西多宣传招工,尽量帮他解决问题。
民智助力两会,两会吸纳民意。会内会外的互动,为我国的民主政治生态增添了新的活力。
10.两会报道,“微”策划最流行
微面孔、微新闻、微表情、微现场、微故事、微心愿……与往年相比,2012年两会“微”策划成了两会报道最靓的风景。
记者抓拍代表委员审议的某个瞬间,记录代表委员的精彩发言——“微面孔”便应运而生。
“你认为节假日应该增加还是减少?”——一个微调查,迅速引起网友回应。
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苟天林代表说:“增加农民工代表人数,最好有具体比例,便于执行落实。”贵州省安顺市文联主席姚晓英代表接过话茬:“‘农民工’这个称呼,社会上很多人都觉得带有歧视的色彩。”——一篇微新闻,将两会现场重现。
2012年两会的“微”策划,正应了海量信息中人们快速捕捉信息的需求。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医疗改革、社会管理、教育公平、三农问题、反腐倡廉、物价问题,在“微”新闻的快速传递中,人们关注的领域更广了,民意达成国家意志的渠道更宽了。
正是一个一个“微”策划的出笼,使得民众的参与更为深入;正是它们,使民意可以触摸,可以衡量;也正是它们,让两会会场超越时空之限,让民主的力量激荡人心,让民众的政治生活变得更为生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18 23:18 , Processed in 0.072297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