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5|回复: 1

【2017年3月15日解析】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4-12 22: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华图网校小编为您持续提供每日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通过每天的练习,日积月累,尽快进入备考状态。以下是:3月15日行测练习题的参考答案及解析。
    1、正确答案是 D。
    【来源】2013年国家《行测》真题2013
    【考点】成语辨析
    【解析】
    A、B、C选项中的第一个成语均有提前做好准备或提前预防的意思,文中虽提到“不忘记……风险隐患”,但仅停留在意识层面,即要意识到有风险,尚未提到要做好准备的动作层面。文中强调的是虽然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但是不能忘记隐患,与此意最为符合的为“居安思危”。第二空与“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形成解释关系,“发展”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是问题却不少,对应成语应为“喜中有忧”。且第一空和第二空为并列关系,应意思相近,D选项亦符合,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释义】
    夕惕若厉、防患未然、常备不懈、居安思危、如履薄冰、未雨绸缪
    “夕惕若厉”指朝夕戒惧,如临危境,不敢稍懈
    “防患未然”指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之时采取预防措施
    “常备不懈”指经常准备着,毫不松懈
    “居安思危”指处在安乐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有的危险
    “如履薄冰”像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未雨绸缪” 指在还没下雨时,就修补好房屋的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2、正确答案是 D。
    【来源】2013年国家《行测》真题2013
    【考点】成语辨析
    【解析】
    由文段中前面提到的“一些不太引人注目的‘零部件'”和第一空前面的“这些”代词指代作用,第一空应填入“微不足道”符合文义。第二空中,“各项基础工作要做得非常细致、到位”,加上第二空与“赢得好的口碑”构成必要条件关系,而顾客的期望是产品设计考虑细致而且能一直这样的稳定,“持之以恒”符合文义。故选D项
    【纠错】
    A项“随处可见”,B项“漫不经心”,C项“司空见惯”都不能与“一些不太引人注目的‘零部件’”构成照应关系,无法用代词指代,故排除
    【释义】
    面面俱到、漫不经心、有的放矢、司空见惯、无微不至、微不足道、持之以恒
    “面面俱到”指各方面都照顾到。也指虽然各方面都照顾到,每一个方面都处理的很得当
    “漫不经心”指随随便便,比喻自己不放在心上
    “有的放矢”指放箭要对准靶子。比喻说话做事有针对性
    “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无微不至”指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照顾不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微不足道”多用来形容人的力量、贡献或事物的数量、价值、意义等非常小;不值一提
    “持之以恒”指长久坚持下去
    3、正确答案是 D。
    【来源】2009年国家《行测》真题2009
    【考点】主旨概括
    【解析】
    文段首先提出了电影与电视的差别,即电影以导演为中心,电视以编剧为中心。接下来的内容都是对“电视以编剧为中心”这一观点进行的解释说明,使用了“之所以……是因为……”这一倒装句来阐释其原因,即重点落在对原因的解释说明上。可见本文段的主旨即是解释电视行业创意以编剧为中心的原因。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纠错】
    A项侧重“比较……差异”,B项侧重“强调……重要性”,C项侧重“分析……关系”,均没有强调对原因的解释,根据选项差异法可予以排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418
发表于 2017-4-12 23: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4、正确答案是 B。
    【来源】2009年国家《行测》真题2009
    【考点】实词辨析
    【解析】
    第一空,语境信息为因果关系复句,根据后文“因为这是全世界都需要的东西”可知,作者认为“城市车”概念是有“可行性”的。第二空,语境信息为转折复句,根据转折之后“必须让它实现”可知,转折之前应与之表意相反,“尝试”指试验,没有“必须达成某种效果”之意,置于此处符合语境。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纠错】
    A项中的“超前”与后文语境“因为这是全世界都需要的东西”不符,故予以排除。C项中的“期待”与D项中的“努力”无法与后文的“必须让它实现”相对应,故予以排除
    5、正确答案是 A。
    【来源】2013年国家《行测》真题2013
    【考点】实词辨析
    【解析】
    文段中提到的《墨经》,是《墨子》书中的重要部分,《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墨家著作的总集,是墨翟(人称墨子)和他的弟子们写的,他们把自己的科学知识、言论、主张、活动等集中起来汇编成《墨子》,是古人的方法论认识。在古奥的外表下,书中不会专门描写“数学、力学、光学等科学知识”,这些知识不会呈现有规则的罗列,或者是融合在一起,因此排除C、D项。再看第二空,古学与西方近代科学不可能完全一样“吻合”,因此最终答案为A项
    【纠错】
    B项“汇聚”、C项“罗列”、D项“融合”都是比较明显的,容易发现的,与文中的“古奥”表意不符,故排除
    【查看公务员考试备考今日真题】
>>查看所有每日一练

164-1612010U55253819.jpg

164-1612010U5525381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3 18:48 , Processed in 0.065882 second(s), 11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