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 A
解析: 劳动争议的关键要件有:(1)劳动者和劳动力使用者之间,结合选项来看,在A项中,“职工甲”与“工厂”之间发生争执,即争执的双方符合(1),在B项中,“甲企业与乙企业”都属于劳动力使用者,不符合(1),故排除B项。在C项中,“职工甲”与“当地的劳动部门”之间发生争执,其中“当地的劳动部门”不属于“.职工甲”的使用者,故排除C项。在D项中,“某厂职工甲与职工乙”都属于劳动者,不符合(1),故排除D项,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2.答案: B
解析: 《劳动法》第44条 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1)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2)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3)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10月1日至3日是法定休假日,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实行月薪制的劳动者,在支付加班加点工资时,其日工资本应统一按劳动者本人的月工资标准除以每月制度工作天数进行折算。但在本题的计算中,将每月工作日按30天来计算,则1800/30×3×3-1800/30×3=360元,C项更接近。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3.答案: ABD
解析: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2条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可见,带薪休假为劳动者享有的法定权利,该企业老总无权取消。C项正确。故选A、B、D。
4.答案: D
解析: 文段的主要内容讲的是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但是不能低于当地月工资最低标准,因此正确答案为D
5.答案: A
解析: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企业与职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不仅是《劳动法》的基本要求,而且是劳动关系稳定续存和劳动保障部门处理双方劳动争议的重要依据,有利于维护企业和职工双方的合法权益。故本题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