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17|回复: 15

2016年公务员时政热点:华图网校一周精选(8月1日-8月5日)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4-12 23: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开始,笔试备考迎面而来,因此,华图小编为您实时追踪新鲜时事政治,在申论写作中大放异彩,华图网校为您推荐‘每日时政热点’,丰富您的申论备考资料。今日主题是:2017年国考时政热点:华图网校一周精选(8月1日-8月5日)。查看更多,请关注华图网校(时政热点频道)。
News 1:雄师阔步新征程 献给长征胜利80周年建军89周年
雄师阔步新征程——献给长征胜利80周年暨建军89周年,时政热点小编在此祝贺我们祖国的功勋,建军节快乐!国考小伙伴听长征途中英雄先烈的无畏信念,铭记共产主义的涅槃重生和精神力量!
    一次次历尽艰难险阻,勇往直前;一次次突破生死绝境,涅槃重生——
    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以无与伦比的英雄气概取得万里长征的光辉胜利,谱写了气吞河山的壮丽史诗。
    从弱小走向强大,从苦难走向辉煌——作为人类历史上永垂不朽的精神丰碑,长征,塑造了人民军队传承至今的性格底蕴和红色基因。
    “历史,往往在经过时间沉淀后可以看得更加清晰。”
    今天,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正处于向纵深推进的关键时刻,作为红军传人的中国军队正沿着改革强军的崭新征程,昂首阔步、奋勇前行。
    长征,和她所代表的精神力量,对于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提供着永恒的指引。
   

