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8|回复: 0

【2015年11月13日解析】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4-12 22:0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已经结束,接下来各位考生应抓紧复习备考,迎接国考笔试,因此,华图网校为您精编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帮助即将参加2016年国考的广大考生有针对性且更全面的复习知识。以下是:11月13日行测各类型练习题解析。
 1.正确答案是 C。
    【来源】国家2003
    【考点】语句填空
    【解析】文段节选自《邓小平文选》第二卷。要填的空位于句中,“把过去的一些文件逐字逐句照抄一通”和后面的“更谈不到正确地解决什么问题”,可知文段要填入的是不能解决问题,而且语义程度 要轻于正确解决问题。首先排除A、D两项,A项中正确不能和一般相对应,D项中的方法在文段中没有体现,因此排除。“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可以更谈不上正确 解决问题构成递进关系。因此本题选择C项。
     2.正确答案是 A。
    【来源】国家2003
    【考点】主旨概括
    【解析】A 这是一道主旨概括题。尾句代词“这”概括前文“不同年代诺贝尔文学奖分布情况和科学技术发展情况的对比”,尾句“这是否意味着技术突起、科学精进会使文学作品失去人文魅力?”是主题句,此句是疑问句,A项是对主题句的同义替换。故本题答案为A。
     3.正确答案是 D。
    【来源】国家2007
    【考点】标题选择
    【解析】对议论文加标题,要把握住文章论点,并对其进行同义替换。文段前两句话是提出问题,问题涉及“领导者”与“教练角色”,后面四句话是从三个层面对此进行的分析回答问题。所以这段话强调的重点应该是针对提出的问题做出的解答。而在给出的三个原因中,很显然最后一个原因是重点答案应该对这两个原因进行概括。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选。
    【纠错】A选项中的“效率”在原文段中并没有提及。B选项中的“团队意识”也在原文段中没有体现。C选属于反问型语气,与原文段分析问题的原因并不符合,因此也予以排除。
     4.正确答案是 C。
    【来源】国家2011
    【考点】双观点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双观点中的加强论点。论据:(1)黄油、奶酪和牛奶没预防蛀牙效果。(2)酸奶中的蛋白质能预防蛀牙。论点:喝酸奶可以降低儿童蛀牙的风险。C项用数据说明食用酸奶确实可降低蛀牙发生率,加强论点,加强力度强于A选项。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纠错】A项只是和目前一种不明确的说法相关,不能支持发现,排除。B项儿童对抗酸腐蚀能力低,人工加糖酸奶会增加蛀牙的风险,削弱论点,排除。D项科学家研究酸奶对预防儿童蛀牙的作用,但是没有得到一个明确的答案,所以不能对题干论证起到加强作用,排除。
    【拓展】论证类题目,阅读理解是解题的关键,经常出现加强型的题目,一般选项中会出现无关项,或者削弱项,这就要求充分理解选项的意思,排除干扰项。如果四个选项都能够加强,要求辨析加强力度最强的选项作为正确答案。
     5.正确答案是 C。
    【来源】国家2011
    【考点】解释现象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解释类中的解释现象。通过观察图形可知:曲线M比曲线P下降慢。所以题干要求解释的现象是:入学儿童数量的下降程度比接种疫苗的儿童数量的下降程度慢。在C选项中,说明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中,包含了不在S市接种麻疹疫苗的儿童,可解释这种情况。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纠错】A项的解释与题干现象正好相反,所以排除。B项中没有涉及到入学儿童的数量,所以排除。D项没有解释为什么入学儿童的数量和接种育苗儿童数量的不同,所以排除。
    【拓展】在解释类题型中,解题时一定要抓住要解释的现象或矛盾,再根据要解释的现象或矛盾定位选项,选择正确的解释。
    【查看公务员考试备考今日真题】
>>查看所有每日一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6 16:22 , Processed in 0.055088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