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1|回复: 1

2014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北京开首张罚单 动真格蓝天可期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629
发表于 2017-4-12 20:5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4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北京开首张罚单 动真格蓝天可期
“干一寸胜过说一尺”,“向雾霾宣战”尤应如此。北京以透明、坚决的方式,开出“大气污染条例”实施后的首张罚单,开了一个好头。但不管是对北京,还是对其他城市和地区而言,“向雾霾宣战”绝对是个不容妥协更不能松懈的持久战。我们期待各地“雾霾罚单”的不断开出,我们更期待这场“铁腕治污加铁规治污”持久战的开展,能以公众不断看到成效的方式不断推进。蓝天白云不会说谎,公众的期待必须不断实现落地。
    北京市环境监察总队开出了首张罚单,向第一家被查处的违法单位北京宏翔鸿热力公司送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责令其三日内改正违法行为,并处以10万元罚款。北京市环保部门开具的这张罚单,无可指摘,也将会更具有震慑力。
“首张污染罚单”不只具有象征意义
尽管驱霾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但是只要各地政府行动起来,动真格,敢碰硬,要较真,我们就会逐渐拥有洁净的空气,可期许的生活处境。
    《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实施后,北京市环境监察总队开出了首张罚单,向第一家被查处的违法单位北京宏翔鸿热力公司送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责令其三日内改正违法行为,并处以10万元罚款。
    北京宏翔鸿热力公司有点“冤”,只因脱硫环节没有加入足够的碱性物质量,就挨罚10万元。声名狼藉不说,尽管及时纠错,并汲取教训——迅速安装24小时的加碱新设备,并且配备监控摄像头,但已被监管部门盯上——相关部门将在下个供暖季复查,一旦发现排放超标,处罚金额就会加倍。换言之,这家企业进了黑名单,将被重点“照顾”。
    这起罚款,被称为北京开的“大气污染条例”首张罚单。10万元貌似不高,但所具有的警示意义,显然不容小觑。一方面,它意味着北京市治霾敢于碰硬、敢于担当、敢于啃“硬骨头”,不是说着玩的;另一方面,既然是首张罚单,接下来罚单还会更多,力度不会削弱,实现北京天更蓝、地更绿、水更净的目标不会变更。可资佐证的是,《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于3月1日起正式施行,当日凌晨,北京市环保系统在全市各区县开展了代号为“零点行动”的专项检查,查出数十家单位和企业存在环境违法行为。
    《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在面世之初,就备受期待,舆论认为它是北京市“史上最严格、最细致、处罚力度最强的环保条例”。其一大特点是,对屡教不改者的处罚“上不封顶”。除了罚则,还引入了停工、停产、强制拆除等手段。此外,相关责任人还将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而且,该条例还鼓励公众对违法行为进行举报。动员民众参与治污,主动举报,污染企业便无处藏身,难有立足之地。
    北京开出的这张罚单,开了个好头,除了给其他观望的企业敲响警钟,更增强了公众对治污效果的期待。让治理成果更多更快惠及民众,民众才更有动力参与治污,才会在现实生活中迸发公民精神,除了举报污染行为,也能从自身做起,助力治污。
    十面霾伏,心肺之患,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雾霾天气范围扩大,环境污染矛盾突出,是大自然向粗放发展方式亮起的红灯。”“各级政府和全社会都要进一步积极行动起来,呵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尽管驱霾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但是只要各地政府行动起来,动真格,敢碰硬,要较真,我们就会逐渐拥有洁净的空气,可期许的生活处境。
“首张雾霾罚单”开出后的公共期待
