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3|回复: 0

2016年西安招教考试笔试答题技巧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4-11 16:0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京佳教育 侯雪次
    新一轮的招教考试马上就要开始了,许多考生现在也应该着手准备招教笔试了,那么在备考招教笔试的过程中大家也应该掌握一些答题的技巧和规律。在招教考试经常出现的题型有选择题、辨析题、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根据不同的考试题型应选择不同的技巧。
  一、选择题
    选择题题目的选项往往似是而非,迷惑性很强,稍一疏忽就会选错,有的选项本身是错误的,有的选项本身是正确的但是不符合题意,考生就需要擦亮自己的眼睛,将四个选项进行比较,选出正确且符合题意的一项。
    (一)读懂题目,紧扣题眼。
    考生在考试时需要认真阅读题干,找出题干中隐藏的题眼(具体体现题意的关键性字词或者句子),争取做到通过题眼,一招击中。
    真题示例:
    杨老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的反应,这体现了注意的哪种品质?( )
    A. 注意分配 B. 注意稳定性 C. 注意广度 D. 注意转移
    京佳分析:题眼:注意、一边一边。考生通过阅读题目知道考查的是注意的品质;通过一边一边知道这是注意分配的表现,故选A。
    (二)审查选项,分析正误
    单项选择题的选项一般情况下是以下几类情况:
    1. 选项本身观点错误或者含有错误的成分。
    2. 选项本身阐述正确但是与题意无关
    3. 选项内容的外延大于或者小于题干规定的内容。
    真题示例:
    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 C )。
    A. 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B. 有健全的组织系统和领导核心
    C. 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D. 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
    京佳分析:A、B、D选项是班级管理的相关内容,只是不符合题意。
    (三)排除法:
    排除法又包含排谬法、排对法、排异法。其中排谬法是把错误的选项直接排除;排对法是指选项内容一样或者选其中一个必能多选(互推)的选项排除;排异法是把与题意无关的选项排除。
    真题示例:
    学生对背诵枯燥乏味的英文单词没兴趣,但对学好外语后可以帮助考研或涉猎更多的外文资料感兴趣,这种间接兴趣会引起和维持其学习外语的( C )。
    A. 无意注意 B. 不随意注意 C. 有意注意 D. 有意后注意
    京佳分析:(排对法)选项A 的无意注意和选项B的不随意注意其实是一个概念可以直接排除;然后根据题意可选出正确答案。
  二、辨析题
    辨析题的类型
    (1)单向辨析题
    这类辨析题题干要么是不容置疑的客观事实要么就是与客观事实截然相反的内容。
    (2)正误混合型辨析题
    命题总体正确包含错误因素;命题总体错误包含合理因素;命题前提正确,但结论错误(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3)条件不完全式辨析题
    这类辨析题题干有合理的一面,但由于遗漏了一些条件使得观点不够全面和充分。
    辨析题答题技巧
    辨析:有辨有析,先辨后析。辨是辨别判断,析是对判断的说明(不管正确与否都要进行简要的分析)
    例子:
    学习动机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率越好。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是倒U曲线的关系。每种难度的任务都有一个最佳动机水平,动机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三、简答题
    简答题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能力,考生在答题的时候一定要做到:
    锁定题眼、抓住重点;条理清晰、表述明确;知识罗列、宁多勿缺。
    在对知识把握不准的情况下,可以多写一些内容,多写不会扣分,少写是肯定会扣分的。
    例题:
    如何建立良好的学生集体?
    (1)确立明确的奋斗目标;
    (2)培养积极分子,形成班集体核心;
    (3)形成良好班风;
    (4)健全班级规章制度;
    (5)加强班级常规管理;
    (6)加强非正式群体教育;
    (7)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四、案例分析题
    决胜案例分析题的四字法宝:
    读:读案例,细审题,全面把握信息;
    找:根据案例,找相关理论支撑;
    析:结合案例,分析到位,将案例与理论分析相结合;
    写:组织答案,语言流畅、准确。
    例子:
    冬季的一天,大雪纷飞,刘老师发现班上有几个同学还穿着单鞋。下课后,她就把这几个同学叫在一起,询问了同学们的鞋码。中午,她顾不上吃饭,骑上自行车到镇上给这几个同学一人买了一双棉鞋。四年来,刘老师资助了26个学生,这些学生都亲切的叫她“刘妈妈”。农村重男轻女现象仍然存在,在刘老师教的班里就有几个女孩因家长不支持而将要辍学。刘老师知道后,就主动到这几个学生家中,多次做家长的思想工作,使家长明白受教育是每一个适龄儿童和少年的权利和义务,也是家庭应当承担的责任。最终留住了这几个学生。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对刘老师的做法进行分析评价。
    【答案要点】(1)体现了关爱学生。案例中刘老师顾不上吃饭,骑上自行车到镇上给这几个同学一人买了一双棉鞋。体现了对学生的关爱,符合教师职业道德。
    (2)体现了爱岗敬业。案例中的刘老师能够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资助学生,不让学生辍学,甚至还去学生家里做思想工作,使学生能够完成自己的学业,符合爱岗敬业的教师职业道德。
    (3)体现了为人师表。刘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和无私奉献,为同学们作出了表率,是学习的榜样,符合为人师表的教师职业道德。
    (4)体现了爱国守法。案例中刘老师多次做家长的思想工作,使家长明白受教育是每一个适龄儿童和少年的权利和义务,是依法履行自己教师职责的体现,遵守了爱国守法的教师职业道德。
    通过阅读案例和问题大家了解题眼是考查教师职业道德相关内容,脑子里应迅速调取相关理论找到理论支撑;其次结合案例看教师职业道德的哪些具体内容和案例内容相符合,最后条理清晰的组织好语言。
    努力就会有收获,小编相信只要考生有了丰富的知识储备和一定的答题技巧肯定能够金榜题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7 07:56 , Processed in 0.079119 second(s), 13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