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2|回复: 1

2015年招教考试综合知识练习题(三)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4-11 15:5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1. 教育是人类有目的的培养人的一种:
    A. 智力活动 B. 社会活动 C. 教学活动 D. 科学活动
    62. 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即本我、自我、超我。其中本我遵循( )原则;自我遵循( )原则;超我遵循( )原则。
    A. 快乐、社会、现实 B. 快乐、社会、道德
    C. 快乐、现实、道德 D. 道德、现实、快乐
    63. 《劝学》中强调“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现代教学原则中强调的是:( )
    A.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 启发性原则
    C. 循序渐进原则 D. 因材施教原则
    64.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室久而不闻其臭”是( )的结果。
    A. 感觉对比 B. 感觉适应 C. 感觉麻木 D. 感觉迟钝
    65. ( )是指测验结果的可靠性或一致性的程度,即一个测验在不同的条件下岁学生进行多次,而所获得的结果大体一样,即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差的学生都是相对稳定的人群。
    A. 效度 B. 信度 C. 准确度 D. 精确度
    66. “矮个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 )
    A. 相对评价 B. 绝对评价 C. 定性评价 D. 定量评价
    67. 学生先学会了“电脑”的概念,然后再学习“笔记本电脑”这一概念,这种学习过程属于:
    A. 总括学习 B. 上位学习 C. 下位学习 D. 组合学习
    68.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是:( )
    A. 说理教育法 B. 陶冶教育法 C. 实际锻炼法 D. 榜样示范法
    69.“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充分运用了( )的德育方法
    A. 情感教育 B. 实际锻炼 C. 榜样示范 D. 陶冶教育
    70. 可以强化学生社会交往意识和社会角色规范,培养学生的任务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感及团结合作精神,并获得一定的社会经验的是:( )
    A. 选择性学习 B. 参与性学习 C. 自主性学习 D. 合作学习
    71. 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智力测验量表是:( )
    A. 比纳-西蒙量表 B. 斯坦福-比纳量表
    C. 韦氏智力量表 D. 加德纳多元智力量表
    72. 审美活动中最突出、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 )
    A. 感知 B. 记忆 C. 思维 D. 情感
    73. 皮亚杰认为儿童在5岁以前属于:( )
    A. 无律期 B. 他律期 C. 自律期 D. 前律期
    74. 短时记忆中的容量单位是:( )
    A. 比特 B. 字节 C. 组块 D. 词
    75. 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力求成功者最可能选择的任务的成功率为( ):
    A. 25% B. 50% C. 75% D. 100%
    76.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6~11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
    A. 自主感对羞耻感 B. 主动感对内疚感
    C. 勤奋感对自卑感 D.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77. 根据班杜拉的理论,影响自我效能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 )
    A. 自我预期 B. 成败经验 C. 自我归因 D. 期待
    78. 高尚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 )
    A. 利他主义 B. 以国家为重 C. 大公无私 D. 无私奉献
    79. 人与人区别的主要方面,也是人格核心的是:( )
    A. 情感 B. 意志 C. 性格 D. 气质
    80. 教师经常教育学生要“今日事,今日毕”,这是为了锻炼学生的:( )
    A. 自制性 B. 果断性 C. 自觉性 D. 独立性
    81.“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体现了知觉的:( )
    A. 选择性 B. 整体性 C. 理解性 D. 恒常性
    82. 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是:( )
    A. 认知 B. 需要 C. 客观现实 D. 个性
    83. 学生在公共社交场合讲话,总是出现发抖、脸红、声音发颤甚至口吃,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的现象,这种心理症状属于:( )
    A. 抑郁症 B. 强迫症 C. 焦虑症 D. 恐惧症
    84. 危机干预时,在当事人认同和理解的基础上,做出现实可行的用于摆脱困境的短期计划,是为了:( )
    A. 帮助当事人看到摆脱困境的可能性
    B. 迫使当事人行动以改善自己的境遇
    C. 让当事人通过制定计划合理地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
    D. 让当事人做出放弃自杀的承诺
    85.《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教育发展的“两基”、“两全”、“两重”目标,其中“两全”指:( )
    A. 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
    B. 全面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发展职业教育
    C.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D. 全面改革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86. 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做到:( )
    A. 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 B. 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C. 全面开展素质教育 D. 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87. 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经历了非正式教育——( )——正规教育三个发展阶段。
    A. 正式教育 B. 非正规教育
    C. 正式而非正规教育 D. 正规而非正式教育
