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公务员辅导系列:公共基础知识强化过关(三)

[复制链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910
发表于 2017-4-13 06:40:55 | 显示全部楼层

  21.行政诉讼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但下列( )情况例外
  A.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B.原告申请停止执行,法院裁定停止执行的
  C.法律、法规规定停止执行的
  D.原告坚持要求停止执行的
  E.行政机关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的
  22.当今汽车发展中运用电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其主要目的是( )
  A.加强安全性
  B.节能
  C.保护环境
  D.提高速度
  23.关于人类和环境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解决人类与环境的矛盾,主要靠生产力的发展
  B.当前人类与环境的主要矛盾是环境的污染
  C.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首要问题是提高人口素质
  D.人类自身生产受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承载量的制约
  24.联邦制国家的显著特点有( )
  A.联邦和成员国都有自己的宪法和中央机关体系
  B.全国只有一个宪法,一个中央机关体系
  C.联邦的权力遍及全国
  D.联邦和成员国之间的权限划分由宪法加以规定
  E.成员国有一定的外交和国防权
  25.关于我国民族概况,下列阐述正确的是( )
  A.坚持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的原则
  B.汉族占全国人口的80%
  C.从居住情况看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
  D.有极强的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
  E.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384
发表于 2017-4-13 07:47: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每题1分,共10分。)
  1.对思维能否存在或精神能否反映物质的不同回答,可以区分为哲学上的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
  2.英雄史观是一般哲学唯心主义在历史领域的表现。( )
  3.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剥削作为一种社会制度早就被消灭了。( )
  4.行政手段不一定能解决法律方面的问题,但使用法律手段则可以解决一切行政方面的问题。( )
  5.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连在一起,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一种概括,这是从maozedong开始的。( )
  6.按照国家职能行使的范围,国家职能可以划分为有限职能和无限职能。( )
  7.国务院直属机构所办理的业务和履行的职能与各部委相似,级别也与各部委完全一样。( )
  8.法独立于政治。( )
  9.一般来说,文章都应该有主题,但有些文章可以没有主题。( )
  10.“函”属于公文中的证明性文件。( )
  四、公文改错题(找出下列公文中的错误并说明理由,本题10分。
   
  中国人民银行××市分行
  关于转发总行《储蓄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
  ×银发[2002]×号

   
  现将总行的《储蓄工作座谈会纪要》转发给你们,请立即组织研究,展开讨论,并根据《纪要》精神,认真贯彻执行。当前,首先要抓好第一季度的工作,以便为全年工作打下基础。

      中国人民银行××市分行
  二〇〇二年七月二十四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932
发表于 2017-4-13 08:24:29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案例分析题(认真阅读案例,并根据案例回答所附问题,本部分共2题,每题5分,共10分。)
  1.被告人肖某,女,27岁。曾于1985年12月到1988年1月先后拐骗少女三人分别卖给某县农民陈某等为妻,获款共4100元。1988年12月,肖某又在西安××旅社以骗术拐卖了一少女杨某到×县卖给农民官×为妻。此案案发后,某县公安局派出人员侦查,侦查终结于1989年6月17日,向某县人民检察院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后于1989年7月10日向某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同年9月7日某县人民法院以拐卖人口罪判处肖某有期徒刑5年。人民检察院认为县法院量刑过轻提起抗诉,经某地区二审改判肖某拐卖人口罪有期徒刑7年。请问:此案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是如何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
  2.某科研单位张研究员写了一篇论文在研究刊物上发表,作者吴某亦写了一篇学术论文,在另一杂志上发表,该文中75%以上内容与张研究员所写论文相同,但却没有在文章中注明出处。张研究员发现后,向吴某提出,指出是侵权行为。吴某提出以下解决办法供张研究员选择:一是在作品上去掉自己的名字,将作者改为张研究员,稿酬也归张研究员;二是保证在该杂志上发表声明,将张作为论文的第一作者。请问:
  (1)你认为以上两种解决方法是否合法?为什么?
  (2)本案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六、论述题(本题15分。)
  根据党的十六大报告的精神,试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者之间的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064
发表于 2017-4-13 09:5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共基础知识》强化过关试卷(三)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A 2. D 3. B 4. C 5. D 6. B 7. B 8. C
  9. B 10. B 11. C 12. B 13. A 14. B 15. B 16. B
  17. D 18. B 19. D 20. C 21. D 22. A 23. C 24. C
  25. C 26. C 27. D 28. A 29. D 30. A
  二、多项选择题。
  1. ABC 2. AB 3. ACD 4. ABCD 5. ABCD
  6. ABCDE 7. ABE 8. ADE 9. CD 10. ABCD
  11. ABD 12. BCDE 13. ABCE 14. ABCDE 15. AB
  16. ABC 17. ACD 18. ABD 19. ABC 20. AD
  21. ABC 22. ABC 23. AD 24. ACD 25. ACDE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公文改错题
  【要点】一般来说,转发性通知只能有一个目的,或为执行,或为讨论,或为参考,二者不能兼得,更不能三者兼得。上面这则通知一方面让人家“研究讨论”,一方面又让人家“贯彻执行”,这二者是不可兼得的。因为“研究讨论”意味着转发对象尚不成熟,还没有达到“执行”的程度;而“贯彻执行”却意味着转发对象已经成熟,已经没有“研究讨论”的必要了。作者在这里显然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违背了形式逻辑中的不矛盾律。这是转发性通知中的一种多发病和常见病。
  五、案例分析题。
  【要点】此案办理过程体现了“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刑事诉讼原则。(1)分工负责、互相配合:公安机关负责侦查,检察机关负责提起公诉和案件的审查,人民法院负责审理。三机关在分工的基础上通力合作,互相支持共同查清案件合理断案。(2)互相制约:三机关的配合是有制约的配合。公安机关执行逮捕要经检察机关批准;法院对人民检察院的起诉罪行给以判处刑罚或免予刑事处分的结论,实质上是对检察机关工作的制约;同时,检察机关的抗诉也说明检察机关对法院工作的制约。正是在这样的彼此制约中,三机关达到配合查清案件的目的。
  【要点】(1)两种方法都不合法。第一种解决方法,因该作品的20%是吴某的智力成果,不是张研究员独立完成的著作,所以不合法。第二种解决方法实际上是按合作作品处理,但该文在创作过程中,张研究员与吴某二人并无共同创作目的,也未形成共同创作权,不构成合作作品。(2)本案吴某的做法属剽窃他人的作品,构成侵权,应依法公开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六、论述题
  【要点】正确认识和把握“三个文明”的本质关系,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类社会是经济、政治和文化形态的有机统一体,人类文明也是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构成的统一体。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都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伟大成果。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我们必须坚持全面的发展观,“三个文明”一起抓。物质文明处于基础和中心的地位。“三个文明”一起抓,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归根到底要受到物质文明发展水平的制约。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物质文明上不去,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就有失去基础的危险。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包括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政治体制、政治思想文化等内容。政治文明的发展受一定的经济文化发展的制约和影响,同时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它不仅是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有力杠杆,而且决定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仅是满足和提高小康社会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客观要求,而且构成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经济、政治建设的同时,能否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仅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协调、和谐与稳定,而且关系到能否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持久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关系到经济、政治发展能否获得持续的后劲和扩张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3 21:31 , Processed in 0.049292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