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2|回复: 1

【10-23解析】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题解析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4-12 21:5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题:D
    解析:第一步:由题干和选项判断词语间的逻辑关系
    A项代入后发现电脑是名词,运输是动词,前后词性不一致。B项流量也是名词,与运输词性也不一致。C项通过网络可以交流,网络是媒介,交流是目的,而后者航线不能作为媒介。D项网络和查询是对应关系,车辆和运输也是对应关系,且前者是工具,后者是功能或作用。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之间逻辑关系
    综上判断D项前后逻辑关系一致,其他选项均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故正确答案为D。
    第二题:C
    解析: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第一重逻辑关系,并在选项中进行选择
    题干第一个词语与后两个词语是包含关系,且是包含关系中的种属关系,与之相同逻辑关系的是C和D。A、B选项是前者与后两者的关系是包含关系中的组成关系。
    第二步:答案不唯一时,再判断题干词语间第二重逻辑关系,并在选项中进行选择
    包括进口商品和出口商品一起组成“进出口商品”这个整体,相同特征的即C。C选项哲学教授和非哲学教授一起组成”教授“这个整体,两词属于并列关系中的矛盾关系;D选项环保型汽车和节能型汽车两者不能组成“汽车”这个整体,两词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故正确答案为C。
    第三题:D
    解析: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题干两词是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神六是一种飞行器。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与题干相同的逻辑关系即为D,曹操是一个政治家。A、B、C均不是种属关系。故正确答案为D。
    第四题:D
    解析: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的第一重逻辑关系,并在选项中进行选择
    题干两词为并列关系。A中两词为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B项中鲫鱼是鱼类,鲸鱼是哺乳类,不构成并列关系;C、D两项均构成并列关系。
    第二步:答案不唯一时,判断题干词语间的第二重逻辑关系,并在选项中进行选择
    题干中D项中的词语均为植物,而C项中的词语属于动物。因此正确答案为D。
    第五题:D
    解析:第一步:抓住题干主要信息
    第一点说明现场表演是刻意用来引导人群流动的;第二点说明午餐时间的表演是为了减轻公园餐馆的压力,而傍晚时间的表演则是为了鼓励参观者留下来吃晚餐;第三点说明表面上不同时间的表演有不同的目的,但这背后,却有一个统一的潜在目标。
    第二步:分析题干信息,并结合选项得出答案
    A中“减少各游览点的排队人数”,B中“吸引人看现场表演,增加利润”,C中“最大限度地发挥餐馆的作用”,三项的内容均可能是现场表演的直接目的,而不是背后统一的潜在目标,因此都不适合作为本段的结束语;
    D中吸引顾客再次游览,说明了现场表演潜在目标,很好的总结了题干信息,因此D中说法适合作为本段的结束语。
    综上,故正确答案为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910
发表于 2017-4-12 23: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题:C
    解析:第一步:抓住每句话中的对象及其关系
    第一句强调气温上升同时捕食竞争加剧,第二句说明磷虾的密度降低,第三句说明企鹅数量减少,三句话之间是因果关系。
    第二步:判断整体关系
    气温上升和捕食竞争加剧导致企鹅数量减少,即答案是C。
    第七题:B
    解析:元素组成相似,考察元素周遍规律。第一组图中,图形中的每个小图案依次向下移动一层即为下一个图形;第二组图中,图形中的每个小图形依次向上移动一层即为下一个图形。因此答案为B。
    第八题:A
    解析:元素组成相同,但不是位置关系,考点特殊,每个图中,时针与分针所指的钟表上的数字之和均为13。因此正确答案为A。
    第九题:A
    解析: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定义中强调“污染源排入环境”、“生成新的污染物”等。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B项中的污染物为噪音;C项中的污染物为农药残留;D项中的污染物为烟,均为生成新的污染物,因此均不符合定义。A项中的污染物为汽车尾气中的有害化合物,新的污染物为臭氧,符合定义。故正确答案为A。
    第十题:D
    解析: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定义中强调”以乡村为背景“、”以乡村田园风光、乡村生活和乡村文化为旅游吸引物“、”以农业和农村特色资源为基础开发旅游产品“、”以城市居民为目标“等。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中的旅游主体为20位农民,与”以城市居民为目标“不符;B项中的旅游吸引物为慕田峪长城,C项中的旅游吸引物为木版年画和风筝,均与定义中的旅游吸引物不符。D项中旅游目标为机关职工,旅游吸引物为乡村生活,以新鲜瓜果为旅游产品,均符合定义。
    故正确答案为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4 02:58 , Processed in 0.047012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