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7|回复: 0

2014联考社会热点:有文凭≠有文化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4-11 15:4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背景链接】
    全国政协委员孟学农在两会中火了,这位曾经先后在北京市市长、山西省省长任上两度引咎辞职的焦点人物,在今年两会期间与记者敞开心扉,大谈公务员官员读博士、出书等话题。在谈及公务员读博士时,他说:“官员读博士图虚名,招实祸。真想建议中组部把这些博士招来考一下。好几个贪官都是博士。我抨击不学无术、注水的博士。”在谈到官员出书时,他又说:“我非常不赞成官员出书。还是多留点纸张,给孩子们印点经典读物。有些人,把助手帮着弄的讲话稿都收进去了。出书,谁看?靠这个树碑立传?现在提倡“低碳经济”,别那么浪费纸了。”观点偏激且言辞激烈,不知那些曾经读过博士、出过书的政府官员们在听到孟委员的这些话时心里作何感想?
      【京佳分析】
    孟委员的观点不免有些偏激,但细细分析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如果梳理公开资料,可以发现十八大以来,副厅(局)级以上落马官员超60人,其中博士学历官员至少12人,约占落马官员的五分之一。而官方去年的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迄今共培养50多万名博士。京佳教育魏梓琳老师认为广大民众绝对是喜欢有学识的官员为他们服务,制定科学的政策或提出可行的治理良策,但绝不希望部分官员为了自己“贴金”,为了自己的仕途能更加顺利而去读个博士,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博士究竟有几分含金量,正所谓有文凭不等于有文化。
    我们必须承认,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国家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现代社会中的高学历人才自然会大幅度增加。这其中大部分人是拥有真才实学的,我们也不能一概否认他们在学术上做出的努力,但现实生活中由于对学历认证的监管不力,国内不少学校也存在着随意发放文凭的现象,只要学生愿意缴纳一定资金,便可以轻轻松松地换来较高学历的文凭,而其自身的学识、素质等,与所持文凭极不对称。这就出现了学历买卖市场,一个只要有钱就可以获得文凭的黑暗市场。所以才有部分官员为着各式各样的目的去名牌学校里读博士,这些目的或是扩大自己的交际圈,认识更多上流社会人士;或是拿一个名牌学校的文凭,为自己脸上贴金;或是为着自己的仕途……总之不是为了学习知识,不是为了在学术上有所研究,于是代写论文、注水博士、学术造假等就纷纷见诸报端,成为头条新闻而引发人们的关注和唏嘘。毫无疑问,官员爱学习是件好事。让公众遗憾的是,不少官员只是对一纸文凭情有独钟,他们希望通过拿到研究生、博士这样的文凭来为自己“贴金”,为自己的升迁之路“助力”。落马高官1/5为博士,就是生动有力的例证。
    这种现象的蔚然成风与诸多因素有关,与官员自身思想意识不高,盲目崇拜文凭学历而不追求真才实学有关,与政府官员的考核机制注重学历有关,与教育部门对学历文凭的认定、监管不严更有关系。因此,想要从根源上减少注水博士的出现,对教育主管部门来说,必须坚决避免通过发放学历证书来牟取经济利益的问题;对各级党委、政府来说,鼓励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学习值得称赞,但需防范一些干部为了追求文凭而“学习”的不良倾向。我们不能保证这些措施能从根本上杜绝这类现象的出现,但至少能减少它的泛滥,引发社会大众尤其是部分官员对于知识、对于高等学府的敬畏和尊重,他们应该明白有学历≠有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19 13:16 , Processed in 0.060625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