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4-11 19: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40. B 本题考查法定继承。我国《继承法》规定:法定继承的继承顺序为: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有第一顺序继承人,就不考虑第二顺序继承人。故选B。
41. D 本题考查合同法相关知识。合同法第9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当事人依法可以委托代理人订立合同。”故选D。
42. D 本题考查合同法相关知识。赠与合同有三种终止情况:第一,赠与合同的任意撤销。赠与合同的任意撤销是指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得由赠与人依其意思任意撤销赠与合同。但在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和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中,赠与人不得任意撤销赠与合同。故A选项属于公益性质的赠与,不得任意撤销。第二,赠与合同的法定撤销。赠与合同中,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后,赠与人即丧失了任意撤销赠与合同的权利,但在以下条件具备时,赠与人仍可享有撤销赠与合同的法定权利:1、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近亲属的;2、受赠人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的;3、受赠人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的。第三,赠与合同的法定解除。赠与人的经济状况显著恶化,严重影响其生产经营或者家庭生活的,可以解除赠与合同,不再履行赠与义务。该合同解除不发生溯及既往的效力,赠与人就原已履行的赠与,无权要求受赠人返还。故选D。
43. B 本题考查立法法相关知识。《立法法》第64条规定:“地方性法规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1)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需要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作具体规定的事项;(2)属于地方性事务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除本法第8条规定的事项外,其他事项国家尚未制定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根据本地方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可以先制定地方性法规。在国家制定的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生效后,地方性法规同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相抵触的规定无效,制定机关应当及时予以修改或者废止。”选项ACD属于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事项。故选B。
44. D 本题考查代表法相关知识。我国《代表法》第51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任期内调离或者迁出本行政区域的,其代表资格自行终止,另行补选。”故选D。
45. C 本题考查选举相关知识。我国《宪法》第3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选项D中的刑事拘留属于刑事强制措施的一种,不剥夺政治权利。故D项不选。《选举法》第26条第二款规定:“精神病患者不能行使选举权利的,经选举委员会确认,不列入选民名单。”故选C。
46. D 本题考查民事诉讼相关知识。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64条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第166条规定:“上诉状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并按照对方当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数提出副本。当事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移交原审人民法院。”故选D。
47. A 本题考查行政处罚法相关知识。根据《行政处罚法》第8条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五)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因此,吊销卫生许可证属于行政处罚,故选A。
48. C 本题考查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知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9条规定:“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故选C。
49. C 本题考查刑法相关知识。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选项C中,李某的行为不构成敲诈勒索罪,其行为构成包庇罪。故选C。
50. B 本题考查刑事诉讼法相关知识。我国《刑事诉讼法》第60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第61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障证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第62条规定:“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毒品犯罪等案件,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因在诉讼中作证,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采取以下一项或者多项保护措施:(一)不公开真实姓名、住址和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本题中,王某作为普通盗窃案的证人,无权要求对自己的姓名全程保密。故选B。
51. A 本题考查民事诉讼法相关知识。我国《民事诉讼法》第33条第一款规定:“房地产官司一般都由发生争议的房地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故选A。
52. D 本题考查民事诉讼法相关知识。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44条规定:“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故选D。
53. C 本题考查无因管理。我国《民法通则》第93条规定:“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有权要求受益人偿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费用。”甲的手机在乙进行无因管理时丢失,但乙并无故意和过失,故不承担赔偿责任。故选C。
54. B 本题考查管理学知识。管理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指导、实施、控制的过程。管理的目的是效率和效益。故选B。
55. A 本题考查行政管理相关知识。行政决策在整个行政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前提和依据;(2)行政决策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全过程;(3)行政决策从根本上决定着行政管理的成败。故选A。
56. B 本题考查行政管理相关知识。行政机构亦称政府机构,是行政管理活动的重要主体,是行政权力、政府职能的物质载体。故选B。
57. C 本题考查行政组织。行政组织是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的机构体系。主要指国家行政机关。所以国务院,教育局,派出所、乡政府都是行政组织。科学技术协会简称“科协”,是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群众组织。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中国文联),是由全国性文学艺术家协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全国性的产业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组成的人民团体。故选C。
58. B 本题考查行政监督相关知识。行政监督的主体是享有行政监督权的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监督的对象是行政相对方。各级人民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监督权的同时,还要受到上一级政府的监督。故选B。
59. D 本题考查政府职能。优抚安置属于社会保障范畴。故选D。
60. C 略。
61. C 本题考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企业投资项目,除关系国家安全和生态安全、涉及全国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等项目外,一律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政府不再审批。A项关系国家生态安全,B项涉及战略性资源开发,D项涉及重大公共利益,这些投资项目均需政府审批,C项不属于限制范围,政府不再审批。故选C。
62. D 本题考查公共危机管理。公共危机事件是指一种危及全体社会公众的整体生活和共同利益的突发性和灾难性事件。故选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