    88. 新课程提倡师生关系,新课程中具有现代师生关系的模式是:( )
    A. 合作模式 B. 平等模式 C. 管理模式 D. 授受模式
    89. 教学从本质上讲,是:( )
    A. 一种主体活动 B. 一种实践活动 C. 一种认识活动 D. 一种文化活动
    90. 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以及能根据意外的情况快速做出反应、果断采取恰当教育措施的独特心理素质,即为:( )
    A. 教育回馈 B. 教育机智 C. 教育反响 D. 教育灵感
    91. 教学的中心环节是:( )
    A. 引起学习动机 B. 领会知识 C. 巩固知识 D. 运用知识
    92. 有杜威提出的教学方法是:( )
    A. 五步探究教学法 B. 五段教学法 C. 教学四阶段论 D. 参观教学法
    93. 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 )
    A. 了解学生 B. 和谐的师生关系 C. 先进的教学设备 D. 备好课
    94. 读书指导法属于以( )为主的教学方法。
    A. 引导探究 B. 直接感知 C. 实际训练 D. 语言传递信息
    95. 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 分组教学制 B. 特朗普制 C. 分班上课制 D. 道尔顿制
    96. 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 )
    A. 能力高低 B. 人格力量 C. 知识水平 D. 权利
    97. 教师职业化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
    A. 单一化 B. 专业化 C. 多样性 D. 复杂化
    98.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的是:( )
    A. 尊重家长 B. 爱岗敬业 C. 遵纪守法 D. 为人师表
    99. 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中,学校责任适用的归责原则是:( )
    A. 过错责任原则 B. 无过错责任原则
    C. 严格责任原则 D. 公平原则
    100.教师将正在上课的学生赶出教室侵犯了学生的:( )
    A. 受教育权 B. 人身自由权 C. 隐私权 D. 名誉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932
发表于 2017-4-11 16:45:51 | 显示全部楼层

    61. B 本题考查教育的概念。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故选B
    62. C 弗洛伊德认为完整的人格结构由三大部分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遵循“快乐原则”,它完全不懂什么是价值,什么是善恶和什么是道德,只知道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不惜付出一切代价;自我是面对现实的我,它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环境的接触发展起来的,是意识结构的部分,自我是本我和外界环境的调节者,它奉行现实原则;它既要满足本我的需要,又要制止违反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法律的行为。超我,是道德化了的我,它由道德理想和良心构成,是人格结构中专管道德的司法部门,是一切道德限制的代表,是人类生活较高尚行动的动力,它遵循道德原则。故选C。
    63. C 本题考查现代教学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题意中的内容即学习要一步步,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与循序渐进性原则内容一致,故选C。
    64. B 此题考查的是感觉适应的知识。感觉适应指的是在同一刺激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变化。“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室久而不闻其臭”描述的是感觉适应现象。故选B。
    65. B 略。
    66. A 绝对评价是将教学评价的基准建立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之外(通常是以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来制定这一基准),在评价时,把评价对象与这个客观标准进行比较,以是否达到标准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相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中建立基准(通常均以该群体的平均水平作为这一基准),然后把该群体中的各个对象逐一与基准进行比较,以判断该群体中每一成员的相对优势。定量评价是采用数学的方法,收集和处理数据资料,对评价对象做出定量结果的价值判断;定性评价是不采用数学的方法,而是根据评价者对评价对象平时的表现、现实和状态或文献资料的观察和分析,直接对评价对象做出定性结论的价值判断。故选A。
    67. B 此题考查的是下位学习的概念。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指将概括程度或包含程度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含程度更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的学习,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先学习“电脑”的概念,再学习“笔记本电脑”的概念,属于下位学习。故选B。
    68. A 本题考查的是德育方法中说理教育法的含义。说理教育法是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中学生提高认识、明辨是非、形成正确观点的一种工作方法。故选A。
    69. D 本题考查的是德育方法中的陶冶教育法。陶冶教育法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设置和利用各种情感和环境因素,让受教育者受到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感化和熏陶的教育方法。特征就是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题干中“每一面墙壁都说话”就体现了利用环境陶冶学生情操的特点。故选D。
    70. D 本题考查的是合作学习。题目所述是合作学习的特点。故选D。
    71. A 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智力测验,是由法国心理学家比纳和医生西蒙在1905年编制的。故选A。
    72. D 所谓审美主要是指美感的产生和体验,审美活动中必然有心理因素的参与。情感作为一种高级的主观体验,它包括美感,是审美活动中最突出、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故选D。
    73. A 皮亚杰把儿童的道德品质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自我中心阶段(2-5岁);权威阶段(6-7、8岁);可逆性阶段(8-10岁)以及公正阶段(10-12岁)。皮亚杰认为儿童5岁以前是“无律期”,他们通常以“自我中心”的方式来考虑问题。
    74. C 在短时记忆中,信息的单位不是物理单位,而是具有某种意义的刺激组合,在心理学上称为组块。故选C。
