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21|回复: 1

2008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4-11 15:5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卷的选择题栏内。
    1. 在西方,被公认的科学教育心理学奠基人是( )。
    A. 梅伊曼 B. 桑代克 C. 推孟 D. 贾德
    1. B 本题考查教育心理学的发展。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桑代克也被公认为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奠基者。故选B。
    2. 在学校的日常课堂教学中开展对某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这种研究方法主要属于( )。
    A. 教育实验法 B. 实验室实验法
    C. 自然实验法 D. 个案实验法
    2. C 本题考查教学研究的方法。自然实验即在真实的课堂环境中教学或其他实验处理进行比较长的时间的考察。题干中属于自然实验法。故选C。
    3. 根据福勒和布郎的教师成长阶段论,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精力总是集中在对学生成绩的关注上。据此,这位教师的成长可能处在下列哪阶段( )。
    A. 关注生存 B. 关注情境 C. 关注学生 D. 关注自我感受
    3. B 本题考查教师成长的历程。福勒和布郎根据教师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关注情境阶段是指当教师感动自己完全能够生存时,便把关注的焦点投向提高学生的成绩上。题中教师的主要注意力是对学生成绩的关注,故教师的成长应是在关注情境阶段。故选B。
    4. 皮亚杰所提出的影响个体认知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A. 成熟 B. 物理环境 C. 社会环境 D. 教学
    4. D 本题考查学生的认知发展。在皮亚杰看来,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平衡化。故选D。
    5. 学生对自己人际关系的意识,属于下列哪方面的自我意识( )。
    A. 生理自我 B. 心理自我 C. 社会自我 D. 理想自我
    5. C 本题考查学生人格发展中的自我意识。社会自我指个人对自己的社会属性的意识,包括自己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角色、地位、权力、人际距离等方面的意识。故选C。
    6. 某学生在研究事物时,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这位学生的认知方式很可能属于( )。
    A. 场依存型 B. 场独立型 C. 冲动型 D. 沉思型
    6. A 本题考查学生认知方式的差异。认知方式为场依存型的人,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他们的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故选A。
    7. 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学习( )。
    A. 小孩到一定年龄变声 B. 近朱者赤
    C. 上行下效 D. 吃一堑长一智
    7. A 本题考查学习的含义。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小孩到一定年龄变声是自然地的生理现象,不属于学习。故选A。
    8. 学生通过学习后,能说出“诚信”的含义。根据加涅的学习分类.这种水平的学习主要属于( )。
    A. 言语信息学习 B. 智慧技能学习
    C. 认知策略学习 D. 态度学习
    8. A 本题考查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加涅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有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把学习分成八类。言语信息学习即掌握以言语信息形式传递的内容,或学习结果是以言语信息表达出来的。故选A。
    9. 学生的知识不是靠教师的讲解获得,而是通过他自己的新旧知识相互作用而生成建构的。这种学习理论是( )。
    A. 联结学习论 B. 认知学习论
    C. 信息加工学习论 D. 建构学习论
    9. D 本题考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自己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的吸收着,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这,这种建构不可能由他人代替。故选D。
    10. 学生为了自己在班级中的成绩排名而努力学习,这样的学习动机主要属于( )。
    A. 内部动机 B. 外部动机
    C. 认知性动机 D. 交往性动机
    10. B 本题考查学习动机的分类。学生为了自己在班级中的成绩排名而努力学习,这样的学习动机主要属于外部动机的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故选B。
    11. 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迁移( )。
    A. 触类旁通 B. 闻一知十 C. 照本宣科 D. 温故知新
    11. C 本题考查迁移的内涵。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照本宣科没有产生迁移。故选C。
    12. 合作学习体现了资源管理学习策略中的( )。
    A. 时间管理策略 B. 学习环境管理策略
    C. 努力管理策略 D. 他人支持策略
    12. D 本题考查资源管理策略。他人支持策略是指善于利用老师的帮助、同学的帮助,以及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与讨论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合作学习便体现了他人支持策略。故选D。
    13. 在创造分类中,区分真正的创造与类似的创造的主要依据是( )。
    A. 产品的独特性 B. 产品的新颖性
    C. 产品的价值意义范围 D. 产品的清晰性
    13. C 本题考查创造性的内涵。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根据产品创造的价值意义不同,创造可分为真真正的创造和类似的创造。故选C。
    14. 柯尔伯格的分类,中学生的道德主要处在( )。
    A. 前习俗水平 B. 习俗水平 C. 后习俗水平 D. 他律水平
    14. B 本题考查柯尔伯格的品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的阶段论。研究表明,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以及少数青少年处于前习俗道德水平;大部分青年和成人都处于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一般要到20岁以后才能出现,而且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故选B。
    15. 在教育过程中,强调“设身处地”的去理解学生,这是重视下列哪种心理效应。( )。
    A. 移情 B. 从众 C. 心胸豁达 D. 期望
    15. A “设身处地”的去理解学生,这是移情效应的体现。故选A。故选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卷的填空题栏
    16.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______基本规律的科学。
    16. 学与教
    17. 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来概括教师成长过程中的主要关系,即:______。
    17. 教师成长=经验+反思
    18. 埃里克森认为,青春期是个体获得______的重要时期,也是其人格成熟期。
    18. 自我同一性
    19. 归因即人们对自己或他人行为______
    19. 结果的原因归究 。
    20. 早期的迁移理念认为,学科学习的重要意义在于对某种心理能力的改善和提高。
    20. 形式训练
    21.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错误观念,多具有______和广泛等性质特点。
    21. 自发性、顽固性、隐蔽性
    22. 根据技能的分类,快速阅读属于______.
