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24|回复: 0

公务员考试名师指导:真假推理那些事儿(二)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4-13 11:3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公务员考试名师指导:真假推理那些事儿(二)真假推理题的常规知识点为矛盾关系与反对关系,本次介绍一下非常规考查知识点包容关系、全同关系。
    包容关系:是逻辑学当中的一个概念.包容关系是指两个概念中一个概念包容了另一个概念。例如P与Q存在包容关系,其涉及的真假特性如下:
    如果P为真,那么Q也为真,即有:P→Q,对于存在的P→Q的两个命题,若命题中只有一真,则P必为假;若命题中只有一个为假,则Q必为真,可得口诀“一真前假,一假后真”。
    其中考试中涉及的包容关系包括:
    (1)“所有的P都是Q”→“某个P是Q”→“有的P是Q”
    比如:“所有学员都是沈阳人”、某个学员是沈阳人”、“有的学员是沈阳人”
    (2)“所有的P都不是Q”→“某个P不是P”→“有的P不是Q”
    比如:“所有学员都不是沈阳人”、某个学员不是沈阳人”、“有的学员不是沈阳人”
    (3)“P且Q”→“P(Q)”→“P或Q”
    比如:“甲和乙都是华图学员”、“甲是华图学员”、“甲和都是至少有一个是华图学员”
    全同关系:是指两个个概念的全部外延(所谓外延就是一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范围)完全重合,通常是指一个概念的不同表述,比如”珠穆朗玛峰”和”世界最高峰”。在真假推理题中,全同关系的真假特性为要么同时为真,要么同时为假,在具有全同关系的真假推理题当中一般都采取假设法。
    真假推理的基础知识已经介绍完毕,接下来介绍一下真假推理题的具体答题思路,真假推理的具体答题思路宏观包括三个步骤:第一,确定题干中的逻辑关系,第二,结合提问方式进行判定其余信息(其余信息为除了逻辑关系以外的已知条件),第三,根据逻辑关系的真假特性通过其余信息推导出具体结论。
    通过两次的分享将真假推理题型涉及的逻辑关系(矛盾关系、反对关系、包容关系、全同关系)的基础知识与具体宏观的答题思路(三个步骤)与大家进行了分享,此次分享就到这里,接下来将陆续分享对基础题型的具体出题形式及具体的思路进行更深入的分享,要想更深入了解真假推理那些事,请继续关注华图教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27 04:42 , Processed in 0.042320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