171-160P109533932249.jpg

171-160P109533932249.jpg

    从坚定无畏的信念远征到政治建军凝神铸魂——人民军队听党指挥一脉相承
     岁月可以改变山河,但不朽的精神与世长存。
    长征,对于人民军队,意味着壮烈的牺牲、辉煌的胜利和精神的崛起。
    当红军踏上漫漫征途,我们的党和中华民族都“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始终面临着两种命运、两条路线的抉择和斗争。红军虽遭受围追堵截,多次身临绝境,但始终未曾改变“救人民于水火、扶民族于既倾”的家国情怀。
    这是中华民族光明战胜黑暗的命运搏斗,这是人民军队铁心向党、坚定无畏的信念远征。
    长征路上,红军指挥员的平均年龄不足25岁,战斗员的平均年龄不足20岁。年轻的红军官兵经常在数天未进一粒粮食的情况下,不分昼夜地翻山越岭,然后投入激烈而残酷的战斗,其英勇顽强和不畏牺牲举世无双。平均每300米就倒下一名勇士,是这支军队在万里征途中所付出的巨大牺牲。
    是什么力量让他们明知路途遥远,却万死不辞,前仆后继,经受了难以想象的饥饿、严寒、伤痛等生存极限的考验,终于奔向最后的胜利?
     是坚定的信念和壮丽的理想。
    长征路上,一位名叫刘志海的红军战士被冻死,战友们掰开他紧握的一只手,里面是党证和一块作为党费的银元——这样的军人、这样的军队,用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传播着中国共产党人改天换地的理想。
    张闻天同志曾说过:“没有理想,红军连一千里都走不了。”
     漫漫征途中,信念比阳光、水和粮食更重要。
    聂荣臻元帅曾回忆说:问每一个红色战士,为什么要当红军,他们都会回答你“为了打土豪,分田地”“为了苏维埃新中国”。
    尽管当时的红军战士绝大多数并不识字,但中国共产党所创建的人民当家做主的红色苏维埃政权,给予了他们世世代代从未有过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样的理想,使这支红色大军区别于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支军队。”长期从事长征研究的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徐占权指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维护党的集中统一,是取得长征胜利的首要条件,也是红军始终保持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根源。
    正是靠着崇高的理想和自觉的党性,一支支红色大军从赣南、从湘西、从川北、从豫南,跋涉千山万水,不畏艰难险阻,向着党中央指引的方向,汇聚而来。
    1935年7月,孤军长征的红25军怀着早日见到党中央的热情,离开陕南向西行动。徐海东在向部队动员时说:“即使我们3000人都牺牲了,也要把党中央接过来。”
    作为南昌起义的总指挥,贺龙在最血雨腥风的时候“脱皮鞋穿草鞋”义无反顾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说:“我把一切都交给党了。”长征中,靠着对党的绝对忠诚,贺龙团结带领红四方面军共同北上,实现了各路红军的大团结。
    毛泽东曾经指出,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
    历史雄辩地证明:理想和信念是一支军队战斗力的核心支撑;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永远不变的军魂。
    “从1927年建军到9年后长征胜利,再到22年后建立新中国。人民军队之所以由小到大、由弱变强,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坚定的军魂。”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军史专家宗成康教授认为,是中国共产党和那些坚定的共产党人,给这支军队注入了魂魄,赋予它钢铁般的意志和战胜一切的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384
发表于 2017-4-13 00: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陆军第13集团军某红军团,一个讲了80年的故事,至今仍在传颂。
     1936年7月,红四方面军第三次穿越茫茫草地。
    野菜挖完了,树皮啃光了,钉在鞋底的牛皮也吃完了,只能吃皮带。红93师274团战士周广才想到走出草地就能与中央红军会师,他忍饥挨饿留下半截皮带,想带着它“去延安见毛主席”……
    如今,这半截饱含长征记忆的皮带珍藏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80年来,这个故事在周广才所在部队代代相传,成为新兵下连后的第一课。
    “‘半截皮带’的精神内涵是‘铁心跟党走’,这是红色基因代代传承的核心内容。”某红军团政委张立贤说。
    这个红军团成建制保留了15个红军连队,涌现出“坚守英雄连”“渡江先锋连”等16个功勋单位和39名英雄模范。“知团史、学英模、当传人”是红军团常年开展的活动。
    “红色记忆是一种力量。”今年将满服役期的上士唐周说:“红军团的兵即使脱下军装,也永远是红军传人。”
    新疆军区某步兵师是1932年3月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和领导的、目前全军仅存的一支整建制师的陕北红军部队。
    自创建以来,这个红军师官兵始终高举党的旗帜,永远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历经30余次改编整编、10余次换防调整,始终“把党放在第一位”,铸就了“走遍新(疆)西(藏)兰(州)、听从党召唤”的厚重师魂。