    22. 心智或智慧(智力)技能。
    23. 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______。
    23. 练习。
    24. 做笔记是学习时常用的一种______。
    24. 精加工策略。
    25. 人们对越熟悉的事物,越难灵活地想到可能的新途径,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之为______。
    25. 功能固着。
    26. 创造性的两个主要成分是:______。
    26. 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想像。
    27. 已有研究指出,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为有相关的______。
    27. 非线性关系 。
    28. 研究显示,中学的______年级是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28. 初中二年级
    29. 个体的从众行为通常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意义。
    29. 从众行为
    30. 在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只能用耳朵听、眼睛看,不能随便动口、动手,一旦违背要求,就采用训斥与压服方法来课堂的“稳定”。教师的这种领导方式属______。
    30. 集权型类型。
    31. 某学生因性格太内向,不大和同学交流而影响到其学习成绩。他这种行为问题,主要属于______行为。问题。
    31. 内向退缩型。
    32.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理辅导的重点是______。
    32. 预防。
    33. 影响学生品德学习的条件主要有: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和______。
    33. 同伴群体。
    34. 通常,学校里的学科学习主要属于对学生进行______。
    34. 标准或自我参照测评。
    35. 班图拉认为,强化有外部强化、自我强化和______三种。
    35. 替代强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910
发表于 2017-4-11 16:26: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简答题栏内。
    36. 简述教学反思的三种类型。
    36. 教学反思的三种类型分别是:
    (1)对活动的反思;
    (2)活动中的反思;
    (3)为活动反思。
    37. 简述实现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37. 有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本身的性质(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主观条件)的影响。
    (1)客观条件:学习材料本身具有逻辑意义。
    (2)主观条件:
    ①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
    ②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
    ③学生认知结构中有可利用适当观念。
    38. 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38.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是直接的,他们之间往往以学习情绪状态的唤醒、学习准备状态的增强、学习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意志力的提高等学习行为为中介。学习行为受到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要把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效果放在一起考查。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学习活动的唯一条件。具体来说是:
    (1)一般情况下学习动机强学习效果好;
    (2)学习材料的难度不同,学生的个性不同,两者的关系不同;
    (3)学习效果可反作用于学习动机。
    39. 简述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
    39. 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深度加工与主动参与;
    (2)运用记忆术;
    (3)进行组块编码;
    (4)适当过度学习;
    (5)进行合理复习。
    40. 简述学习策略教学的基本原则。
    40. 学习策略教学的基本原则是:
    (1)主体性原则;
    (2)内化性原则;
    (3)特定性原则;
    (4)生成性原则;
    (5)有效的监控原则;
    (6)自我效能感原则。
    41. 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41. 各家学说对心理健康的看法不一,但总体来看,其基本思想是一致的,可以归纳出六条标准:
    (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
    (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
    (3)自我调控能力;
    (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
    (6)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论述题栏内。
    42. 试运用品德心理的有关观点分析:为什么有时对学生进行“苦口婆心”的品德观念教育,但收效甚微?
    42.(1)指出“苦口婆心”实质上只是重视“说道理”,即道德认识教育。
    (2)运用品德结构的观点,阐述品德结构及关系。并指出品德教育应该重视品德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能只重视某一方面。
    (3)指出还应采用多种方法、手段以促进品德结构的各方面都整体地参与、并受到影响。
    43. 试述怎样在教学中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迁移?
    43. 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有赖于教学,如果教学的效果能使学生从一种课程最大限度的迁移到其他课程,这样的教育和教学是事半功倍的。促进迁移的有效的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精选教材内容;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7 00:56 , Processed in 0.074921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