    75. B 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力求成功者最可能选择难度适中的任务,而失败者则倾向于选择难度过低或过高的任务。故选B。
    76. C 埃里克森将一个人的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成年期(25~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因此,6-11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勤奋感对自卑感。故选C。
    77. B 根据班杜拉的理论,影响自我效能感最主要的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故选B。
    78. A 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分为高尚的与低级的。高尚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他主义,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同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故选A。
    79. C 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也是人格的核心。故选C。
    80. A 此题考查的是意志的品质。意志品质主要包括自觉性、自制性、独立性、果断性、坚韧性。意志自制性是指能否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方面的意志品质。“今日事,今日毕”体现了意志的自制性。故选A。
    81. C 此题所考查的是知觉的基本特征。知觉具有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和恒常性。“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是指有相关知识经验的人在知觉当前事物时会根据先前的知识经验来理解,体现的是知觉的理解性。故选C。
    82. C 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故选C。
    83. D 恐惧症是对一些非常特异的场合在并无危险的情境下产生极度强烈的害怕,题干描述的现象属于恐惧症。故选D。
    84. A 危机干预是借用简单心理治疗的手段,帮助当事人,处理迫在眉睫的问题,恢复 心理平衡,安全度过危机。贯穿于整个危机干预过程的六步过程包括:①确定问题;②保证求助者安全;③倾听,给予心理支持;④提出并验证有效的应对方式;⑤制定计划;⑥得到承诺。其中制定计划指的是:为了帮助当事人看到摆脱困境的可能性,在当事人认同和理解的基础上,做出现实可行的用于摆脱困境的短期计划。让当事人放弃自杀的承诺是对有自杀倾向的人进行的心理干预,而题目没有显示当事人有自杀倾向。D选项排除。让当事人制定计划合理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属于情绪治疗方法,故排除。选项B迫使当事人行动以改善自己的境遇,这是危机干预最忌讳的方法,故排除。
    85. C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到本世纪末,我国教育发展的总目标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建设好一批重点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简称“两基”、“两全”、“两重”。故选C。
    86. B 1985年5月27日发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提出了“改革管理体制”“调整教育结构”等一系列教育改革内容,成为引领中国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故选B。
    87. C 本题考查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历程。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从非正式教育到正式教育、从非正规教育到正规教育的演变过程。故选C。
    88. A 合作模式最能体现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故选A。
    89. C 教学是师生之间互动的教与学的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活动。故选C。
    90. B 本题考查教育机智的内涵。教师的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做出判断,随机应变地及时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故选B。
    91. B 教学是为了使学生获得知识,因此领会新知识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故选B。
    92. A 本题考查杜威著名的教学理论。杜威教学理论是五步探究教学法。具体内容是:一是教师给儿童提供一个与现在的社会生活经验相联系的情境;二是使儿童有准备去应付在情境中产生的问题;三是便儿童产生对解决问题的思考和假设;四是儿童自己对解决问题的假设加以整理和排列;五是儿童通过应用来检验这些假设防。故选A。
    93. D 本题考查教学的工作程序。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备课是上课的先决条件。故选D。
    94. D 本题考查课堂教学常用的方法。主要的课堂教学方法有: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直接感知为主、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故选D。
    95. A 本题考查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分组教学制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特朗普制即将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自学结合在一起,以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统一的上课时间的教学组织形式。道尔顿制即教师每周进行有限的集体教学,然后指定学习内容,学生在各专业课堂自学,独立完成作业,然后接受教师考查,又接受新的学习任务的教学组织形式。故选A。
    96. B 精神需要精神感染,道德需要道德濡化,教育工作者的人格力量会对学生的终身教育产生影响。故选B。
    97. C 本题考查教师职业角色的特点。教师职业化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性,故选C。
    98. A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选项A中“尊重家长”不属于其中的内容。故选A。
    99. A 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中,学校责任适用的归责原则有三类:过错推定、过错责任、补充责任原则,只有A符合题意,故选A。
    100.A 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7 02:23 , Processed in 0.075822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