    “浇树浇根,育人育魂。”师政委邹仕辉介绍说,近年来,师党委大力推进“红色基因代代传”工程建设,让绝对忠诚、敢打必胜、永不变质的红军优良传统的种子在新生代官兵中落地生根。
    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记者索尔兹伯里在76岁高龄怀揣心脏起搏器重走长征路、跋涉两万里写下《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他说:“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当前,正在深入推进的国防和军队改革,是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时代要求,是强军兴军的必由之路,也是决定人民军队未来的关键一招。
    “这是我们这代军人的‘新长征’。”武警部队参谋长秦天说,“我相信,有长征精神的激励,有红色基因的传承,这支军队就永远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就一定能够肩负起党和人民的希望与重托。”
     从气壮山河的英勇牺牲到根本标准牢固确立——人民军队能打胜仗一如既往
    在著名记者斯诺的笔下,长征被称作“震惊世界的行军”。
    让世界“震惊”的,不仅是中国工农红军在漫漫征途中所付出的巨大牺牲,更是中国共产党人把战略退却成功地转变为胜利进军的经典之举。
    这是一次勇于牺牲、敢于胜利的史诗远征。
    两万五千里的长征途中,武器简陋的红军官兵始终处在数十倍于己的敌人追击、堵截与合围中,遭遇的战斗400场以上,平均每天急行军50公里以上,平均三天就发生一次激烈的战斗。
    1934年,由于“左”倾错误路线的影响,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在血色残阳中踏上战略转移之路。
    五天五夜,湘江两岸,红军将士与五倍于己的国民党军展开殊死决战,险些全军覆没。中央红军从出发时的8.6万锐减为3万多人。
    死者的鲜血,引发了生者的反思。面对一批批倒下的战友,几乎每一个长征将士都对“左”倾路线深恶痛绝,开始怀念毛泽东、朱德指挥红军打胜仗的灿烂日子。
    在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上,毛泽东重新掌握了红军的指挥权。
    3万:40万,面对长征以来兵力对比最为悬殊的局面,毛泽东指挥红军在川黔滇万水千山间纵横驰骋:四渡赤水、虚指贵阳、威逼昆明、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遵义会议请回来的毛泽东不是一尊万无一失的神,而是一位随时准备坚持真理、随时准备修正错误的实事求是的人。”在军事专家金一南看来,“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的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是红军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掌握战略转移主动权的关键。
    血与火的洗礼,熔铸出一支不可战胜的人民军队,锤炼出人民军队的一代精英。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中说:在经历了长达两年多的长征后,红军成为“历史上一支无与伦比的坚强队伍。”1955年授衔的十大元帅、十位大将和1300多位上将、中将和少将中,90%以上参加过长征。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鲁迅特意致电: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中国与人类的将来。
    的确,无论是与日本侵略军浴血奋战在敌后战场,还是后来与国民党军队进行殊死较量,抑或是与美军厮杀在抗美援朝战场,党所领导的人民军队,一次次创造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迹。
    长征途中,湘江血战中曾一天之内牺牲两任团长的红三军团红10团,后来在直罗镇战役中被毛主席题赠“英勇胜利”,鼓励官兵们继续战斗,夺取更大胜利。
    就是这支部队,后来发展成为名扬朝鲜战场的“万岁军”,打得美军闻风丧胆。直到今天“战斗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旗帜,还在这支部队高高飘扬!
    承平日久,忧思难忘。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人民军队牢固确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深入开展我军根本职能教育,真正使战斗队意识在官兵头脑中深深扎根。
    向“和平积弊”开刀、打破“红必胜蓝必败”的思维定式、告别“演习像演戏”……各部队紧盯短板弱项、坚持问题牵引,真打实备成为训练场上的鲜明导向。
    近年来,各部队全面推进军事训练实战化,变革之深、力度之大、标准之高、要求之严前所罕见,显著提升了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能力,在我军训练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陆军第54集团军某红军师部队前身是长征路上的“开路先锋”红四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418
发表于 2017-4-13 00:36:10 | 显示全部楼层

