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1|回复: 1

公共基础知识考点:管理经典十题解读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5-5 12: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华图教育网整理了2017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公共基础知识练习题等,希望帮助考生快速顺利的掌握2017公共基础知识相关考点。
    公共基础知识考点:管理经典十题解读
    2017年事业单位招聘悄然走来,备考成为重中之重,而有的放矢则是备考过程中的关键一招。就管理知识来讲,在事业单位的考察当中相对较少,但其难度相对偏高。因此历年考试中的正确率相对较低。如若将此部分知识掌握好,就可以成为考生取胜的杀手锏了。事业单位考试中的管理考察有着较强的应用性,即与国家当前的主要政策方向相结合。
    一、公共行政与社会治理
    1.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这表明公共行政的目的在于追求是( )。
    A.公共利益
    B.国家利益
    C.民族利益
    D.个人利益
    【参考答案】A。解析:公共行政的根本和唯一目标是追求社会的公共利益。政府不应当有单独的利益,而应以追求社会公共利益为唯一目的。故本题答案选A。
    2、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这说明了政府在制定政策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中需要( )。
    A.考虑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
    B.鼓励社会力量的参与
    C.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党委的领导作用
    D.做好多渠道的政策信息公开
    【参考答案】ABC。解析: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政策制定者需要多方面考虑各个利益相关主体的意见,考虑不同利益主体的诉求,综合各方意见,发挥党委领导作用,最大限度满足各相关方的利益。题干内容没有涉及到多渠道的政策信息公开,D项与本题无关。故本题答案选ABC。
    解读: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性、积极性、参与性,因此我国在管理中开始突出公共性,并由社会管理走向社会治理。从知识的角度,主要考察政府管理的目的与政策制定过程中 公众的参与的知识。
    二、服务型政府与政府职能改革
    1、“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只要我们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尽最大的努力解决民生问题,就一定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就能越来越充分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政府来说,要切实解决民生问题,最重要的是( )。
    A.公民要支持政府的工作
    B.政府要履行好政府职能,包办一切
    C.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D.精简政府机构,弱化政府的职能
    【参考答案】C。解析:关注民生,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必须增强政府管理与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C项符合题意;A项不是关键,与题意不符;B、D两项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2、国务院正式发布新医改方案,方案将“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基本目标,未来3年,各级政府将投入8500亿元,以保证新医改方案的顺利实施。这表明我国政府是( )。
    A.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者
    B.国家权力的集中行使者
    C.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
    D.国家政治职能的承担者
    【参考答案】A。解析:国务院将“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新医改的基本目标,为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提供资金等保障,说明我国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只有A项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A。
    解读:李克强总理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精神,简政放权,就要实现“有限政府、强市场”的“小政府”,即服务型政府的模式。一个重要着力点就是政府要向市场放权,向社会放权,将该管的管好,将不该管的放下,同时做好公共服务的提供。民生问题与当前的医疗改革、养老改革等都是政府增强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举措。从知识的角度,主要考察学员对管理学当中 政府职能实际运用的掌握。
    关于2017省公务员面试备考 国家公务笔试必看
  资料:
[最新信息]2017年各省公务员考试真题解析 行测试题分析 真题在线估分
[面试备考]公务员面试热点汇总 2017公务员面试高分课程 时政热点汇总
[2018年国考]2017国家公务员录用公示汇总 2018国家公务员招考信息汇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456
发表于 2017-5-5 12:43: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行政监督
    1、我国行政监督以监督主体为标准可分为内部行政监督和外部行政监督。内部行政监督包括( )
    A. 政党监督
    B. 人大监督
    C. 审计监督
    D. 行政监察
    【参考答案】CD。解析:行政系统内部监督,是指国家在行政机关内部设立的专门机关,对其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遵守国家法律和纪律或对有关公共事务的处理是否符合法律和政策予以检查、调查、处理或提出建议的制度。
    内部监督又分为一般监督、专门监督等。其中,专门监督分为行政监察和审计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审计监督。故本题答案选CD。
    2、依照行政管理的过程,行政监督可以分为( )。
    A.事中监督
    B.事后监督
    C.社会监督
    D.事前监督
    【参考答案】ABD。解析:依照行政管理的过程,即管理活动的进程,可以把监督分为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故本题答案选ABD。
    解读: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就管理知识来讲,主要考察行政监督知识中监督类型、监督主体等。
    四、行政机构改革
    1、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改革,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这说明我国行政体制改革趋向( )。
    A. 尖形结构
    B.金字塔型
    C.扁平型
    D.科层型
    【参考答案】C。解析:扁平型组织相对于金子塔型组织,具有层次减少、幅度增大的特点,能明显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国当前由省市县管理模式改革委省直接管理县,符合扁平型组织特征。故本题答案选C。
    2、 按照组织理论知识,下列关于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说法正确的有( )。
    A.管理层次越多,管理幅度越大
    B.管理层次越多,管理幅度越小
    C.管理层次越少,管理幅度越大
    D.管理层次越少,管理幅度越小
    【参考答案】BC。解析:在一定的组织规模当中,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之间呈反比例关系。故本题答案选BC。
    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工作流程,完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优化行政区划设置,有条件的地方探索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体制改革。从知识角度,主要考察学员对于当前机构设置的方向即扁平型组织,以及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关系的掌握能力。
    五、危机管理
    1、政府采取危机应对措施必须有宪法上的授权,并且政府启动危机管理机制必须有法律上的明确规定。这即告诉我们,政府在危机应对中应当遵循( )。
    A.合法性原则
    B.合理性原则
    C.责任原则
    D.时效原则
    【参考答案】A。解析:合法性原则是指所有行政主体必须严格遵守并执行行政法律的规定,一切行政活动都必须以法律为依据,任何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不得享有法外特权,越权行为是无效行为,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应导致相应的法律后果,一切行政违法主体必须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故本题答案选A。
    2、下列关于危机决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危机决策往往是在条件充分的情景下做出的
    B.危机决策往往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景下做出的
    C.危机决策往往是在时间不充裕的情景下做出的
    D.危机决策往往是在后果不确定的情景下做出的
    【参考答案】A。解析:公共危机的诱因具有隐蔽性,其往往在意想不到,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突然间爆发、具有很强的突发性。且危机处理要求做到时效性,即要求政府快速反应,有效动员社会资源。因此,危机决策往往是在条件不充分的情景下做出的。故本题答案选A。
    解读:十三五规划指出,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立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使群众问题能反映、矛盾能化解、权益有保障。从知识的角度,主要考察学员对于公共危机管理处理部分知识的掌握能力。
    结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博采所长,方可大成。
    公共基础知识考题日趋多样化和灵活。考生们对如何快速掌握2017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知识点、有效提高考试成绩非常关注!华图教育网从考生备考角度出发,整理了2017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帮助考生快速突破记忆瓶颈,获取考试高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9 07:01 , Processed in 0.089292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