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6|回复: 0

申论写作必备干货四:申论备考指导之材料为王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4-11 15:3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京佳教育 陆翔宇
    笔者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经常和考生聊天,很多考生感觉申论考试很难,都说感觉自己做的挺好的,但是每次成绩下来都是四五十分,很让人难过。更有甚者,在申论考试的过程中,都能提前1个小时交卷,自信满满,但成绩却不理想。笔者总结这些考生都有一个共性:脱离材料,凭主观臆断。试问各位考生:如果申论考试不用依据材料,光凭主观臆断就可以了,那么命题人为什么还要辛辛苦苦的去设计材料干什么呢?所以申论考试必须以材料为依据,申论给定资料就是我们分数的源泉。
    有些考生还在争辩,我也读材料了,我也知道材料讲的是什么,为什么还是得不了高分呢?究其原因还是阅读材料的方式或目的不清晰。阅读申论材料的目的不仅仅是要知道材料讲的是啥,而是要知道我们想从材料中得到啥。只有目标清晰,阅读申论材料才能更有效率,才能更好的找到我们所要的得分点。阅读申论材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读懂材料的逻辑关系。
    申论材料的组合既不是随机的,也不是随随便便拼凑的,而是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展开的。大部分申论材料的展开方式都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一个思路,所以考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一定要能够读懂材料的内在逻辑。所谓的提出问题就是先引出某个话题,然后指出这个话题方面的具体内内容存在的一些问题。话题本身不是很重要,分析话题存在的问题才是我们要找寻的重点。
  第二,学会区分不同材料类型。
    不同的材料类型决定着我们阅读的速度不同。所以,考生朋友们一定要学会区分出材料的类型。我们通常见到的材料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事例型、数据型、领导讲话、专家观点、参考文献等。领导讲话和专家观点往往是我们要阅读的重点,也就是所谓的精读材料。因为这些材料中往往暗含一定的问题点或者是具体的解决问题的对策,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得分点。事例型、数据型和参考文献往往就是用来例证观点或者是指出问题的,所以考生朋友们在阅读时候可以适当的加快节奏,毕竟得分点比较少。
  第三,学会概括材料内容。
    问题的出现表现为材料:往往是事例型材料、数据型材料或者是通过专家的话呈现出来。如:2011年上半年联考申论给定材料2
    某报记者小S,就最近几年我国学术浮躁问题,采访一位教育界评论家刘某,刘某说:“近几年来,我国学术浮躁事件曝光日益频繁。民众对学术浮躁的质疑、举报和批评日益激烈。刘某认为目前学术浮躁呈现多样化。举例:“请人代抄是中国大专院校中帮忙的流行造假手段。大专院校的领导老师们平时工作繁忙,自然要请人代劳。老师教授请大学生代劳,成为各科专业教授老师使用廉价劳动力的潜规则。大学生帮忙主管老师撰写学术论文的事件时有发生。拼凑编辑造假也成为当今常用的造假手段。一篇用拼凑编辑手段造假完成的文章或者着作表面看上去非常完整,也非常有条理,有数据案例,还有历史上名人名家的经典思想观点佐证,文笔文法基本上也没有大的错误。可是仔细阅读研究就可以清楚发现:作者根本没有自己创新的思想观点,所有看上去比较重要的思想观点不是引用历史名人的,就是抄袭民间大众的。
    这一段材料就是一个典型的提出问题性的段落,通过记者采访教育界评论家刘某,再通过刘某的具体表达或者分析来指出:学术浮躁或造假呈多样化的问题。所以这就要求考生不光要能读懂材料,还要能提炼出材料的具体问题。
    此篇文章旨在引导考生要树立材料为王的意识,更多的阅读技巧下一篇详细讲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2 21:08 , Processed in 0.054206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