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6|回复: 1

2014年宁夏公务员申论热点:创建合理健康的就业体系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629
发表于 2017-4-12 20:5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对促进劳动力供求平衡、建立灵活有效的人力资源市场、促进求职人员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如今的就业形式可谓十分严峻,劳动力市场与高校存在着较为深刻的矛盾。
    每年的春季学期,是身处毕业季的大学生们最忙碌的时节。紧张与兴奋,惶惑和期待,成为这些学子们校园生活的主流心态。2013年的毕业生就业的焦虑有些让人揪心。据教育部数据,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比2012年增加19万人,达到699万。严峻的就业形势,让2013年的夏天被网友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699万毕业生,到达了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峰值,而各种因素导致的经济增长放缓,形成了就业市场结构性的供需紧张:毕业人口在扩张,就业机会难跟上,就业难势所必然。
    经济状况会决定就业形势的基本面。按照人保部的研究结论,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大体带动80万~100万人的就业。这也是保增长成为基本经济政策的动因之一。然而,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带来就业状况的改善。我国经济增长正在经历迅速“资本深化”和“技术深化”的过程,企业资本密集程度的提高和技术进步客观上会造成对劳动力需求的下降;同时,对劳动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大幅提高。
    破解就业率这一世界性难题,没有系统的全局眼光便无法根治。以大学生就业为例,政府、高校、大学生、用人单位,构成了大学生就业系统的四大要素,以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劳动力供需为中心,看得见的手——政府的行政干预与看不见的手——人力资源市场的规律,共同发挥着作用。
    就我国国情来说,市场力量的发挥严重不足。若以纯粹的劳动力市场观念看,高校作为优质劳动力的生产者,在诸多方面存在着较为深刻的矛盾。比如,传统式精英教育理念的追求与当下大众化、多元化市场需求存在强烈反差;缺乏社会适应性的评估指标体系导致攀高、求大、趋同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重知识轻技能、重专业轻基础的传授模式导致大学生的应用能力和适应性削弱;同质化、随意性、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风险意识和竞争意识,等等。缺乏竞争力的大学生,如何能够赢得面向市场的用人单位青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384
发表于 2017-4-12 21:41: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矛盾的成因和解决需要深入教育体制内部乃至国家和社会的全局去探寻。城乡二元结构、人才流动的障碍、学而优则仕或商的择业观念、落后陈旧的人才配置模式,以及僵化的教育体制等,都与大学生就业状况息息相关。
    但这些因素并不足以成为悲观的基础:历史地看,劳动力环境有了长足发展,政府的作为有目共睹。改革的深化、市场力量的凸显、体制的转型、经济和就业的增长、观念的革新,等等,都占据着三十多年来的主流趋势。
    这种趋势仍在延续,假以时日,相信会有更多的举措来创造健康的、市场化的就业体系。 这种体系至少包含三条标准:理性选择,就业人员和用人单位既不感情用事,也不盲从,保持始终如一的偏好原则;平等互利,在不危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双方自由选择、自愿交换合作;流动便捷,劳动力可以在任何地区无障碍地自由流动。
    创建合理健康的就业体系不仅是政府的职责,更是我们每一位公民应该积极响应的政策。无论是国家直属部门,还是各类高校都应该大力配合,为就业体系的建设添砖加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1 17:01 , Processed in 0.081460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