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8|回复: 0

【2016年9月29日解析】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4-12 22: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公务员考试新一轮向我们走来,提前备考充分准备,华图网校为您精编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帮助广大考生有针对性且更全面的复习知识。以下是:9月29日行测各类题型练习题解析。
    1、正确答案是 C。
    【来源】2005年国家(B卷)《行测》真题2005
    【考点】交叉数列
    【解析】
    原数列是一个特殊交叉数列,偶数项4、5、6、7规律明显,相邻两个奇数项的和等于其中间的偶数项,所以7=4+(3)。因此,本题答案选择C选项。
    2、正确答案是 C。
    【来源】2006年国家(A卷)《行测》真题2006
    【考点】意图判断
    【解析】
    根据“生命方粉墨登场”中的“方”字、“6分钟”以及“58分钟”可知地球生命出现的时间相当晚,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纠错】
    ABD三个选项都不能体现出生命出现的时间晚,均可排除
    3、正确答案是 D。
    【来源】2008年国家《行测》真题2008
    【考点】主旨概括
    【解析】
    从行文脉络的角度来分析,文段采用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首先提出了“中国古人如何解决阴历月比阳历月少”这个问题,然后回答文中的设问“在阴历月里加闰月”从而解决问题。可见文段主要阐述的即是“中国古代如何解决阴阳历差异问题”。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纠错】
    B项具有一定的迷惑性,问题在于没有找到行文的思路和脉络。本文段的最后一句“这个周期的发明巧妙地解决了阴阳历调和的难题,比希腊人梅冬的发明早了160年”是对上述论述的补充,并非文段论述的重点。通常设问方式的一问一答,重点语句都在答句上。
    4、正确答案是 D。
    【来源】2008年国家《行测》真题2008
    【考点】意图判断
    【解析】
    文段首句点明了湿地的重要作用。接着通过列举1998年长江大洪水的事例来具体阐述湿地对于洪水的缓冲作用,并通过转折性引导词“可是”引出文段重点,即对湿地人为地破坏使湿地失去了对洪水的缓冲作用,带来巨大灾难。可见作者意在强调我们应该吸取教训,充分发挥湿地对洪水的缓冲作用。所以D选项正确。 A、C选项错误,文段主要围绕“湿地”展开讨论,A、C项主体与文段不一致;B选项错误,占用湿地不是造成洪水的因素,只是使湿地失去了缓冲的作用。 故正确答案为D。
    5、正确答案是 B。
    【来源】2006年国家(A卷)《行测》真题2006
    【考点】细节理解
    【解析】
    文段中“一个懂得幽默的人,会知道如何化解眼前的障碍。我们有时无意中让紧张代替了轻松,让严肃代替了平易,一不小心就变成了无趣的人。”与“许多人在生活中不擅长使用幽默”是不能等同的,“许多人”与“我们”含义不同。故B理解有错误。
    很多考生对选项D存在疑问,文段主要就是说明幽默对于情趣生活的重要性,故正确。
    【查看公务员考试备考今日真题】
>>查看所有每日一练

171-16022311113529620.jpg

171-1602231111352962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5 23:36 , Processed in 0.049307 second(s), 11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