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8|回复: 0

2015年三支一扶公共基础理论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4-12 22: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年三支一扶考试即将开始,华图网校三支一扶频道(http://v.huatu.com/szyf)第一时间为各位考生提供三支一扶备考指导,对三支一扶考试中的各个详细问题作出详细解答,祝各位在2015年的三支一扶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考取理想的职位!更多2015三支一扶备考资料,请关注华图网校!
    1.生产力
    (1)生产力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力表现是人与自然关系。
    (2)生产力要素
    生产力要素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独立实体要素,一类为非独立附着性、渗透要素。
    ①实体性要素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
    劳动资料:劳动资料在生产力构成中是决定社会经济形态发展重要基础;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标志。
    劳动对象:劳动对象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没有经过劳动加工自然物;另一类是劳动对象是使生产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前提。
    劳动者:劳动者指具有一定劳动能力。
    ② 非实体性要素包括科学技术、经济管理等,其中科学技术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
    2.生产关系
    (1)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生产关系构成
    从静态上看,生产关系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形式等方面构成。
    从再生产过程动态上看,生产关系是由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环节上分别形成直接生产关系、交换关系、分配关系消费关系等方面构成。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及其矛盾运动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产生、性质、水平和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产生、性质和状况;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就会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这一矛盾运动中,贯穿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这条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是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20 03:19 , Processed in 0.058795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