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61|回复: 0

2017上半年公务员联考言语理解与表达备考:成语辨析题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4-11 16:0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行测言语模块中,与实词辨析题相对应的是成语辨析题。相对于实词辨析题,成语辨析题的难度有所加大。加之,很多考生平时很少使用成语,成语辨析愈发难做。但是,解答成语辨析题是有技巧的,如果掌握了这些技巧,是可以很好地解答成语辨析题的。下面,我们通过具体的例题进行讲解。
    例1:有智慧的人,一直以来都在享受每一秒,因为他们知道这一秒一旦过去就永不再来;愚痴的人,一直以来都在抱怨每一秒,总觉得这一秒不幸,下一秒才好!同样经历每分每秒,但      ,天地悬隔。
    A. 泾渭分明 B. 南辕北辙 C. 毫厘之差 D. 庸人自扰
    【京佳解析】C。单空的成语辨析题相对而言是比较简单的,一般只需在文段中寻找提示性的信息,即可快速锁定答案。
    具体到此题,横线前面是“同样经历每分每秒”,强调的是初始状态几乎相同;横线后面是“天地悬隔”,强调的是差别大。联想到“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毫厘之差”最合适。故选C。
    例2:一个世界级的伟大作家当然先要有作品的      ,这一点,莫言毋庸置疑:近30年出版了10多部长篇小说、100多部中短篇小说,塑造出了      的人物。
    A. 厚度  无与伦比 B. 高度  千奇百怪
    C. 广度  形态各异 D. 深度  栩栩如生
    【京佳解析】C。实词与成语相结合的辨析题比单空成语辨析题要难一些,但比两空或三空的纯成语辨析题又简单一些。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解答这种类型的题,要谨记一点:从实词入手进行排除,只有在实词特别难辨析或成语比较容易辨析时,才选择从成语入手。
    具体到此题,先看第一空,后文提到了“近30年出版了10多部长篇小说、100多部中短篇小说”,这反映的是作品涉略范围广,这是作品的厚度或广度,排除BD项;再看第二空,莫言写了很多小说,里面人物众多,形态各异,与“无与伦比”没有关系。故选C。
    例3:森林的大面积减少,水土流失、风沙弥漫,这可怕的景象绝不是      ,而是活生生的现实。不认真解决水害、沙害,土地资源流失与人口膨胀所造成的弊病,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空想。大自然的警告,足以      。
    A. 虚张声势  当头棒喝 B. 危言耸听  醍醐灌顶
    C. 空穴来风  振聋发聩 D. 耸人听闻  警钟长鸣
    【京佳解析】D。纯成语的成语辨析题,是逻辑填空中最难的一类题。解答此类题时,首先要有信心,相信自己可以做对;其次,做题中要注意寻找关键信息,通过这些提示锁定答案;最后,考生一定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如果没有平时的学习积累,什么都是空谈。
    具体到此题,先看第一空,“空虚来风”指消息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排除C项;“虚张声势”的主语一般是人,用在这里不合语境,排除A项;再看第二空,“醍醐灌顶”指听了高明的意见后人受到很大启发,不合语境。前文是“警告”,“警钟长鸣”更合适。故选D。
    成语辨析题虽然难度较大,但考生如果平时注意积累,同时多加练习,掌握这种类型的题也并不是难事。最后,京佳教育预祝各位考生,都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岗位,加油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7 04:43 , Processed in 0.072640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