    81年前,红四团22位勇士手握驳壳枪、肩背大刀,冒着枪林弹雨,通过13条闪着寒光的锁链飞夺泸定桥,为危境中的红军杀开一条血路。
     从那一刻起,“要桥不要命”的血性基因就融入了“铁军”的血脉。
    2015年7月,这个师“叶挺独立团”接受上级临机战备拉动,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全团直接从平时状态转入紧急出动,35分钟先遣梯队就出发了;拉练途中,团指挥所边机动边指挥,先后成功处置230多个临机情况,无一失误;8个摩托化梯队机动320公里,1个加强营搭乘21架直升机输送597公里,在抽点单位中第一个到达预定地域。
    “打赢本领在真打实备中水涨船高。”师长霍建刚说,透过实战练兵,不仅让全师擦亮了老红军部队“敢打硬仗、善打恶仗、能打胜仗”的品牌,还在军队改革转型中赢得了先机。
    一个强大民族的背后,必然站立着一支强大的军队。一支强大军队的背后,必集合着一群赤胆忠心的军人。
    不论在训练场、演兵场,还是在祖国边防海疆,不论在执勤重要点位,还是在抢险救灾一线——人民子弟兵依旧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忠诚劲旅,依旧是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安全、保护人民安居乐业的钢铁长城!
     从感动天地的艰苦奋斗到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人民军队作风优良一成不变
    在陆军第54集团军某红军师“秋收起义红二团”一连,有一件珍藏了81年的“珍宝”——毛主席用过的“红菜盘”。
    1935年5月,中央红军主力渡过金沙江,在四川会理一带休整。一天早晨,毛主席来到“红一连”看望官兵,开饭时,战士们用缴获的一个红菜盘给毛主席盛饭,毛主席一边吃饭,一边询问官兵的生活情况。
    “毛委员在我们连吃过饭,红菜盘精神放光芒。”从此,《红一连连歌》里就有了这一段“闪光的记忆”。
    在这个师“叶挺独立团”团史馆,朱德同志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用过的挑粮担同样保存至今。在一代代“铁军”官兵眼中,这些“珍宝”不但是领袖用过的物品,更是人民军队艰苦奋斗、官兵一致优良传统的象征。
    “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官兵一致都是我军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军旅作家王树增认为,长征为强军文化提供了这样一个认知:一支军队只有拥有集体性的无私无畏品质,才能百战百胜,一往无前。
    在他看来,世界上不曾有过像中国工农红军这样的队伍:官兵军装是一样的,头上的红星是一样的,牺牲时的姿态也是一样的。他们每一个人,自加入红军起便情同手足,生死相依。
    长征路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得淋漓尽致。广大党员吃苦在前、冲锋在前,严于律己、艰苦奋斗,团结友爱、大公无私。
    无论是强渡大渡河的勇士,还是飞夺泸定桥的英雄,都是由共产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组成的。
    与战士们一起行军,一起饿肚子,在战斗中一马当先,红军将领的表率行为,是红军能在任何不利条件下勇往直前、直至赢得胜利的重要精神支柱。
    长征中,先后有422名营以上干部牺牲。其中,师以上干部80多位,军以上干部8位。红3军团参谋长邓萍、红25军军长吴焕先,都牺牲在战斗的第一线。
    “长征中,不管情况多紧急,部队多疲劳,党的组织生活一直没有间断。”在遵义会议后任营教导员的老红军方国安曾回忆说,共产党人的先锋模范作用更加坚定了广大官兵对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这一立军之本的认识。
    在陆军第13集团军某红军团,“跟我上!”这一句高喊了80年的口号,今天依然响亮。
    1936年11月,为了掩护红军主力安全转移,部队的前身红四方面军红93师在甜水堡地区顽强阻击敌主力部队。
    敌人架起十几挺重机枪分两拨交替扫射前进,红军将士被密集的弹雨压得抬不起头来。指挥战斗的师长柴洪儒知道,只有将敌我双方搅在一起,重机枪才能不起作用。
    “猛冲上去就是胜利,大家跟我上!”待敌人靠近后,柴洪儒大刀一挥,一声高喊,第一个冲出战壕。听到命令的将士一跃而起,跟着师长迎着敌人的子弹冲入敌群。
    是役,柴洪儒壮烈牺牲。
    “有敢上刀山的排头,才有敢下火海的排尾。”某红军团政委张立贤说,“平时与士兵同甘共苦,战时战士就会与你赴汤蹈火;平时与士兵情同手足,战时战士就会与你生死相依!”
    也就是在这个团,首长机关下连当兵的优良传统,已经坚持了整整58年,成为我军下连当兵制度的“发源地”和“活化石”。
    时光穿梭,红军团的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下连当兵的脚步永不停歇。今年4月,该团下连当兵活动如期展开,从军、师、团领导到普通机关干部背上背囊,迈着坚实的步伐,走进各自当兵的连队,与战士们一同摸爬滚打……
    “永远把大局放在前面,是红军部队的优良传统!”第54集团军某红军师政委杨友斌说,长征途中,许多官兵为了整体的胜利,自愿作出个人的牺牲。
    长征后期,由于兵员人数减少,中央红军在甘肃哈达铺进行改编,那次整编,这个红军师的番号被取消,只有两个团得以保留,编成了两个大队,师长任团长、团长任营长、连长任班长、班长做普通一兵,所有官兵坚决服从党中央决定,没有一人说二话,没有一人有怨言。
    杨友斌说,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进程中,必然会涉及一系列利益关系的调整。只要我们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就一定能够过好“改革关”。
    在新疆军区某红军师,今年上报转业对象的绝大多数干部,都兢兢业业奋战在本职工作岗位上,直到转业命令下达的那一刻。某红军团副团长潘志刚说:“在位一分钟,就要干好六十秒。”
    长征,检验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长征,密切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官兵关系、军民关系。
    “长征成为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靠的就是红军官兵一点一滴的模范行动。”张思德生前所在部队、北京卫戍区某警卫师政治部主任金岩说,“谁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谁放在心上。”
    洪灾震灾,火情疫情,和平年代的每一次灾难,都是人民子弟兵出征的命令。从1998年抗洪抢险到2003年抗击“非典”,从2008年抗震救灾到2016年抗击洪涝灾害……只要人民有难,子弟兵就义无反顾、一往无前。
    就在这个多雨的夏天,人民子弟兵在抗洪一线留下了一个个“最美背影”。灾区群众有句话说得实在而深情:子弟兵来了人心暖!
    追寻历史是为了走向未来。正如史沫特莱1937年在《伟大的道路》中预言:“长征已经完成,红军正在继续创造历史。”
    今天,走过89年辉煌历程的人民军队,正向着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目标进发。
    今天的中国军人正不断从先辈书写的精神史诗中汲取前进的力量——随时准备为捍卫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奋不顾身,随时准备为捍卫人民的利益赴汤蹈火!
    长征,永远在路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456
发表于 2017-4-13 01: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News 2:习近平在"强军"之路中最重视什么
人民军队已经走过89年的辉煌历程。八一前夕习近平视察陆军机关时,高度评价陆军的不朽功勋“彪炳史册”。这些功勋是如何取得的?对实现新时期下的强军目标有何启示?读懂了习近平的建军思路,国考小伙伴们你们就明白了。更多精彩时政尽在华图网校!
     “立军之本”,强调了一遍又一遍
   

