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60|回复: 0

2011年国考行测言语理解新题型解读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4-10 22:4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刚刚结束,细心的考友会发现,本次国考行测言语部分出现一个新题型——关键词题,这种题型首次出现,是今年国考题的一大亮点。
  我们先来看看这道首次亮相的试题。
  诗人从生活和大自然捕捉灵感,将语言文字剪裁成诗;知音的理解和回响,可使诗的意象和隐藏其中的思想感情浮现出来。天地一沙鸥,海上生明月,悠然见南山,经由后人的吟诵品味,其意象才更为深化;巴山夜雨,易水悲歌,汉关秦月,江山风光和人物诗文相互烘托,转化为跨时空的文化符号,丰富了文学的内容,影响着一代代人的精神面貌。
  这段文字的关键词是:
  A。诗  知音  意象                       B。自然  灵感  文化
  C。生活  感情  品味                     D。文学  符号  精神
  本题的题设不同于往年的片段阅读题,既不属于主旨概括题,也不属于意图推断题,是从新的角度设计问题,找出材料的关键词,这类似于写学术论文时的关键词。我们知道关键词是从材料中直接找出的原文词语,不是自己的言语概括,那么这些“原文词语”涵盖了文段最核心的内容,即中心语以及中心语的构成要件。
  阅读文段可知,材料论述的是有关诗歌的话题,即文段的中心语是诗;诗歌的载体是诗中描述的人事景即意象,意象是诗的构成要件;诗言志,志是作者要抒发的情感,是需要人理解的,那能够理解的人便是知音,知音也是诗的构成要件。那么本题的答案就是A。B、C项的“自然”与“生活”都是“意象”的具体表现,二者是并列关系,都不能选。D项中的“文学”“符号”“精神”都是诗影响方面的表现,不是文段的核心内容。
  此类型考题实质上考查的是语言高度概括方面的能力,本质上属于概括题,只是答案组合不需要自己的语言,完全从材料中直接选择词语,组合成答案。
  解题思路是,首先找出材料的中心语,其次找出中心语的构成要件或与中心语密切相关的重要词语,最后结合答案选项选择答案。
  考题发展趋向,该题型今年第一次出现,而且仅设计了一道试题,这充分说明是在尝试。新东方公务员考试研究院认为,虽然目前不能肯定以后的公务员考试中会大量出现,但可以肯定的是公务员考试题型改革已经付诸行动,考题不是一成不变的,是每年都会出新的。
  广大考友尤其是将来参加地方考试的朋友要充分重视,国考题往往是地方考题的榜样,,地方考题常常以国考为蓝本,模仿国考题型,可以说在以后的地方考试中非常有可能出现该题型。
  总之,考友要充分重视每年国考的新题型,认真研究,因为它指引我们备考的方向,国考每年都会改变,要出新的试题,我们要有心理准备。要以变应万变,前面已说过,该题本质是考查概括能力,与考试大纲是一致的,没有超出大纲范围,所以准备考公务员的朋友们要认真思考备考时怎样应对题型变化,尤其是出现的新题型。
  古人云有备无患,有准备的考试,才是有把握的考试,才是成功的考试。最后预祝考友仕途坦荡,一生从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30 19:45 , Processed in 0.046335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