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4|回复: 0

2016国考申论文章写作的审题技巧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4-11 15:3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34.jpg

034.jpg

    在申论考试的过程中,文章往往是学生关注的焦点。文章的好坏与申论成绩的高低紧密的联系。为了让广大考生能够在文章写作上脱颖而出,下面就文章的审题谈谈写作的技巧。
    现在考试文章写作试题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确定主题或者是话题作文;自拟题作文。因为篇幅的限制,在这里仅对第三种类型进行简单的分析,希望广大考生能够举一反三。
    我们以2014年国考副省级申论试题和2015年地市级申论试题为例。我们先看第一个:
    “给定资料”结尾写道:“我们或许应该如作家米兰·昆德拉所言,要‘慢下来’,因为自在有为的生活是急不得的。”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自己的感受和社会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由于很多的考生并没有作答经验,对申论的写作路数不熟,在阅读的时候花费了大量的时间,造成在作答最后一个试题的时候时间基本上就很少了,基本上没有时间去仔细的阅读给定的该问题的题干,再加上受到不正确的信息的影响,在写作的时候非常的容易受到给定的这句话的影响,甚至无意识的认为,给出来的这句话就应该是文章写作的主题,在很大的程度上就犯下了错误,文章的写作分数就不会高。有经验的学生在做题的时候必须能够有时间阅读题干,从题干中发现问题,找出来隐含的信息,从而实现文章写作的突破。
    该题首先给出来这句话:“我们或许应该如作家米兰·昆德拉所言,要‘慢下来’,因为自在有为的生活是急不得的。”但是更重要的却是这句话后面的这句: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自己的感受和社会实际。很显然,命题者在这里虚晃了一枪,很多人就上了当,命题者的意图是先让我们理解这句话,通过这句话让我们得出一个思考,把自己得出来的这个思考和感受与社会实际联系写文章。换句话说,题干的重点是要求我们写根据这句话得出来的感受,而不是给定的这句话!
      “给定资料6”中划线句子写道:“人文是精彩的,科学是呆板的。”引发自己怎样的思考,联系历史和现实,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总字数1000—1200字。
    上面这道题是2015年的国考试题,其隐蔽性比上面的试题有过之而无不及。首先给出来的这句话,在我们的意识里,我们认为这句话一定是正确的,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根据这句话的提示,写出一篇符合要求的文章来。而实际上,我们的这种思维方式就让我们在没写文章的就跑题了。联系材料我们看一下:
    “科技是一种“新文化”,或者说,“科技是第三种文化”,这意味着科学家们将直接和大众进行对话,而不是通过人文知识分子。传统知识分子所占领的媒体一直控制着舆论方向——他们说:“人文是精彩的,科学是呆板的。”今天,倡导“科技是第三种文化”的思想家们更倾向于绕过中间人,致力于用关注知识的读者们能够理解的形式,向公众们传达他们最深邃的思想。”这要我们的语文水平稍微有一点的话,那么就可以看出来,给定的这句话的观点是传统知识分子的观点,与作者的观点是截然相反的!也就是说该观点只是传统知识分子的观点,作者并不认为“人文是精彩的,科学是呆板的”。只要没有看出这一点了,那么这个文章就一定会写的跑题,得不到应该得到的分数。所以广大的考生要不断地开阔自己的思维,尽量不要犯这样的低级的,简单的错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3 12:05 , Processed in 0.072866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