171-160P20UIc4449.jpg

171-160P20UIc4449.jpg


    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7月27日上午视察陆军机关,代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对陆军第一次党代表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人民解放军全体指战员、武警部队全体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致以节日的问候。这是习近平听取陆军工作汇报后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全面实施政治建军、改革强军、依法治军”。在习近平的强军方略中,第一项就是“政治建军”。排在第一项,便有基础、前提、总领之意。这一点,习近平年初在第13集团军视察时已明确强调了:“政治建军是我军的立军之本。”
    啥叫政治建军?一句话,就是要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我军政治工作,为部队凝神铸魂。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习近平将其称为“强军之魂”,你说有多重要?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往根儿上说,全靠这一条来引领!
   

171-160P20UQ2c849.jpg

171-160P20UQ2c849.jpg

    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7月27日上午视察陆军机关,代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对陆军第一次党代表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人民解放军全体指战员、武警部队全体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致以节日的问候。这是习近平亲切接见陆军第一次党代表大会代表。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回顾一下习近平视察部队的报道,政治建军的要求几乎是次次都提。几天前习近平在陆军机关视察时再次强调,要强化陆军转型建设的政治保证。要求陆军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决听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指挥。
    从各级党委班子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到“红色基因代代传”工程、选人用人、反腐斗争,习近平关切非常多、要求特别细,重要的问题讲了一遍又一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456
发表于 2017-4-13 01:3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小细节,反映大大思路
    要谈政治建军,绕不开这次重要会议——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光听名字,其重要性也能先感受到三分吧!没错,这个会议之所以被称为“新古田会议”,除了同样是在古田召开,更在于它对我军的重要影响。
   

171-160P20UT52D49.png

171-160P20UT52D49.png

    2014年10月30日,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召开。这是10月3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2014年10月30日召开的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整风精神,研究解决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军队的重大问题。会议选在古田召开是习近平亲自提议的。早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曾先后7次来到这里,大力倡导古田会议精神。
    这一小小的细节,反映了习近平政治建军的大思路!选在古田是何用意?翻开人民军队的历史就明白了:古田是我们党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的地方,是我军政治工作奠基的地方,是新型人民军队定型的地方。
    回想当年,红军队伍能凑出几套像样的军装?但人民军队为啥总是不断地发展壮大?我军杰出的政治工作是一大重要保证!
    始终坚持把政治工作作为生命线,是人民军队在血与火的锤炼中得出的结论。习近平对此给出了非常高的评价:
    “实行革命的政治工作,保证了我军始终是党的绝对领导下的革命军队,为我军战胜强大敌人和艰难险阻提供了不竭力量,使我军始终保持了人民军队的本色和作风。”
     政治工作如何开展,十一个“坚持”
    革命战争年代,军队政治工作怎么开展?习近平总结了11个“坚持”:坚持党指挥枪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群众路线的根本作风,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官兵,坚持围绕党和军队中心任务发挥服务保证作用,坚持公道正派选拔使用干部,坚持官兵一致、发扬民主,坚持实行自觉的严格的纪律,坚持艰苦奋斗、牺牲奉献的革命精神,坚持党员干部带头、以身作则。
    连续用11个“坚持”,可见政治工作在习近平心中是何等分量。
   

