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4|回复: 0

面试热点:红头文件“逼捐”有违“慈善”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629
发表于 2017-5-23 23: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面试热点相关背景
日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郭村镇有企业曝出镇政府通知捐款的红头文件。在这份强调以指令性捐款为主的文件中,列出了以镇领导为负责人的捐款计划表,其中涉及政府机关、派出所、村委会、镇企业在内的50余家单位,捐款计划在1000元到2万元不等,总额27.8万元。位于该镇的企业称生存艰难,不愿捐款但又不敢不捐。郭村镇方面表态称,绝不会找不捐款者的麻烦。(2月2日《南方都市报》)

beicishan33.jpg

beicishan33.jpg

空面试热点独家解析
@新京报张海英: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自愿捐赠”是客套话、是幌子,实际上还是指令性捐赠。不信?你自愿不捐试试?尽管当地有关方面表态称,绝不会找不捐款者的麻烦。但聪明的人都知道,现在不找你麻烦但给你记着这笔账,在你求领导办事的时候就是秋后算账的时候,所以经济再困难,恐怕也要按文件要求捐赠。窃以为,“指令性捐赠”之所以老不落幕,首先就是因为权力任性。无论是“公函求情”、还是“文件逼捐”等,本质上都是掌握决策权的有关领导太过任性。红头文件代表着权力、代表着形象。因此,有必要把“红头文件”、“任性权力”彻底关进法律法规的笼子,凡违规者必须严肃追责。
    @京华时报李记:在当地,类似公然逼捐不是第一次,在善款透明使用的问题上,相关方面更是“说不清道不明”。郭村镇民政办称,捐款计划表中的数额是27.8万元,但实际只接收到捐款几万元,具体数字不清楚……捐款既已结束,却连具体的数额都不清楚,这真是咄咄怪事。虽然有“郭美美事件”的倒逼,但国内慈善环境、慈善制度的改善,并没有达到让公众满意的程度。这其中,有“官办慈善”改革举步维艰、尾大不掉的原因,也有类似政府主导的逼捐,频频伤害公众慈善情感、侵害公众慈善意识的原因。相当部分的公众,就是在这种慈善环境、慈善制度进步乏力,而耳濡目染、切身经历的逼捐事件让他们“伤透了心”的情况下,愈发变得心灰、失望。
    @人民网蒋萌:这是一种恶性循环——公立慈善机构公信力不足,社会性捐赠积极性不强,行政命令式逼捐频频出手,变味儿的慈善愈发被各界诟病……某些管理者明知社会不满,但摊派惯了的权力不愿罢休。这一方面是因为习惯性的逼捐已成为“计划内收入”的一部分,如果不搞,某些事就会沦为“无米之炊”;另一方面,逼捐与惩处似乎从未挂钩,“初衷良好、方法不当”根本不叫事儿。由于有关账目通常不公开,外界无法证明捐款是否被滥用,质疑仅仅是质疑。就是在这种混沌中,一些逼捐还在明目张胆地进行,一些钞票还在不明不白地“奉献”。没人敢自愿不捐,印证了限权的乏力。公信力继续被透支,说明某些权力者自认为“债多不愁”。
    @南方都市报朱昌俊:要知道,一地政府以红头文件的方式来发动捐款,并且还强调是“指令性为主”,指名道姓的规定各企业的捐款额度,即便事后“不找麻烦”,也已经对“被计划”捐款者,造成了一种实实在在的压力。而置于经济增速放缓、国家千方百计为企业减负的大背景下,这样一种“指令性捐款”倡议颇为面目可疑。如今,此事终得引发舆论关注,有必要追问,此前那些“去向不明”的捐款到底流向了何方?而在郭村镇之外,还有多少这类以红头文件面目出现的捐款“倡议”?
    愈是经济形势复杂,地方政府愈是需要与各类企业共度时艰。若不顾企业的实际生存状态,在财政增收放缓后,以各种名目将手伸向企业,就不只是对于慈善的扭曲,更暴露了地方发展思路的短视。在这个意义上,郭村镇的红头文件“倡议”捐款引发的争议,也是对各地政府的一种提醒。
    @四川日报张玉胜:作为扶危济困的公益性事业,慈善的生命力就在于“自愿”二字。“自愿”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更是一种彰显无私奉献、不图回报的道德境界。我国法律也明文规定,捐赠应当是自愿和无偿的,禁止强行摊派或者变相摊派,不得以捐赠为名从事营利活动。尽管该镇民政办一再为此辩解,一切自愿,事后也不可能处理未捐款或捐款不足的企业,更不会找茬找麻烦。 但稍具社会常识的人们都知道,“红头文件”是公权力的象征,面对详细列举出“捐款计划”和明确标注有“责任人”语境下的募捐任务,究竟有多少出自捐赠者本能的“自愿”成分?“不会找茬找麻烦”的允诺又有几分可信度?
    矫正红头文件“逼捐”的行政乱象,需要提升各级政府敬畏法治和依法用权意识。健全对行政强制募捐行为的问责机制。对罔顾民众权益、目无法纪尊严,强制摊派慈善捐款的权力任性之举,必须严肃处理。这既是彰扬社会法治的需要,也是回归慈善本源的必须。
    华图解析:与以往出现在重大灾难事件后的慈善募捐倡议不同,郭村镇政府却以红头文件下达的指令性捐款,看似是出于爱心,但是,却存在逼捐的嫌疑。
    而且既为“献爱心”,那就得充分尊重各方意愿,以红头文件下达捐款“指令”,更像是一种行政“摊派”,而非慈善。不管是面向机关干部还是社会企业,恐怕都已经变味,虽然事后当地政府相关负责人回应称,“不会找不捐款者的麻烦”。但是,这也很难让其摆脱嫌疑,甚至还会让人觉得这是“迫于舆论压力的官方辩解”,而对于困难的企业,恐怕也得按“指令”捐赠。
    大家都知道,红头文件代表着权力、代表着政府部门的形象。所以,为了防止权力滥用以及损害政府的公信力,有必要把“红头文件”关进法律法规的笼子,对违规者严肃处理。只有这样,才能维护企业的权益,从而避免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受到伤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5-20 20:51 , Processed in 0.063622 second(s), 11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