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在逻辑判断的考试中,推断结论型题型不像前提假设型题型那样给出一个前提和一个结论,让考生简单的搭桥将题干前提和结论链接起来,这也着实让一部分考生感觉无从下手,下面京佳李海林老师将详细讲解此类题型 【规律梳理】
推断结论型题型从名字就可以看出,题干会给出论证的前提,要求考生严格按照所给出的前提,推出正确的结论。常见的提问方式有:如果以上陈述为真,则以下哪项也一定为真∕从上文可(或不可)推出以下哪个结论等。 【规律演练】
例1:某公司有些新入职职工拥有博士学位。该公司所有拥有博士学位的职工都被董事长单独接见过,而该公司所有甲省的职工都没有被董事长单独接见过。
如果以上陈述为真,则以下哪项也一定为真( )
A. 有些新入职职工不是甲省的
B. 所有新入职职工都是甲省的
C. 有些新入职职工没有被董事长单独接见过
D. 有些拥有博士学位的职工是甲省的 【京佳解读】
这是一道推断结论型题。由题干可得以下推理关系:有些新职工→拥有博士学位;拥有博士学位职工→董事长接见;甲省职工→非董事长接见,依据逆否命题规律可知,董事长接见→非甲省职工,所以可得,有些新职工→拥有博士学位→董事长接见→非甲省职工,所以有些新职工→非甲省职工,所以A项正确。故选A。
例2:在科学界,我们希望论证中不出现任何“存在预设”。所谓存在预设,即预先设定命题中的主体存在。例如在“孙悟空有火眼金睛”这个命题中,并不预设孙悟空的存在,但在命题“有的花是红的”中,必须预设花的存在。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断定的是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的物体必然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个定律可能为真,但物理学家在表达和断定它的时候,并没有预设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的物体存在。
从这段话中可以推出的是( )
A. 存在预设取决于命题主体是否真的存在
B. 没有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
C.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不适用于现实
D.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论证中不存在“存在预设” 【京佳解读】
这是一道推断结论型题。由题干可知,存在预设是指,预先设定命题中的主体,牛顿第一定律在的主体是“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的物体”,“物理学家在表达和断定它的时候,并没有预设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的物体存在”,所以D选项正确。故选D。
例3:富裕起来的这一代中国父母,仍然处在家庭教育的“初级阶段”内,习惯于用物质欲望的满足、用金钱砸下的“抢跑”来帮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用不肯放手来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对教育的重视。快乐对于单纯的孩子而言,实在是很简单的事。有爱心的父母,没有那么多期望与要求,放下怀抱的焦虑感,没有那么多对于社会、制度、他人的怨愤,单纯地和孩子在一起,为他们营造一个更安全的环境,一起度过快乐美好的一天。
由此可以推出( )
A. 关心孩子会给孩子带来比金钱更多的快乐
B.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是一种错误的想法
C. 满足孩子的物质欲望也是爱孩子的一种方式
D. 孩子希望父母陪伴而不是把他们送进补习班 【京佳解读】
这是一道推断结论型题。由题干可知,题干并未比较是关心孩子或还是给金钱哪个方式给孩子带来更多的快乐,排除A;题干并未论述赢在起跑线教育的对错;D项为无关项。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