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2|回复: 0

2014政法干警考试技巧点拨之巧找文段中心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4-11 15:5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主旨题是言语理解部分最重要的一类题型,主旨题事实上就是寻找文段的中心。文段的中心一般体现在一个句子上,首先找到这个中心句,然后在选项中寻找与这个中心句意义最相近的一项,这一项就是正确答案。由此可以看出,寻找中心句便是解答主旨题的一个核心。那么,如何寻找中心句呢?我们建议采用分析文段结构的方法,因为这种方法既中形式又中内容,是唯一一种能够百分百的准确寻找中心句的方法,而其它方法多少都带有过于注重形式而轻内容的特点,出问题的几率比较大。
    下面我们通过几道例题来讲解这种方法。
    例1.传统的动物资源保护措施主要是划定保护区或建立保种基地。这些措施能很好地保护物种的多样性,但也存在一些缺点:保护区面积大,偷猎现象屡禁不止;建立良种基地保护地方品种投资大,时间长,容易出现近亲繁殖、物种衰退等现象。试管、克隆、冷冻保存等生物技术新成果的问世,为动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开辟了新途径,建造“动物诺亚方舟”不再是天方夜谭。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
    A.保护动物物种多样性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B.动物资源保护促成了生物技术新成果的诞生
    C.生物技术的进步为动物资源保护开辟了新天地
    D.传统资源保护措施所遇到的困难和取得的进步
    京佳解析:文段共三句话,第一句讲传统的动物资源保护措施的内容,第二句讲的是传统的动物资源保护措施存在的问题,第三句讲生物技术新成果的问世为动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开辟了新途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文段的三句话的关系是阐明现象——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这种结构中,文段的中心应该是最后解决问题的语句。因此文段的中心句是第三句。而和这一句意思最相近的选项是C。
    例2.尽管黄金的地位已今不如昔,但魔力依然不减。纸币在通货膨胀面前无能为力,而黄金天生具备保值功能,在通货膨胀时代尤为耀眼。美元和黄金价格犹如跷跷板的两端,在美元持续贬值的背景下,黄金价格会自然走高。在股市风险加大时,黄金市场会成为避风港,最近国际市场金价走高,和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股市震荡不无关系。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
    A. 预测黄金市场未来的走势
    B. 解释黄金受到追捧的原因
    C. 说明影响金价的各种因素
    D. 分析黄金投资的国际环境
    京佳解析:文段共四句话,第一句提出现象,即黄金的魔力依然不减。第二句分析原因,即由于黄金有保值功能。第三句以黄金与美元的关系说明黄金的保值功能。第四句以黄金与股市的关系说明黄金的保值功能。因此,这一文段的结构便是提出现象——分析原因——举例说明。这里要注意的是,凡是文段中既有理论分析,又有举例说明的时候,重点是理论说明部分。因此我们可以知道文段的重点应当是分析原因的语句。由此我们可以判定文段的中心句是第二句。和第二句意思最接近的选项是B,因此答案是B。
    例3.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基础,但不是能力本身。素质作为先天生成的解剖生理结构,不能现成的决定能力。刚出生的婴儿没有能力,只是由于他生来具有一定的解剖生理特点,因而他具有能力发展的一般可能性。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
    A.素质是能力的基础 B.素质是先天的
    C.素质与能力的关系 D.能力是后天发展的
    京佳解析:文段共三句话,前两句是理论说明,说明素质与能力的关系,第三句刚出生的婴儿为例进一步证明素质与能力的关系。因此,文段的重点应是理论说明的部分,中心句应为第一、二句。与第一、二句意思最接近的选项为C。因此答案为C。
    例4.今天,人们往往以为老虎一直都生活在山上,并不知道它们从平原退出的历史。唐宋时期,随着经济文化中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华南虎彻底退出平原地区。之后出现的“调虎离山”、“放虎归山”、“坐山观虎斗”等成语,表明当时人们已经误认为老虎是山地物种,并不知道老虎是因为人类活动的侵犯而“被逼上山”的。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
    A. 描述老虎随人类活动退向山区的历史
    B. 澄清人们对老虎生活区域的认识误区
    C. 说明了老虎“被逼上山”的时代背景
    D. 分析人类活动对老虎生存环境的影响
    京佳解析:文段共三句话,第一句提出人们以为老虎一直生活在山上是认识的误区。第二句讲老虎从平原推退向山区的历史。第三句以成语为例进一步说明很久以前人们便误以为老虎是生活在山上的。因此,这一文段第一句是总起句,第二、三句是举例说明。文段的中心句应为第一句,而与第一句意思最接近的选项是B。所以答案是B。
    从以上的例子我们不难看出,如果采用结构分析法,复杂的题也会变得非常简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16 05:20 , Processed in 0.072055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