171-160P20U95A3349.png

171-160P20U95A3349.png

    2014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专程来到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出席正在这里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这是10月31日,习近平同基层会议代表共进午餐、吃“红军饭”。 新华社记者李刚摄
    习近平在古田还同基层官兵一起吃了“红军饭”。红米饭、南瓜汤,代表的就是红色基因、红军本色。“要带头学传统、爱传统、讲传统”。
    “面对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这场考试,我军政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前进不能停滞,只能积极作为不能被动应对。”习近平为全军政治工作定了“调”。
     四个“根本”,政治工作的时代主题
    当前最紧要的是把4个带根本性的东西立起来,习近平这样阐释:
    要把理想信念在全军牢固立起来——把坚定官兵理想信念作为固本培元、凝魂聚气的战略工程。
    要把党性原则在全军牢固立起来——坚持党性原则是政治工作的根本要求。
    要把战斗力标准在全军牢固立起来——把战斗力标准作为军队建设唯一的根本的标准。
    要把政治工作威信在全军牢固立起来——引导各级干部特别是政治干部把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统一起来。
    习近平要求,积极推进政治工作思维理念、运行模式、指导方式、方法手段创新,提高政治工作信息化、法治化、科学化水平,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军民融合的政治工作格局。
    这是在新的历史起点对我军政治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也点出了我军政治工作的时代主题。
    白墙青瓦的古田会议会址庄重古朴,“古田会议永放光芒”8个大字熠熠生辉。习近平的强军方略引领人民军队从这里重新出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064
发表于 2017-4-13 01:39:03 | 显示全部楼层

News 3: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北唐山回访记
新华网北京7月30日电  7月28日,唐山大地震4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唐山,向1976年大地震罹难同胞和在抗震救灾中捐躯的英雄敬献花篮,参观唐山市规划展览馆,慰问截瘫疗养院的截瘫伤员,考察了祥富里社区。

171-160P1105RXL49.jpg

171-160P1105RXL49.jpg

7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唐山地震遗址公园向唐山大地震罹难同胞和在抗震救灾中捐躯的英雄敬献花篮。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新华社记者进行了回访。所到之处,所访之人,都有一种深切的感受:40年来,党和政府时刻关心着唐山——这座在灾难中不屈、从废墟中崛起的城市。广大干部群众倍感温暖,倍感振奋,决心将唐山人乐观向上、自立自强、坚韧不拔的精神发扬传承,为唐山成功转型、再创奇迹努力奋斗。
   

171-160P1105TXK49.jpg

171-160P1105TXK49.jpg

    7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唐山市截瘫疗养院活动室欣赏截瘫伤员表演的二胡伴唱《唱支山歌给党听》。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让人感动的细节
    7月28日上午,在唐山地震遗址公园,许多唐山市民前来缅怀40年前逝去的亲友。
    “总书记向大地震罹难同胞和在抗震救灾中捐躯的英雄敬献了花篮,并向纪念墙三鞠躬。”唐山地震遗址公园管理处主任郑湘军说,许多正在祭奠的市民看见了总书记,自发地向总书记挥手。“总书记也向大家挥手致意,好多市民拿出手机拍照录像。”
    “这是总书记第二次来地震遗址公园,我们备受鼓舞。今后,一定把防震减灾事业做得更好。”唐山市地震局局长郭彦徽说。
   

171-160P1105Z540749.jpg

171-160P1105Z540749.jpg

    7月28日,唐山大地震罹难者纪念墙。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418
发表于 2017-4-13 02:59: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细节让郭彦徽特别感动:“我向总书记介绍地震墙的情况,说上面刻着24万名逝者的名字。总书记问我:‘有没有漏刻?’我说有,每年公园都在做补刻工作。”
    习近平说,这次来唐山,主要是看一看这座英雄的城市,看一看这里英雄的人民。当时,75岁的罗怀民就站在现场人群中,他是专门从武汉赶到唐山来触摸地震纪念墙的。他说:“我觉得总书记概括得非常准确,唐山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恢复城市建设、并且快速发展,这种奇迹只有最坚韧的人们才能做到。”
    40年前,罗怀民在唐山部队服役,既是大地震的幸存者,也是救援者。他告诉记者,自己目睹了唐山人在遭遇巨灾面前的坚韧,更看到了唐山快速崛起的奇迹。
     “把这种乐观积极的态度保持下去”
    记者来到唐山市截瘫疗养院。28日,习近平在这里,了解了截瘫伤员的生活状况。
   

