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常见的题型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2016年国考新大纲在数量关系方面没有任何改变,仍旧考查分析问题(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通过2015年的国考真题深入分析数量关系如何考查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和运算等问题的。
例1、小李的弟弟比小李小2岁,小王的哥哥比小王大2岁、比小李大5岁。1994年,小李的弟弟和小王的年龄之和为15。问2014年小李与小王的年龄分别为多少岁?( )
A. 25、32 B. 27、30 C. 30、27 D. 32、25
分析:题中给出四个人的年龄关系,但是问题只求小李和小王两个人的年龄,所以从问题出发,找出题干中两人的年龄关系,发现“小王的哥哥比小王大2岁、比小李大5岁”,也就是说小李比小王小3岁,符合该条件的只有B,因此该题直接选择B。该题就是通过把握事物间的量化关系,即小李与小王的年龄关系分析,然后利用代入排除法判断答案选项。
例2、甲、乙、丙、丁四个人分别住在宾馆1211、1213、1215、1217和1219这五间相邻的客房中的四间里,而另外一间客房空着。已知甲和乙两人的客房中间隔了其他两间客房,乙和丙的客房号之和是四个人里任意二人的房号和中最大的,丁的客房与甲相邻且不与乙、丙相邻。则以下哪间客房可能是空着的?( )
A. 1213 B. 1211 C. 1219 D. 1217
分析:根据题意列表分析如下:
12111213121512171219
甲丁 乙丙
丁甲 丙乙
丁甲丙 乙
所以,可能空着的房间是1215或1217,这里考查的就是依据题意的推理能力,大多考生易忽略的就是第三种情况,想当然的认为乙丙必须在后两个房间,这就是没有准确的把握题目所给条件,在复习过程中需着重加强。
例3、某学校组织学生春游,往返目的地时租用可乘坐10名乘客的面包车,每辆面包车往返的租金为250元。此外,每名学生的景点门票和午餐费用为40元,如要求尽可能少租车,则以下哪个图形最能反映平均每名学生的春游费用支出与参加人数之间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