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0|回复: 1

【2016年12月23日解析】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4-12 22: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地方公务员考试即将陆续启动,华图网校为您精编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帮助广大考生有针对性且更全面的复习知识。以下是:12月23日行测各类题型练习题解析。
    1、正确答案是 B。
    【来源】2010年国家《行测》真题2010
    【考点】分类讨论型
    【解析】
    解法一:对三个部门发放的资料分数有三种情况:①9、9、12,有

164-161223091A4P719.png

164-161223091A4P719.png

种方法;②9、10、11,有

164-161223091F2G219.png

164-161223091F2G219.png

种方法;③10、10、10,有1种方法。总共有3+6+1=10种方法。因此,答案选择B选项。
    解法二:本题可以采用插板法,可以先将24份报纸分给3个部门,每个部门分8份,这就相当于将剩下的6份报纸分给3个部门,每个部门至少分1份,这是一个插板问题。将6份报纸中间的5个空用两个板隔开,方法数为

164-161223091H3F319.png

164-161223091H3F319.png

种。因此,本题答案选择B选项。
    【技巧】
    插板法
    2、正确答案是 D。
    【来源】2014年国家《行测》真题2014
    【考点】成语辨析
    【解析】
    胡适提出的观点“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这句话概括了科学研究的两个基本步骤。由此可见,第一个空应当与“大胆地假设”含义相似,第二个空则应当与“小心地求证”含义相似。第一空,“标新立异”是提出新主张、新见解,符合“大胆地假设”。“去伪存真”则是去掉虚假的,留下真实的,符合“小心地求证”。
    【释义】
    去粗取精、言之成理、不拘一格、革故鼎新、吐故纳新、有的放矢、标新立异、去伪存真
    “去粗取精”是指除去杂质,留取精华。
    “言之成理”是指话说得有一定道理。
    “不拘一格”是指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革故鼎新”是指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现泛指除去旧的,建立新的。
    “吐故纳新”原指人呼吸时,吐出浊气,吸进新鲜空气。现多用来比喻扬弃旧的、不好的,吸收新的,好的。
    “有的放矢”比喻说话做事有针对性。
    “标新立异”是指独创新意,理论和别人不同。通常指提出新的主张、见解或创造出新奇的样式。也指为了显示自己,故意显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或者用往常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吸引人。
    “去伪存真”是指除掉虚假的,留下真实的。
    3、正确答案是 A。
    【来源】2014年国家《行测》真题2014
    【考点】实词与成语综合考查
    【解析】
    第一空明显应填入一个表示某种行为的动词,且这种行为“不利于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人民的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的实现”。“整合”与“评价”明显不会影响到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故排除B、C项。第二空,从文段的意思来看,作者是非常不赞同“一些学者”的看法的,认为他们把“散布谣言”也说成是“自由”,这明显是在偷换概念,而不是“以偏概全”,故排除D项。
    【释义】
    偷梁换柱、断章取义、混淆是非、以偏概全
    “偷梁换柱”是指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以劣代优。指用偷换的办法,暗中改换事物的本质和内容,以达蒙混欺骗的目的。
    “断章取义”意思是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混淆是非”是指故意把正确的说成错误的,把错误的说成正确的。
    “以偏概全”是指用片面的观点看待整体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064
发表于 2017-4-12 22: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4、正确答案是 B。
    【来源】2014年国家《行测》真题2014
    【考点】实词辨析
    【解析】
    文段并没有批评的意思,因此第一空应填入一个中性词,C项“妄言”是贬义词,明显不符合文段的感情色彩,故首先排除C项。第二空,后文说“方块汉字的计算机输入丝毫不逊色于拼音文字”,可以看出此处的表述非常肯定,应当选择一个语气最为强烈的词语。“打破”和“批判”的表述都比较温和,而“粉碎”透露出来的含义最为坚定,程度最深,符合文段的感情色彩。
    5、正确答案是 A。
    【来源】2014年国家《行测》真题2014
    【考点】实词辨析
    【解析】
    从文段的含义来看,迷信现象的笃信、盲从者不在少数,是由于缺乏思辨和理性。因此A项“缺失”和B项“匮乏”均符合要求。D项“失效”明显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苍白”一般形容缺乏活力和生机,故也可以排除。第二空,文段说“消除种种……破除种种迷信”,显然应填入一个与“迷信”并列的词语。迷信往往与愚昧无知相联系,而与“罪恶”无关,故排除B项。
    【纠错】
    C项“无知”填入第二空合适,但是第一空“苍白”用在此处,意思是思辨和理性虽然有,但是不能起到什么作用。但事实上,人们的迷信和愚昧无知是因为思辨和理性的缺乏,而不是因为思辨和理性不起作用。
    【查看公务员考试备考今日真题】
>>查看所有每日一练

164-1612010U55253819.jpg

164-1612010U5525381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4 04:00 , Processed in 0.049906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