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1|回复: 0

2014年政法干警申论热点:“便民门诊”缘何取消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4-11 15:5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背景链接】
    近日,北京10余家大医院相继关闭了“便民门诊”,过去只需携带门诊病历手册就能直接开药的服务随之结束。记者选择了5家取消了“便民门诊”的医院进行探访,发现这给很多不看病只开药的慢性病患者带来极大不便,有的患者要排几十米的长队,有的患者要等一整天叫号,还有的医院一大早门诊号就挂完了(8月10日《北京青年报》)。
      【意义分析】
    便民门诊是医院为了方便患者提供开处方拿药以及进行一些简易医疗处理等设置的服务门诊。便民门诊主要针对三个方面:一是针对一些患慢性病需要长期吃药或定期检查的老病人;二是对于只需要做简单检查或前来复查的病人;三是一些需要做特殊检查的外地转院病人。在看病难、看病贵的当下,其确实发挥了快速通道的作用,故而也深受慢性病患者和老年患者的喜欢。
      【问题阐述】
    然而,由于其存在不易报销,难保用药安全,增加大医院诊疗压力,无法给社区医院分流患者等问题,给大医院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在这种情况下取消便民门诊确实具有必要性。
    一度享受了便民服务的患者,在取消门诊之后自然会产生某种不适应,特别是作为主力军的慢性病患者,也不得不加入到非便民的门诊排队大军中,从挂号、就诊、开方和拿药各个环节重新开始,这对他们本人来说或许是一种负担,不过从医学角度讲,其实是一种基本的规则尊重。
      【原因分析】
    首先,医疗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唯有讲求专业性才能避免风险性。即便是长期吃药的慢性病患者,也应当在定期的诊断之后才能凭方拿药,否则有可能造成病情的贻误,并产生对某种药物的过度依赖。
    其次,目前国家并没有相关规定要求各大医院必须设立便民门诊,医院开设便民门诊其实是推出一项便民措施,属于医院的一种自身行为。虽然这给病人带来了便利,不过却让医院面临着极大的管理风险,其关键问题在于,便民的程序简化之后,提高了速度却降低了质量,不符合医学的严肃性和医疗的科学性原则。毕竟医院不是单纯的药店,也不是为了做检查开设的检验室。如果便民的作用只是在于卖药和检查的话,这样的功能不应成为大医院的首选。
    再次,便民门诊的设立是对本院医疗秩序的一种破坏,在严谨而规范的医疗流程下,建立一个“快速通道”并不符合医疗的谨慎性原则,并最终导致了对医疗流程的重复与资源的浪费。事实上,便民的举措很多,但并不一定非得需要大医院的亲力亲为。便民门诊取消之后的看病之惑,其实是整个医疗改革滞后的暴露,但这个问题不应由便民门诊来承担,责任也不在于设立门诊的大医院。
    时下很多人对医院取消便民门诊很不理解,认为医院取消门诊后方便了自己管理,却没有做到便民,因而对其目的性大加指责。事实上,取消便民门诊恰是为了更好地便民,时下分级诊疗体系迟迟未能建立,全科医生无以获得信任,就诊结构失衡让供需规律无以发挥作用,也导致了最基础的医疗措施难以确立。比如基层医院的开药难问题,比如家庭医生的推广,比如建立区域化的合作和资源共享等,都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完善和推广,才能让便民门诊被关之后,各种不适应症得到解决。
    关闭便民门诊还需基于专业认同,如此才会多理解而少质疑,多宽容而少偏见。时下医疗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或许在于全民专业素养欠缺导致的认知误区,使得推进改革少了一些共识和动力,人为引发医疗结构失衡和政策走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15 20:48 , Processed in 0.080715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