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河南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判断是必考题型,本文为2015年河南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判断专项练习,考生可集中练习,突破考试难点。
法律常识
此试卷所有试题均为法律常识题,且有10分钟的时间限制。
1. 甲因贩毒而被判10年有期徒刑,这种处罚属于( )。
A. 刑事制裁
B. 民事制裁
C. 行政制裁
D. 行政处分
2. 依据我国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下列哪个选项的表述是正确的?
A. 特别行政区的立法不需要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
B. 不服特别行政区法院的判决,可以上诉至我国最高人民法院
C. 特别行政区可以自主决定外交、经济、财政等事项
D. 全国人大常委会可授权特别行政区依照基本法自行处理有关对外事务
3. 在一起行政诉讼案件中,对被告进行处罚的依据是国务院某部制定的一个行政规章,原告认为该规章违反了有关法律。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哪一机关有权改变或者撤销不适当的规章?
A. 国务院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 最高人民法院
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
4. 行政行为撤销的效力可一直追溯到行政行为( )
A. 被撤销之日
B. 被废止之日
C. 被变更之日
D. 作出之日
5. 宪法规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基层政权的相互关系由法律规定。下列哪项不属于基层政权的范畴?
A. 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
B. 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
C. 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
D. 县人民政府
6. 关于地方行政机关的派出机关和派出机构的设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行政公署是省、自治区人民政府设立的派出机关,其设立须经国务院批准
B. 区公所是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设立的派出机构,其设立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批准
C. 街道办事处是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设立的派出机关,其设立须经上级人民政府批准
D. 中国人民银行的分支机构是中国人民银行的派出机构,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授权,维护本辖区的金融稳定,承办有关业务
7. 甲、乙、丙出资5万元共同购买一辆车。之后乙欲转让其对该车的份额。乙通知甲、丙后,甲、丙均表示愿出5万元买下乙的份额。那么,关于乙的份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应卖给甲
B. 应卖给丙
C. 应卖给先向乙表示购买者
D. 由乙决定卖给甲或丙
8. 胡某是某县公安局的一名科长,因违纪受到降级处分,假如胡某不服怎么办( )。
A. 到人民法院起诉
B. 承认错误,恳求给一次机会
C. 到市公安局反应情况
D. 自知道该人事处理之日起30天内向县公安局提出复核
9. 下列行为中,构成使用假币罪的是( )。
A. 甲用总面额1万元的假币参加赌博
B. 甲是某银行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用假币换取真币
C. 甲在与乙签订经济合同时,为显示自己的经济实力,将总面额20万元的假币冒充真币 出示给乙看
D. 甲用总面额10万元的假币换取乙1万元的真币
10. 2009年2月10日,王某因涉嫌诈骗被县公安局刑事拘留,2月24日,县检察院批准逮捕王某。4月10日,县法院以诈骗罪判处王某三年有期徒刑,缓期二年执行。5月10日,县公安局根据县法院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对王某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王某上诉,6月1日,市中级法院维持原判。王某申诉,12月10日,市中级法院再审认定王某行为不构成诈骗,撤销原判。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 因王某被判无罪,国家应当对王某在2009年2月10日至12月10日期间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B. 因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缓期执行,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
C. 因王某被判无罪,国家应当对王某在2009年6月1日至12月10日期间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D. 因王某被判无罪,国家应当对王某在2009年2月10日至5月10日期间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答案及详细解析
1. 解析: 本题属于法律常识题。刑事制裁是司法机关对于犯罪者根据其刑事责任所确定并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甲的贩毒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应承担刑事责任。故答案为A。
2. 解析: 本题属于法律常识题。特别行政区制定的法律要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但备案不影响该法律的生效。所以“特别行政区的立法不需要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此表述正确。故答案为A。
3. 解析: 本题属于法律常识题。根据《宪法》第89条,国务院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各部、各委员会发布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规章。故答案为A。
4. 解析: 本题属于法律常识题。(1)行政行为撤销的条件:①行政行为合法要件缺损。②行政行为不适当。(2)行政行为撤销的法律后果:①行政行为自被撤销之日起失去法律效力,撤销的效力可一直追溯到行政行为作出之日。②行政行为如果被撤销,由此造成对方的实际损失应由行政主体予以赔偿。③如果行政行为的撤销是因行政相对人的过错,或行政主体与相对人的共同过错所引起的,行政行为撤销,行政主体通过相应行为已给予相对人的权益均要收回,行政相对人因行政行为撤销而遭受到的损失,均由其本身负责;国家或社会公众因已撤销的行政行为所受到的损失,应由行政相对人依其过错程度予以适当赔偿;行政主体或其工作人员对导致行政行为撤销的本身过错则应承担内部行政法律责任。故答案为D。
5. 解析: 本题属于法律常识题。基层政权是相对于其他层次或级别的政权而言的,因而这里的“基层”是同行政区域相联系的,指的是国家最低一级的政权机关。在城市中指的是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和人民政府及其权利机关的统一体(街道办事处属于派出机构,也属于基层政权);在农村指的是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和乡镇人民政府及其职权的统一体。因此,县人大及其人民政府不属于基层政权的范畴。故答案为D。
6. 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常识。ACD项符合行政法的相关规定,B项中区公所是县、自治县的人民政府设立的派出机关,而不是派出机构,设立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批准,故B项说法错误,当选。
7. 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常识--民法。合伙人欲转让股份,同等条件下,原股东有优先购买权,如果几个原股东都欲购买,根据民法基本原则中的自愿原则,由出售人决定将其股份卖给谁。故答案为D。
8. 解析: 本题属于法律常识题。根据《公务员法》第90条规定,公务员对涉及本人的人事处理不服的,可以自知道该人事处理之日起30日内向原处理机关申请复核。故答案为D。
9. 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常识。根据《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规定》第4 条规定:使用假币罪是指“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使用,数额较大的,……” 。“使用”是指将假币取代真币在经济交易中运用,即用于流通,如正常的买卖活动,也有的用作赌资非法活动。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第19 条“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总面额在四千元以上的,应予追诉”的规定,数额较大的起点为四千元。故答案为A。
10. 解析: 本题属于法律常识题。根据修正后的《国家赔偿法》第17条的规定:“行使侦查、检察、审判职权的机关以及看守所、监狱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一)违反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的,或者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但是拘留时间超过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时限,其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二)对公民采取逮捕措施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三)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无罪,原判刑罚已经执行的;……”由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国家赔偿法》对于限制人身自由时的司法赔偿范围仅限于拘留、逮捕及已经执行刑罚的情形,取保候审是责令相对人提供保证人或缴纳保证金,保证随传随到的强制措施,并不属于《国家赔偿法》规定的赔偿范围。本案中,王某再审认定为无罪,则对其在拘留与逮捕期间人身自由受到限制,应当予以赔偿。对王某的赔偿期间应由2009年2月10日王某被刑事拘留开始计算,至5月10日县公安局变更强制措施,对王某采取取保候审措施为止。一审中县法院判决王某三年有期徒刑缓期执行,说明刑罚尚未执行,故对此部分国家不须赔偿。故答案为D。
1,A 2,A 3,A 4,D 5,D 6,B 7,D 8,D 9,A 10,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