171-160P1105923C749.jpg

171-160P1105923C749.jpg

    7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唐山市截瘫疗养院看望慰问截瘫伤员。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住在三区第一病室的杨玉芳、高志宏夫妇说:“总书记和我们拉家常。他问我们在这里生活得怎么样?身体情况如何?我说,截瘫疗养院为了照顾我,给我安排了一份工作,总书记又详细询问了做哪些工作。”
   

171-160P110594454649.jpg

171-160P110594454649.jpg

    7月29日,杨玉芳(左)、高志宏(右)夫妇在家中展示他们所写的书。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66岁的杨玉芳告诉总书记,他是地震中被解放军救出的,并即兴朗诵了自己创作的诗歌《见了你们格外亲》。总书记称赞他们乐观上进,事迹感人,用生命诠释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谈到这件事,老杨非常自豪。
    “今天我是最幸福的人。”杨玉芳说,“来自党和政府的关怀和照顾让我和老伴儿不仅身体健康,而且精神世界非常充实。闲暇之余我们经常搞点儿文学创作。能得到总书记的鼓励,我太高兴了。我们一定会把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保持下去。”
    这里的每一位残疾人都记得,习近平鼓励说,健全人可以活出精彩人生,残疾人也可以活出精彩人生。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生命、追求健康,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精彩人生。
    33岁的赵爱雨在截瘫疗养院工作5年了。她激动地回忆起习近平对医务人员的叮嘱:“大爱无疆,医者仁心,医护人员要树立把伤残人当亲人的思想,为伤残人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
    1976年唐山大地震造成3817人高位截瘫。国际卫生组织专家曾预言:基于生理、心理及治疗技术等多方面因素,唐山这些截瘫患者最多只能存活15年。而唐山市截瘫疗养院院长杨震生告诉记者,40年来,除自然减员外,至今还依然有960人健在,最长者年龄已达97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418
发表于 2017-4-13 03: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171-160P111000I5049.jpg

171-160P111000I5049.jpg

    7月28日,唐山市截瘫疗养院院长杨震生(右)在给截瘫患者高志宏端饭。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杨震生是唐山地震当天出生的婴儿,如今已经成为地震截瘫疗养院院长。他告诉记者:“总书记得知我是大地震当天出生,说我是为了残疾人事业而生的。这也是我要继续为之奋斗的事业。听了他对唐山和唐山人的评价,我更加自豪。以后我会沉下心来,把截瘫患者照顾得更好,不辜负总书记的期望。”
     “让我们的居民更加幸福”
    见到习近平总书记时,65岁的祥富里社区居民朱秀琴正在居委会“为民阁”交党费。这里也是便民服务大厅,设了党建政务、社会事务、计划生育、劳动保障、综合治理五个便民服务窗口,被居民们称为“政务超市”。
   

171-160P111002623049.jpg

171-160P111002623049.jpg

    7月28日,唐山市祥富里社区居民刘玉湘(左)、朱秀琴(右)在“拾秋诗社”内讨论诗词。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总书记询问我生活情况,退休后有什么日常活动。我告诉总书记自己是社区诗社的一员,每天生活得特别充实。”朱秀琴说。
    祥富里社区位于唐山市机场路街道,有4300户居民,1.3万余人口,党总支下设26个楼栋党支部,党员478名。临近中午,习近平来到社区活动室,59岁的王跃东正在给大家讲解一首题为《重温入党誓词》的诗。这是一位居民自己创作的作品,王跃东将它抄写在黑板上,朗读了一遍,得到习近平称赞。
   

