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69|回复: 1

招教必考点之新课改高频考点汇总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4-11 16:0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京佳教育 侯雪次
    新课改的知识是招教的必考知识点,其中新课改中课程的设置、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新课改下的学生观、教师观和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的内容在招教考试中经常以多选题的形式出现,考生一定要认真理解识记。其中新课改的评价理念大家需要着重记忆,在案例分析题和单选题中经常涉及,考生一定要将新课改的评价理念和传统的评价理念进行区分记忆。接下来小编将汇总新课改中的高频考点希望能够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一、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课程理念、评价理念
    教学理念:关注“学生”:以生为本:提倡自主/探究/体验/问题学习
    “为了每位学生的终身发展”,“以生为本”的理念乃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提纲挈领的总理念。
    课程理念:关注“教学内容”:“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
    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更加关注“教什么”(教学内容)的问题。以往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以“教的活动”为基点,“教的活动”优先考虑的是教师“怎么教”,疏于对教学内容的考量。
    评价理念:关注促进发展的功能、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注重过程性、以激励评价为主
    二、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
    1.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2. 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3.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自小学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与其他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等特性。)
    4. 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2015年郑州经开区简答题)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并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
    信息技术教育是旨在培养学生为了适应信息时代所需要的信息素养的学习领域。其目的是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对信息的反思和辨别能力,形成信息伦理
  四、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观
    1.学生观(☆☆☆☆☆)
    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学生是发展的人
    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第三,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2. 学习方式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
    3. 教师观(☆☆☆☆☆)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4.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910
发表于 2017-4-11 17: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练习题:
    1.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
    A. 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B. 转变旧的学习方式
    C. 倡导建构的学习 D.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2. 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应做到( )。
    A. 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B. 让学生自主选择课;
    C.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D. 充分地给学生传授科学知识
    3. 我国基础教育新的课程管理制度是实行( )。
    A. 国家统一管理制度 B. 国家和地方二级管理制度;
    C.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制度 D. 学校校本管理制度。
    4. “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差异( )。
    A. 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B. 将学生按优中差分班教学;
    C. 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D. 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
    5. 新课程改革倡导( )的课程评价。
    A. 强调学生学会学习 B. 强调新的学习方式;
    C. 突出甄别和选拔功能 D. 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答案:1. D 2. A 3. C 4. C 5. D
京佳教育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6 23:18 , Processed in 0.075253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