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6|回复: 0

2014湖北省考面试热点:家庭教育是门大学问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4-11 15:5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背景链接】
    世间学问有多种,读书认字是学问、人际沟通是学问、家庭教育更是一门大学问,而很多家长却不懂这门学问,如同一个文盲看书,看不懂却又不知道学习,错误的教育方式酿造了恶劣的社会后果。5月21日,新闻报道出下城区某小学四年级的女生小莉,却因抄作业被父亲过度体罚致窒息,后经医院长达15小时的抢救后无效死亡,一个幼小地生命自此永远地离开了人间。与此相对应的是另外一则新闻,南京地铁二号线上一个小男孩因奶奶没有顺着他的意而打骂奶奶,这同样是教育的悲剧。
      【京佳分析】
    “打死孩子”和“被孩子打”都是家庭教育不当的恶果,一个是因为家庭管束招致的暴力,另一个是家庭几乎没管束招致的骂名,虽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但却反映了两个家庭同样的教育理念:简单粗暴。京佳教育魏梓琳老师认为恰当的教育方式能培养出道德素质高尚、人格健全的社会人,而相反,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会引发人伦的悲剧,培养出反社会的性格。
    家庭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包括孩子性格的养成、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以及思想素质的提升都是至关重要的,它比学校的教育更为关键,因为学校的教育传授的是知识,家庭的教育传授的是道德。父母的言行举止都潜移默化地熏陶着孩子的性格,因此家长培养孩子不仅仅意味着把他送进学校读书或送进培训班学习各种技能,而是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以自己的行为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拥有正确的社会思想,这种教育比其他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更为重要。
    然而,很多父母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举止对孩子产生的影响有多么巨大,因而在生活中总是采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如“棍棒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等偏激和粗暴的教育方式,有超过六成的受访者认为打孩子不算家庭暴力,父母打骂孩子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而这也导致了悲剧的出现,使得小朋友为完成父母的梦想而背负着过于沉重的压力,童年尽失、纯真全无;又如对孩子过于溺爱导致小朋友缺乏对他人的关爱意识,尤其是在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后一个家庭中4位长辈、2位家长都围着一个小孩转,把小孩当做家里的皇帝,对其百依百顺、呵护有加,最终导致小朋友骄横霸道,不懂得尊老爱幼,才出现了地铁上打骂奶奶的行为。
    我们要重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但重视不代表是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正确的教育方式不是固定的或标准的,每个国家、每个地区都因其国情、地方特色而会有不同的标准,但正确的教育方式绝不是仅仅以棍棒征服孩子,更不是全家把小孩当做生活的全部重心,团团围着小孩、伺候他的一切,而应该至少包括与孩子的平等沟通交流、让孩子参与到有关他的家庭会议中,对其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惑与问题及时地沟通、共同商议解决,而不应只是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进行教育。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他们需要社会的关注、国家的培养、学校的教育,更需要家长付出更多的心血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他们不需要打骂,而需要父母语重心长的交流和谆谆的教诲。对于家庭教育的方式,家家都有不同的理解。然而现代社会的家庭教育更需要家长开动脑筋,抛弃“棍棒”教育和无原则溺爱这些简单粗暴的家庭教育,用平等对话的沟通交流方式,结合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美好品德,与孩子一起,把家庭教育的“恶果”扼杀在摇篮中,将孩子培养成人格健全的完整社会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16 00:10 , Processed in 0.073323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