号称“史上最严厉”的《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已于本月1日起实施。这部突出“重典治污”的大气防治条例,寄托了许多人关于空气治理的期待和希望。北京市环保部门也并没有让公众失望——很快开出了第一张罚单。“首张雾霾罚单”既有实际意义,也有标志意义。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北京“首张雾霾罚单”罚向了企业,相较于去年年底某省将所有的“雾霾罚单”全部罚给了地方政府,这样的做法是科学而公允的。要知道,让地方政府交罚单,就是让全体纳税人交罚单,而缴来缴去,也就变成了老百姓的罚款。
    直接对热电厂开罚单,是对污染的直接宣战。据笔者了解,在北方供热基本都是由燃煤提供暖气。而热电厂能不能对排出的烟气进行“脱硫脱硝”的处理,也成了是不是能够产生粉尘和污染颗粒的决定性因素。许多热电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并不进行环保处理。因此,北京市环保部门开具的这张罚单,无可指摘,也将会更具有震慑力。
    对于“雾霾罚单”,公众最大的期待是能够公平公正地进行执法。环保部门开具雾霾罚单,是典型的“行政处罚”,因此,公众更担心的是这样的权力,在赋予给政府一个职能部门之后,会不会遭遇寻租,会不会选择性执法?这并非危言耸听。前段时间,某环保局局长“分分钟搞垮一家工厂”的叫嚣,犹在耳畔,因此,约束行政处罚权力,也就必然不容忽略。
    治理雾霾,需要行政权力,但也须要考虑好防止这项权力滥用的问题。事实上,规范开具“雾霾罚单”的权力,不是让环保执法权唯唯诺诺、畏首畏尾,而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的空气,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权力和官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910
发表于 2017-4-12 21:47:56 | 显示全部楼层

用更透明更坚决方式“向雾霾宣战”
由北京开出“大气污染条例”实施后的首张罚单,公众最容易想到的还是去年年底,辽宁省首次给8个城市开出的“雾霾罚单”。但与辽宁省开出的“雾霾罚单”是由财政支出、最终是由公众埋单不同,北京市的这张罚单无疑更具标志性意义。
    从处罚的坚决和整改的迅捷来看,毫不拖泥带水的罚单开出后 ,相关部门督促企业及时安装了24小时的加碱新设备,并且安装了监控摄像头。而且,在力促公开透明的问题上,北京市的做法也可圈可点。从报道中可知,自3月初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执法周开展以来,“在检查的1531家污染源当中查明95家有违法排放行为,17家工地依法移送城管部门查处,其余78家由环保部门立案处罚”,处罚结果也会在北京市环保局的网站当中公示。
    北京市当前如此“主动出击”,有了些公众预期中的“向雾霾宣战”的意味。但简单思考不难发现,以更透明更坚决的方式“向雾霾宣战”,显然不能仅限于“罚单模式”。正如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强调的那样,“我们说要向雾霾等污染宣战,可不是说向老天爷宣战,而是要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来宣战。”
    说到“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很多人都不陌生。而事实上,不管是重新出台机动车排放和燃油标准,还是重新规划布局城市功能分区,又或是限制“三高”产业企业的发展,都是纷繁复杂的综合问题。比如在限制“三高”产业企业的问题上,北京市能相对轻松做到的,其他城市和地区,未必能置GDP不顾而果断出手。
    正因如此,在日前举行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座谈会上,加强顶层设计成为共识: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视为一个整体 ,以区域环境容量为制约因素,充分依托区域内各省区市的资源、区位优势,统筹规划区域内各城市的功能定位、建立优势互补的产业布局。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共治雾霾,更需强调执行标准、推行措施的统一,更需强调透明公开、刚性执行的必要。
    “干一寸胜过说一尺”,“向雾霾宣战”尤应如此。北京以透明、坚决的方式,开出“大气污染条例”实施后的首张罚单,开了一个好头。但不管是对北京,还是对其他城市和地区而言,“向雾霾宣战”绝对是个不容妥协更不能松懈的持久战。我们期待各地“雾霾罚单”的不断开出,我们更期待这场“铁腕治污加铁规治污”持久战的开展,能以公众不断看到成效的方式不断推进。蓝天白云不会说谎,公众的期待必须不断实现落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1 15:54 , Processed in 0.079568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