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27|回复: 1

[专业综合] 政法干警考试备考:宪法的基本理论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629
发表于 2017-4-11 14:5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章宪法的基本理论
      一、宪法的概念、特征及本质
    宪法的概念:
    宪法是规定民主制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国家根本法。
    宪法的特征:
    (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1、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是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2、在法律效力上,宪法的效力最高。
    ①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
    ②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最高准则。
    3、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一般法律更为严格。
    ①制定和修改宪法的机关不是普通立法机关。
    ②通过或批准宪法的程序严于普通法律(2/3或3/4多数)。
    (二)宪法是公民权利的请愿书
    1、从宪法历史上看:宪法与公民权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资产阶级宪法和社会主义宪法都体现为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2、从宪法内容看:宪法的出发点就是为了保障公民的权利与自由,公民权利的保障居于支配地位。
    (三)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1、资产阶级宪法是伴随资产阶级民主事实的出现而产生的,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2、没有无产阶级民主事实,社会主义宪法就无从产生,社会主义宪法是无产阶级民主事实的法律化。
    3、民主事实:普通化是宪法产生的前提。
    宪法的本质:宪法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体现。
    (一)在政治力量对比中,阶级力量对比居于首要地位。
    1、宪法只能由掌握国家权力的统治阶级制定。
    2、宪法会随统治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二)在政治力量对比中,还有在同一阶级内部不同阶层、派别和集团之间的力量对比。
    (三)宪法集中和全面地表现了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
      二、宪法的基本原则
    宪法的基本原则指:人们在制定和实施宪法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准则;是贯穿于立法和行宪的基本精神。
    (一)人民主权原则
    1、资:规定人民主权,是资产阶级民主的首要原则。私有制构成人民主权的障碍。
    2、社: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对人民主权原则的创造性发展,实质上就是主权在民。
    (二)基本人权原则
    1、资:称“天赋人权”。人生而享有自由、平等、财产、追求幸福的权利,以财产权力核心,以人权的普遍性掩盖人权的阶级性。
    2、社:称“公民基本权利”,是对基本人权的确定。公开限制少数敌对分子的部分人权,以人权的阶级性谋求人权的普遍性。
    (三)法治原则
    1、资:依法治理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法律之外特权,是资本特权的法治。
    2、社:宪法至上性,立法权属于人民代表机关;以消灭特权为目的的法治。
    (四)权力制约原则
    权力制约原则的含义:国家权力部分之间的相互监督、彼此牵制,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原则,它既包括公民权利对国家权力的制约,也包括国家权力之间的制约。
    分权
    1、资:表现为分权原则
    平衡
    2、社:表现为监督原则,全国人大和人民对国家机关的监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384
发表于 2017-4-11 16:05: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宪法规范的概念、特点
    (一)定义:宪法规范是由民主制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宪法主体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最基本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二)宪法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两个特点:
    1、涉及国家和社会生活最基本的社会关系。
    2、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一方总是国家或国家机关。
    1、根本性;
    2、最高权威性;
    (三)宪法规范的特点: 3、原则性;
    4、纲领性;
    5、相对稳定性。
      四、宪法与宪政
    (一)宪政的概念:亦称“民主宪政”、“立宪政体”。宪政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为核心,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二)宪政的特征
    1、宪法实施是建立宪政的基本途径。宪法是宪政的前提,但有宪法不一定有宪政;实施宪法的过程,就是建立宪政的过程,它体现为两个宪法原则。
    2、建立有限政府是宪政的基本精神。
    ①公共权力通过宪法授予的。
    ②公共权力不得侵犯宪法所规定的公民权利。
    3、树立宪法的最高权威是宪政的集中体现。树立起宪法权威、公共权力的限制、公民权利的实现就有了坚实的保障。
    (三)宪法与宪政的关系
    1、关系密切:宪法是宪政的前提,宪政是宪法的生命。宪法是静态的宪政,宪政是动态的宪法,没有宪法就谈不上宪政;离开宪政宪法就成了一纸空文。
    2、相同点:两者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都是民主政治与法治国家的重要表现,都以限制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为目的。
    (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条件
    依法治国实质就是依宪治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实质上就是社会主义宪政建设。
    1、必须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权利经济,它本能地、内在地要求建立宪政。
    2、必须有真实、科学的宪法。宪法要真实反映社会的需要。
    3、必须有相应的宪政文化。
    4、必须安定而有秩序。
    5、必须有稳定而有效的宪法实施机制。
      五、宪法实施的含义与宪法实施保障
    (一)宪法实施的含义:
    1、宪法的执行和适用执行:指代议机关,行政机关落实宪法内容的活动
    运用:司法机关在司法活动中落实宪法的活动
    2、宪法的遵守 根据宪法享有行使权利
    根据宪法承担履行义务
    (二)宪法实施保障的基本内容(宪法监督与违宪审查)
    1、保障法律、法规和法律文宪的合宪性。
    2、保障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各政党、武装力量、社会团体、企业来单位和全体公民的行为合宪性。
    (三)宪法实施保障的体制
    1、由司法机关负责体制。美国最高法院的司法审查权。
    2、由立法机关负责体制。英国“议会至上”、中国全国人大及常委会。
    3、由专门机关负责体制。宪法法院。
    (四)宪法实施保障的基本方式
    1、事先审查(预防性审查)和事后审查。
    2、附带性审查(司法机关)和审法控诉(公民个人)
    (五)我国的宪法实施保障体制:
    1、政治保障:中共带头模范地遵守和执行宪法。
    2、法律保障:明确规定宪法是国家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和修宪的特别秩序。
    3、组织保障: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专门委员会协助监督。
    4、依靠人民群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13 23:56 , Processed in 0.073993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