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79|回复: 0

历史常识:关于科举制,你应该知道的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4-13 15:4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052804231247347.jpg

2015052804231247347.jpg

2017公共基础知识题库|行政能力测试复习资料| 申论答题技巧

法律知识 政治知识 |科技知识 经济知识 |公基复习
【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历史常识:关于科举制,你应该知道的》,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如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一样,我国古代选官制度亦经历了一步步蜕变,渐臻成熟。期间亦有着许多精彩的飞跃。细致梳理,我们可以把他们归纳为下面这条主线:首先是夏商周的世卿世禄制;接着是秦朝的军功爵制;接下的汉朝采用的是察举征召制;而魏晋南北朝则改为九品中正制;一直到隋唐以后,科举制终成,标志着我国选官制度的成熟。接下来的一千多年,历朝历代不断对其完善。我们接下来就看一看科举制这一影响深远的选官制度是如何渐臻完善的。
一、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1、科举制的创立:隋朝
(1)背景: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不利于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为改变这个弊端,隋朝创立了一种新的选官制度。
(2)创立: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2、科举制的完善:唐朝
(1)唐太宗时,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科目:明经、进士两科成为唐代常考的主要科目;
(2)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自荐求官;
(3)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的考试内容。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为定制。
3、科举制度的改革:宋
首先,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
其次,宋代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
第三,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誊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
4、科举制度的演变:明清
(1)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2)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
5、科举制度的废除: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
二、科举制的程序

2017041210200978047.jpg

2017041210200978047.jpg

注:1、与科举制相关的成语:金榜题名,一举成名,折桂,名落孙山,连中三元,三元及第,进士及第。
2、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的考试统称童试,即科举时代参加科考的资格考试。县试在各县进行,由知县主持。通过后进行由府的官员主持的府试。通过县、府试的便可以称为童生,参加由皇帝派遣到各地的学政或学道主持的院试。
3、科举的三级考试指的是乡试、会试、殿试。
4、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廪生”,由公家按月发给粮食;其次称“增生”,不供给粮食,“廪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三是“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
5、金榜分三甲:一甲:状元(榜首),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别称“鼎甲”;
二甲:若干,赐“进士出身”;
三甲:若干,赐“同进士出身”。
科举制的形成标志着我国选官制度的成熟,而且对我国后来的一系列人才选拔相关的制度等均有深远影响。故而希望大家能够多多地总结记忆。关于科举制的这些内容,你记住了吗?
热门推荐:公共基础知识
更多事业单位招聘和考试内容,请访问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4 01:06 , Processed in 0.046894 second(s), 11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