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片段阅读重在积累,同时也需要掌握一定方法和言语理解与表达技巧。行测专项练习将知识点、技巧融合,能有效提高复习备考效率,突破片段阅读。
1. 现在电话已经普及,传真机使用得也越来越广泛,人们写信也就越来越少。现在哪些人写信比较多呢?据调查,写信多的是三种人:一是正在恋爱的人。因为恋人有时心里想要说的话,嘴上却不好意思讲,多是借助书信表达出来。二是军人。军人由于受条件的限制,打电话、发传真都不是太方便,同时他们也想通过写信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三是大学生,特别是刚入学的大学生也多是用写信的方式向亲友报告自己的生活情况,以及向家人要钱要物。现在为什么人们写信少了? ( )
A. 普遍使用电话和传真
B. 写信时间用得多
C. 写信花钱多
D. 人们变懒了
2. 布什、奥布默特和阿巴斯以为,在创造一个巴勒斯坦的同时,哈马斯可以被密封在不为人重视的加沙。实际上哈马斯不断重申它有能力打断和平进程,通过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引发军事冲突吸引世界注意。美国舆论认为,只要哈马斯还能够使用火箭进攻以色列,和平进程就会停滞。
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
A. 以色列和哈马斯的冲突,是巴以和谈停滞的原因
B. 以色列和哈马斯的冲突,证明布什中东战略的致命缺陷
C. 哈马斯被密封在加沙是不现实的
D. 哈马斯是决定中东和平进程的关键人物
3. 与叙事文体含蓄、意会、意在言外、不言而喻等的表现追求不同,理论阐述要求有高度的理论清晰度,概念、判断、例题要明确、一致,解释阐述思维要清晰,当然论述的透彻亦不可或缺,“犹抱琵琶半遮面”式的含蓄韵味与之无缘,它追求的就是“点穴”,一针见血,切中要害。
对文中“点穴”一词理解正确的是( )。
A. 论点要准确
B. 理论要精确
C. 论述要直接
D. 概念要明确
4. 改革开放以来,进城农民工已经经历了从原生代到新生代的变化。而两代进城农民工的共同点在于:生活在城市的主要是青壮年,而他们所赡养的人口、整个家庭基本上仍留在农村,他们的根仍在农村。这使得多数农民工家庭“一分为二”,变成分居于城乡之间的两栖居民和两栖家庭,形成“一家两地、一家两制”模式。这种生活方式和家庭模式,产生许多家庭问题和社会问题,甚至导致个别家庭破裂,酿成危机。根据这段文字,对“两栖家庭”的描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
A. “两栖家庭”是新生代农民工特有的生活模式
B. 进城农民工经历了从原生代向新生代的变化
C. “两栖家庭”的强劳动力主要生活在城市中
D. 个别“两栖家庭”的破裂是由“一家两地、一家两制”生活模式造成的
5. 从清朝初期至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自然灾害、战乱等原因,迫于生计2000万山东人相继踏上了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的关东大地。电视连续剧《闯关东》是一部表现了山东百姓迫于生存闯荡东北的历史传奇故事。通过朱开山一家闯关东的经历,浓缩了从1904年至1931年“九·一八”爆发的历史,通过对一个普通人家闯荡历程的追踪,完成一个小业到大业、小人物到大英雄的塑造,讴歌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勤劳勇敢、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这部剧深深写透了民族的魂魄,抓住了民族的品格。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 朱开山一家跌宕起伏的命运抓住了观众
B. 作品把“家族史“和”社会史“很好的融合在一起
C. 以百年传奇故事映照中华民族精神
D. 闯关东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山东精神
6. 据报道,浑善达克沙地是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和东部的四大沙地之一,处在华北平原正北方。据调查数据和卫星图片分析,半个世纪以来,浑善达克沙漠化土地增加700多万亩,流动沙地从1960年的26万亩增加到现在的450万亩,平均每年增加10万亩,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经济发展,十年间年增21万亩,扩展速度惊人,比前30年扩展速度增加了一倍还多,目前正以每年1.8公里的速度向南推进,逼近京津。
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人类活动的频繁是导致浑善达克沙地急剧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B. 迄今为止,浑善达克沙漠化土地面积已增至700多万亩
C. 浑善达克沙地或许是造成京津沙尘暴的影响因素
D. 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严重,形势直逼京津城市
7. 许多文人雅士通过为自己的书房命名来言志寄情。梁启超的书房命名为“饮冰室”,语出《庄子·人间世》,形容内心忧愁焦灼,欲饮冰镇之。从“饮冰室”的斋名中可以体现出( )。
