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4|回复: 0

申论热点:娱乐圈“清流”引出的传统文化热潮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629
发表于 2017-4-7 21:4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更多申论技巧丨写作技巧丨名言佳句丨申论范文丨尽在中公教育申论频道

【热点背景】
2017年初,以《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 《朗读者》等为代表的看似“高冷”、“小众”的综艺节目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从一众以旅行、游戏为主题的综艺节目当中脱颖而出,成为时下“综艺洪流”中的“清流”,更带动了传统文化的新热潮。
【中公时评】
文化类综艺节目的走红背后,因素很多。既有参赛选手的强势能力,也有点评嘉宾的画龙点睛,也有主持人的巧妙贯穿,而更为重要的,我们应该看到是中国具有独特魅力的传统文化,真正给予了这些节目与众不同的生命力和无与伦比的吸引力。
首先,依托传统文化,展现国家魅力。《中国诗词大会》依托了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诗词文化,而这正是节目的核心魅力和竞争力所在。当“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等诗句由选手们朗朗读来,观众已然忘记了比赛,而沉浸在中国古典诗词的韵律与情怀里。在浮躁的生活中,突然有机会通过诗词触摸诗人的情感,祖先的情怀,无疑是一件美妙的组合,也定然能够激起我们血脉深处文化基因的震荡。
其次,制作走心,准备充足。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例,制作者已经有《中国汉字大会》等相关栏目的制作经验,已经对于市场和观众群的偏好有所认知。在这一基础上精心筹备设计环节,自然不同凡响。而嘉宾则是通过认真考量,邀请了在学界兼具学术权威和荧幕亲和力的教授学者,使得嘉宾点评时的妙语连珠成为节目一大亮点。此外,主持人方面选取了具有很高知识素养和综合气质,又肯下苦工的大花旦。据传,主持人在节目开录前半年内接到了字典后的题本,并背诵研究了数百页的专业资料。几个方面,都使得节目不同凡响。
最后,同类型节目同质化严重的烘托。在中国影视产业找寻到综艺节目这一全新的突破点之后,综艺类节目就成为了资本注入和各大媒体卫视竞相追逐的新热。这种情况,在卫视的《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等大热节目的带动下达到了喧闹的顶峰。有关数据显示,仅2016年上半年,中国各大卫视上线的综艺节目类型就多达19个种类,而仅真人秀节目就有12个类别。然而,看似热闹的综艺节目背后却难免落入庸俗和雷同的套路。几乎所有真人秀节目,都无法摆脱玩游戏、旅行、一夜爆红的套路,而更有一下节目打着冒险节目的旗号通过“喝尿”等极端手段搏眼球,争收视率。更为严重的是,大量节目要么涉及抄袭,要么多个节目购买同一个外国节目的版权,缺少原创性和本土化特点,使得观众在观看之后除了一时娱乐没有可供回味之处。而这样的背景中出现一档有原创特色、更让观众看完之后想的起来,咀嚼得起来的节目必然受到推崇。
2017年上半年,是文化综艺的胜利,不如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观众的审美渴求的一次邂逅。而中国文化的魅力觉不只与词。通过合理的挖掘和有效的传播,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更多文化作品必将继续给与我们心灵上的震撼。正如《中国诗词大会》开场词所说:“重温那些历久弥新的经典,这样的温故知新可以拂去我们记忆上的灰尘,而古代文人的情怀和智慧,也同样能点亮我们饿今天的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21 14:09 , Processed in 0.060824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