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3|回复: 0

2015年国考申论热点:完善中国社区化养老模式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4-11 15:5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背景链接】
    据新京报报道,7月22日,黑龙江省青冈县一敬老院四名老人睾丸遭到“院友”恶意切除,四人都是“失能老人”。在最初被发现的三人中,一人81岁,一人约70岁,一人53岁。这一代老人在饥荒和政治动荡中长大,一辈子生活节俭,年老时远离子女,在敬老院中度过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此次事件是2013年海伦敬老院火灾后又一起严重的黑龙江敬老院悲剧,而后者曾导致11名老人死亡。2013年7月26日凌晨,黑龙江省海伦市联合敬老院的住院处发生了火灾,11名在那里养老的老人被烧死。经公安部门确认,悲剧是由于敬老院内一入住老人财物丢失,为泄私愤纵火而致。
      【京佳解读】
    随着“银色浪潮”的到来,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已经非常现实地摆在全社会面前,针对高龄、失能、困难老人,现有的养老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需求,尤其是社区养老模式的不完善造成了很多的悲剧。因此,邱老师认为,我们必须要完善中国社会养老模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第一,促进现有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社会化。我国现有社区养老机构大部分是政府办的,今后应推行市场化进程,实行法人实体化管理。要参照经济领域“政企分离”的做法,重构部门与下属养老服务机构的关系,建立政府“退出”制度。这样就能扩大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的经营自主权,增强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的内部活力,促进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为此,现有养老福利机构既要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开辟国家、集体、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投资渠道,以多种所有制形式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事业,又要实现运行机制市场化,也就是要改变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按照产业化思路和市场规律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事业,建立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事业。
    第二,加强社区养老服务人员的素质培训。现今的养护对象寻求的已经不仅仅是衣食住行等问题,其要求已经从寻求生活援助的低标准迈入了寻求心理援助、追求精神生活的高档次,具有需求多元化、多层次的特点。面对这些不同的需求,要求社区服务人员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宽厚的文化基础知识、过硬的专业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等。
    第三,完善扶持政策。加大政策扶持,首先,应对社会办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在规划、用地、减免费用等方面继续给予必要的优惠,如进一步明确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的一部分,其建设用地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有关规定,采取划拨方式供地,减免土地测量费,对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免征企业所得税等等。通过上述优惠政策就能够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其次,要完善对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的资金资助政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15 21:08 , Processed in 0.085600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