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16|回复: 1

2017青海三支一扶考试内容-公基:质量互变规律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5-9 21:0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语】三支一扶考试中的公共基础知识点很多,且内容方面也很多,其中政治类常识是常考内容。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为考生们汇总了公共基础知识之政治常识复习资料,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助力考生顺利三支一扶考试。温馨提示:想获取更多三支备考资料,了解更多三支考试资讯,找到更多三支志同好友,获得更多三支课程,请点击下方加群
全国三支群:494259206甘肃三支群:558565520江西三支群:600216532安徽三支群:333278408
山东三支群:347636760吉林三支群:188632387河南三支群:369584825更多省份群:点击添加

公共基础科目考察中,马哲地位至关重要。而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对立统一规律,一直是马哲考察重中之重。学好马哲,切忌单纯实记,一定注重理解。本文就马哲常考点——质量互变规律,进行简单梳理。
一、质、量、度
1.质,即性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万物之所以各有其特点,就在于各有其 “质”。因此,认识事物的质,是把不同事物区别开的依据。
2.量,即数量,是指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及构成成分的不同。同一类事物所以能够予以区分,在于其“量”的不同。
3.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简单理解,度,即程度、限度,事物的变化一旦突破了限度,性质就会发生改变。例如,鲁迅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句话中,对刘备的厚道和诸葛亮的聪明进行过度夸大,使其超乎了人所具备的能力,而导致“似伪”“近妖”。体现了适度的原则。
二、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
1.质量互变关系
量变是事物数量或程度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例如,“积少成多”,少变成多,仅仅是数量的变化,属于量变;而“聚沙成塔”,零散的沙子凝聚成了塔,沙子就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即质变。
二者辩证关系:①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的变化开始的,因此,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准备。②事物的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的变化,因此,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方法论
量变是前提,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重视量的积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456
发表于 2017-5-9 21:3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量变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就要求我们坚持适度原则,做事情把握分寸、适可而止,防止发生质变。
三、例题解析
【例题】(多选)习近平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养成勤正衣冠的习惯,能有效避免“积羽沉舟,群轻折轴”。能体现该论断所蕴涵哲理的选项是: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B.奢靡之始,危亡之渐
C.刮骨疗毒,壮士断腕 D.乐极生悲,否极泰来
【答案】AB。解析:“积羽沉舟,群轻折轴”本义是羽毛虽轻,积多了也能把船压沉;东西虽轻,积攒多了也能把车轴压断。比喻小小的坏事积累起来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体现了质量互变关系原理。其中“积羽”,“群轻”是量变,“沉舟”“折轴”是质变。选项A是指千里长的大堤,往往因蚂蚁洞穴而崩溃。比喻小事不慎将酿成大祸。“蚁穴”是量变,“溃”是质变的结果。选项B,是说奢侈糜烂的开始就是国家危亡的征兆。“奢靡”是量变,“危亡”是质变。而选项C是强调反腐时的精神和决心,是强调主观能动性。选项D乐变成悲,逆境转为顺境,体现了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小结:质量互变规律考察相对简单,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可着重掌握体现“坚持”“积累”含义的名言警句。
相关推荐:三支一扶考试内容-公基: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备考指导
更多考试信息请查看三支一扶考试网,了解三支一扶考试时间、三支一扶考试内容.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8-2 04:36 , Processed in 0.055507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