171-160P111004551849.jpg

171-160P111004551849.jpg

    7月28日,唐山市祥富里社区居民王跃东向记者介绍题为《重温入党誓词》的诗。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我们诗社成立于2015年3月19日,每周都有活动。诗社有26位成员,年龄最小的54岁,最大的82岁。”王跃东说。
    习近平看到社区工作细致高效,大家精神饱满,肯定了书香社区的建设,称赞大家“腹有诗书气自华”。
    习近平视察时嘱咐社区党总支书记陈林静,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要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整合各种资源,增强社区公共服务能力。陈林静说:“总书记的到来让我们更有信心,更有决心,为居民服务好,让我们的居民更加幸福。”
    “唐山没有理由不干好,也一定能干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384
发表于 2017-4-13 04:5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唐山市规划展览馆内,习近平参观了唐山抗震40周年成就展。
   

171-160P111022CF49.jpg

171-160P111022CF49.jpg

    7月28日,唐山市规划展览馆内拍摄的总体规划模型。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唐山因煤而建,以钢而兴,是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摇篮。兴于洋务运动,殇于大地震,重振于改革开放。新唐山40年,创造了迅速崛起的奇迹,是‘中国力量’的充分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有力印证!”唐山市市长丁绣峰说。
    2010年,习近平同志到唐山考察工作时,对唐山提出了“三个努力建成”目标,即努力建成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窗口城市、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首都经济圈重要支点。这次来唐山,习近平了解了落实的举措和成效。
    丁绣峰告诉记者,总书记对唐山的发展格外关怀,6年前提出的“三个努力建成”的定位要求具有方向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引领作用,有力推动了唐山建设向更高层次迈进。唐山市把“三个努力建成”细化成了9个目标体系,分解为113项具体指标,研究确定了《实施意见》,贯彻到了“十三五”规划中,落实到了具体行动上。
    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丁绣峰说,他在向总书记汇报过程中,总书记对唐山能否抓住三地协作的历史机遇格外关心。他对首钢搬迁至曹妃甸印象深刻,并指出这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具体行动。
    “唐山人民牢记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发挥唐山沿海优势、毗邻京津优势和工业基础雄厚优势,深入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着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开始了转型升级、再创辉煌的新征程。唐山没有理由不干好,也一定能干好。”河北省委常委、唐山市委书记焦彦龙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932
发表于 2017-4-13 05:05:01 | 显示全部楼层

News 4:里约奥运真有那么不靠谱么 记者细数5个"是"与"不是"
举办奥运的第一个南美城市——巴西里约热内卢,在全球媒体的集体聚焦下,话题不断,“槽点”多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里约乃至整个巴西为这场体育盛宴所付出的艰苦努力。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巴西人所体现出来的责任与担当应该赢得最多的点赞。国考以及省考备考的小伙伴们,全面了解里约奥运会的内部景色,跟随时政热点小编看一看吧!
     “不是”有五:
     ◎ 里约人不是那样不靠谱
    里约专为奥运修建的地铁4号线7月30日揭幕,这天距离8月5日奥运开幕只有短短一周。我们这批记者进驻一号媒体村时,工作人员正在挨个房间送平板电视。房间不大但基本设施齐全,完全满足得了工作休息之需。
   

171-160P410523S9549.jpg

171-160P410523S9549.jpg

    ▲1号媒体村房间内景。(杨士龙/摄)
    7年来,里约人不紧不慢的办事风格,让世界上很多媒体和观察人士对各种工作进展龟速“着急上火”,首次办奥运的里约人边干边摸索,到头来证明自己慢是慢了点,但还是靠谱的。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31日的记者会上坦言,他这次从欧洲赶来前又看到关于里约奥运村的一些负面报道,于是急急从机场直奔奥运村,结果他发现问题都得到了妥善解决。他表示充分相信里约奥运将是一届伟大的奥运会。
   

171-160P410531115449.jpg

171-160P410531115449.jpg

    ▲7月31日,运动员在奥林匹克水上项目体育馆进行训练。(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 摄)
    ◎ 里约不是那样不安全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里约治安不好的名声早已远扬,来里约前几乎所有人都会提醒:注意安全!
    把里约奥运会与《里约大冒险》简单挂钩并不符合实际。
    根据国际恐怖主义形势发展,巴西不断调整、加强安保措施,已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成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奥运情报中心,联手反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8-2 04:34 , Processed in 0.091588 second(s), 11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