A. 室主对国家前途的关切和忧虑
B. 室主过人的才华和机敏
C. 室主失望和消极的人生态度
D. 室主对庄周的敬仰之情
8. 一位父亲深情地对大学毕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儿子说:“世界上只有没出息的人,没有没出息的工作。”这位父亲是要告诉儿子,要树立()。
A. 自主择业观
B. 竞争就业观
C. 职业平等观
D. 自主创业观
9. 生命不同于无机物质,它既遵从物理化学的基本规律,又有着自身独特之处。任何生命都毫不例外地有着十分微妙的结构体系。它的结构与行使的功能无比协调,在部分和整体之间,不同层次之间,不同组织之间,都保持着有条不紊的相互关系,由小秩序组成大秩序,并能够对周围环境的变化作出确切反应,进行合成和分解代谢。而在上下两代间,则通过互补复制,维持了物种的持久性和可变性。现在知道,正因为这一系列非凡复杂的分子组合特点,才表现出了无比微妙的生命属性。
以上文字主要强调的是( )。
A. 生命遵循着物理化学的基本规律
B. 生命具有非凡复杂的分子组合特点
C. 生命本身具有独特性
D. 生命有持久性和可变性
10. 一个西方著名经济学家曾经说过,一个国家如果能有效地运作经济,就一定能创造财富而变得富有;而这样的一个国家要想保持政治稳定,它所创造的财富必须得到公正的分配;而财富的公正分配将结束经济风险;但是经济风险的存在正是经济有效率运作的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
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 )。
A. 一个国家政治上的稳定和经济上的富有不可能并存
B. 一个国家政治上的稳定和经济上的有效率运作不可能并存
C. 一个富有国家的经济运作一定是有效率的
D. 在一个经济运作无效率的国家中,财富一定得到了公正的分配
1. 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理解题。由“现在电话已经普及,传真机使用得也越来越广泛,人们写信也就越来越少”可知现在人们写信少了的原因。故答案为A。
2. 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理解题。概括文意,“布什、奥布默特和阿巴斯”本以为,“哈马斯可以被密封在不为人重视的加沙”,从而可以开启加沙和平进程,但事实上,由于哈马斯向以色列发射火箭,中东地区仍旧冲突不断。这只说明了一点,即“以色列和哈马斯的冲突,证明布什中东战略存在致命缺陷”。ACD三项均属于主观臆断,文中没有相关表述。故答案为B。
3. 解析: 本题属于词句理解题。这里重点不是强调准确性问题,而是与含蓄相对应,强调理论阐述要直截了当,不能隐含。故答案为C。
4. 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理解题。文段中提到“新老两代进城农民工的共同点在于……两栖居民和两栖家庭”,并非是新生代农民工所特有的。故答案为A。
5. 解析: 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本题的主题句是最后一句,即“这部剧深深写透了民族的魂魄,抓住了民族的品袼”。故答案为C。
6. 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理解题。文段指出“半个世纪以来,浑善达克沙漠化土地增加700多万亩”,意思是沙漠化土地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700多万亩,并不是B项所述“增至700多万亩”,故B选项的理解是错误的,故答案为B。
7. 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理解题。从原文可知,之所以要“饮冰”,是因为内心忧愁焦灼。联系梁启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我们对梁启超的了解,容易想到他内心忧愁焦灼的原因是忧国忧民。故答案为A。
8. 解析: 本题考查态度观点。“没有没出息的工作”可以看出来文中父亲对工作的态度是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是一种职业平等的价值观。故答案为C。
9. 解析: 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本段文字为总分总关系,第一句为主旨句,说明生命既遵从物理化学基本规律,又有自身的独特之处,接下来对这一独特之处进行解释,最后一句总结,正是由于这一系列非凡复杂的分子组合特点的独特性,才表现出了无比微妙的生命属性。易错选项B项“非凡复杂的分子组合特点”是生命独特性的原因,而本文强调的是结果。故答案为C。
10. 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理解题。保持一个国家政治上的稳定就需要终结经济风险,也就是终结经济上的有效运作,可见政治稳定和经济有效运作二者不可能并存。“财富”只是二者之间的一个桥梁,并不是文段的重心,A项错误。C、D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1,A 2,B 3,C 4,A 5,C 6,B 7,A 8,C 9,C 10,B
行测专项练习在整个学习中,上承理论学习,下接整卷训练,在行测学习中非常重要。行测每个题型都要多做专项练习,直到正确率和速度都达到理想效果方可。
做更多的行测专项训练,请直接百度步知公考”! |
|